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领导水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下载顶尖数据恢复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2:54

  论文关键词:领导水平,干部素质,执政能力


  论文摘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不仅是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要提高领导水平,必须根除实际工作中影响其水平提高的若干问题,即主观主义和保守主义问题、排外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官僚主义和事务主义问题、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问题。

  如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提高领导水平,不仅是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但社会实践和各类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相当多的领导干部领导水平提高的十分缓慢。其提高程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与我们党的热切期待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从宏观层面看,与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若干问题不无关系。

  一、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问题

  领导水平的培养和提高首先与不断的学习直接相关。而是否愿意学习、能否坚持学习,则取决于领导者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认识。客观地讲,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年纪轻、学历高、知识面宽,文化科技知识和理论水平是过去许多干部不能相比的。但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部分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已经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际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差距。然而,我们相当多的年轻干部并不以为然。他们自恃年富力强、见多识广,文化基础好、理论功底扎实,很胜任现职。因此,既不注意向书本学习,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又不注重对社会实践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过去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上。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必然滋生主观主义问题。一项针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读书调查显示:由于具体事物繁忙,一年中领导干部完整读过三本书的人仅为被访人群的27%,时下一些年轻干部之所以屡屡出错,此是根源之一。也正是基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党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目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主观主义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大敌。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我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我们的工作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http://www.kejianda.com/ 课件下载

  二、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问题

  富于开拓、敢于创新,是现在年轻干部的一大特点。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还是存在的。一些领导干部,在没有担负领导职务时,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无条条框框、少唯唯诺诺,奋力开拓、勇于创新。一旦进入领导层,担任了某一领导职位,就变成另一种人了:思想守旧、行为保守,谨小慎微、裹足不前,极少再有敢作敢为精神,更缺乏开拓创新之举。所以如此,当然与现有的制度安排和行为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今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事业,不闯不冒是绝对不行的;但闯和冒又有很大风险,弄不好,不仅出不了政绩,反而会出纰漏、犯错误,影响升迁。所以,许多“成熟”的干部都不大愿意闯和冒。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是极为有害的,这不仅影响一些干部自身的锻炼和成长,影响其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的创新能力就是在不断开拓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干劲和决心,才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才是真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干部。

  三、妄自尊大的排外主义问题

  盲目排外,曾是国人的一个行为特征。之所以排外,大都有自大作铺垫。只有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人,才可能盲目排外。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思想和行为已大大减少,许多人甚至滋长了相当严重的崇洋媚外思想。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些领导干部的排外思想和做法。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本来就落后,改革开放的成就又不大。对外面的发展变化充耳不闻,对别人的先进经验不屑一顾,特别是对境外、省外来本地办实业的人格外防范。怕外来人占了自己的位子,削弱自己的权力,损失自己的利益,妨碍自己的升迁。所以,落后地区的一些领导嘴上喊着改革开放,实际上并不欢迎真正的改革开放。比如在中部某省上海的一个投资商人一个常规的营业执照就办理了半年。这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盲目排外思想,使得一些地区的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仍然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状态中。改革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思想观念的重大转换。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支付成本。画地为牢、盲目排外必然导致社会停滞不前。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级领导干部的胸怀问题是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阔的胸怀是领导者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必备心理素质。

  四、沽名钓誉的形式主义问题

  作为一种政治“顽疾”,形式主义肇始于建国初期,风行于“大跃进”时期,鼎盛于“文革”期间。现在,虽然大有收敛,但并没有彻底根除。形式主义所以久治不绝,客观上也和我国以往的干部考评和任用制度有关。过去,衡量干部政绩主要靠上级视察、靠干部自己汇报、靠基层的报表和数字,提拔干部又采取上级任命。数字出官的现象不能杜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就无法根绝,追求奢华、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不会绝迹。由于形式主义并不太涉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不着到真正的市场去搏击拼杀,用不着多少真本事,所以惯于搞形式主义的人,绝对学不到领导现代化的“真经”。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形式和内容只有实现有机的统一,事物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坚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换观念,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的数据报告显示:人均财富在自然资源财产方面美国是我们的六倍,德国是我们的两倍,但在无形资本方面美国是我们的99倍,德国是我们的100倍。无形资本的形成靠的是知识产权,靠的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根除纯粹的形式主义,坚持做实事,做真正有利于本地区长远发展的大事。从基础教育和法制建设抓起,逐步建立和培育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核心文化品牌,形成区域竞争力。

  五、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三大作风。客观地讲,这些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的次数大大增加。但这并不能说官僚主义作风已经大大减少。实际上,有没有官僚主义,并不完全在于领导干部是否经常下基层,而在于是否在思想上、决策中、工作中真正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利益。如果做到了这些,即使很少到基层,也会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心里根本没有人民群众,下基层只是作姿态、上电视、搞“政治秀”,而不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了解企业和基层发展市场经济的困难,不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要,那么,这种“深入”只能是劳民伤财,要不得!不管是否下基层,只要决策和行动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是官僚主义。只要官僚主义存在,就不可能对实际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就

  难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不会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和实践,只有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决策,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拥护,才会变成他们行动的力量。

  六、事无巨细的事务主义问题

  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普遍的现实感受。到基层看一看,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能正常上下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之所以如此,从客观上看这是社会现实矛盾造成的。大家知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都上移,使不少领导干部经常陷入矛盾和问题中,无法脱身;同时上级部门各种各样的评比、检查、调研,也使得基层领导干部忙于应付,不敢怠慢;再次就是文山会海泛滥成灾,许多领导干部不是整日泡在会海,就是被大量的必须批阅的文件包围;尤其在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地区,许多领导干部必须经常亲临现场。这样,各级领导必然经常陷于事务主义,没有时间学习、思考、调查、研究,长此以往,就很难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领导是各项具体政策的决策者,重要的职能是管理和监督。要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改变亲历亲为的事务主义作风。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领导的重要职责是开发人力资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在这里,领导的首要问题是要调整工作思路,放手发动群众。

  七、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问题

  私心人皆有之,这是人性使然,只要是人,谁都难脱其“俗”;追求私利正当合理,这由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不会无视个人利益。但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而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是代表人民掌握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性质和领导干部的角色,决定了干部虽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但不能时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更不能自私自利。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私心太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一切以个人利害为中心,有利就干,无利就推、就躲;甚至为满足个人私欲而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时时处处围着个人利益转,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遏制,对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警惕。

  八、不求上进的享乐主义问题

  享受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物质、政治、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但是,如果把享乐作为人生行为的唯一目的,贪图享受,凡事只图感官上的快感,必然成就不了事业。因为,我们目前的条件还很差,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太发展,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且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较低,没有条件过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那样悠闲自得、享受生活的日子。尤其是担当领导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生活的领导者,在绝大多数人还刚刚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今天,不设法带领人们致富,只求自己享乐,是不应该的。经常沉醉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就会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灵魂,泯灭人的理想,阻碍人的进步。所以,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决不能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应当在享受正当利益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在奋斗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领导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就是要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迈向更高目标的过程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