第五节 电能质量

来源:互联网 发布:word mac破解版百度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6:39

志书名:26电力工业志
一级目录:第七篇 电业管理
二级目录:第二章 调度管理

第五节 电能质量


    一、电压
    建国前,各地电厂(公司)孤立供电,电压等级各异。交流电压有高压22、6.6、3、2.3 千伏,低压380、220 伏;直流电压有400、220、110 伏,运行电压高低,不作考核,监控不严。当时,因发电机组容量小,加之窃电成风,致使电压低,灯光暗,用户怨声载道。1949 年,芜湖、蚌埠电厂发电机出口额定电压2.3 千伏,实际仅有1.5 千伏左右,大多数用户照明电压应220 伏,只有120 伏左右,电能质量极差。
    建国后,大中型电厂相继建设,形成全省电力网,高压电网电压分别为220、110、35 千伏(500 千伏输电线已建成1 条,临时降压为220 千伏运行,66、22 千伏电压已取消);中压电网有10、6 千伏,少数农排直配站还保留3 千伏;低压电网也进行了整改,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1958 年“大跃进”时,首次出现严重缺电局面,运行电压大幅度下降。1959 年下半年,降压变电所二次侧电压一般下降10~15%左右,马鞍山向山铁矿35 千伏降至28 千伏,合肥螺丝岗变电所10 千伏降至9 千伏,淮南望峰岗变电所6.3 千伏降至5.8 千伏。因电网低电压、低频率运行,矿区绞车不能启动,裕溪口码头停运,部分农用电动机烧毁。1960年严重干旱,用电负荷增加,电网开始安装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运行电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省电网又出现长期低电压、低频率运行局面,各地电压曾低于额定值近20%,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了改善电压质量,1975 年,芜湖长龙山变电所开始安装1 台华东地区最大的10 万千乏调相机,1978 年5 月投产后,使皖南电压低谷区的220、110、35 千伏3 级电压得到改善。1979 年下半年,华东电业管理局统一部署,重点开展改善电压质量工作。为此,省电力工业局严格要求,发电机及变电所母线电压不得低于额定值的5%,改变不合理的运行方式,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49 台次,总容量为228.3 万千伏安。同年,对各发电厂下达无功出力曲线,增加无功出力18.55 万千乏;对各电压监视点下达电压曲线,使220 千伏主网电压平均提高19.08 千伏。其中:桥头集变电所电压提高23.94 千伏。1981 年,安徽电网220 千伏平均电压为223千伏,比上年提高7.70 千伏;110 千伏平均电压113.40 千伏,比上年提高1.70 千伏。随着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省电网强化计划用电工作,坚持电网中枢点电压考核,按时下达电压曲线,在主要设备检修、重大运行方式改变时,都校核电压水平。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压,基本做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都能较好地保证电压质量。1985 年,省电力网电压合格率97.33%。其中220 千伏合格率99.31%,110 千伏合格率95.33%。
    无功补偿设备容量(1985 年) 

    220 千伏电压水平(1985 年12 月)

    110 千伏电压水平(1985 年12 月)

    二、频率
    建国前,各地电厂(公司)的发电机,多为德国、法国、日本产品,交流电的频率有60 赫兹及50 赫兹2 种,常处于低频率运行状态。
    建国后,逐步统一使用50 赫兹交流电。1959 年严重缺电,省电网频率最低降至46 赫兹左右。1961 年3 月,水利电力部召开紧急电话会议,禁止低频率运行。为此,省电力局对有关发电厂及变电所装置低电流闭锁的低频率减载装置,并采取负荷分配、分区限电、紧急拉电等措施,防止系统瓦解。同时,采取提高设备出力、水电站在枯水季节低水头运行等应急措施,使电网频率恢复正常。
    1974 年,再度出现严重缺电局面,电力网长期处于低频率运行状态,最低为47.5 赫兹,电力事故频繁,给发、供、用电设备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此后,国家计划委员会、水利电力部再次明确严禁低频率运行,强调计划用电。省调为此拟定低频率减负荷方案,并制订《关于系统低周波各厂解列厂用机组的暂行规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运行状况。1979 年,电网重新集中管理,供电部门继续提高用电负荷率,发电厂积极参与系统调频,使电网频率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