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字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friendly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0:15
    一般都說漢字是仓颉造的,那大概是在黃帝的時代。造字的時候,字基本都是象形的,而且很多實際現在還在使用,而且很形象,比如那個“好”字,從古至今都是女子的組合。

    後來在象形字不夠的時候,就出現了會意字和形聲字,這可以説是一個創舉,大大豐富了漢字的内涵。比如日月為明,就是會意字,帶偏旁的很多是形聲字(例如:玫瑰),中國的漢字之所以可以有很大的發展,會意形聲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小。

    由於有了會意字和形聲字,漢字的產生變得極其的隨意,因爲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新字的意思。現在的字其實基本都是後人造的,古人頂多造出了最基本的字形的。例如,武則天認爲沒有一個名字配她,就自己造了一個字“曌”,所以除了武則天以外,幾乎沒有用到這個字的地方。

    漢代的《仓颉篇》收錄漢字3300個,東漢的《說文解字》收錄了9353个漢字。中國古代最全的字典應該算是《康熙字典》了,有47035個字。我想漢字即使再多,也應該離《康熙字典》相差的不會太多了,但實際如果一個中國人能認識5000漢字,就已經可以説是文字高手了。常用的漢字大概只有有3000左右,可以覆蓋我們所看的文字的99.9%。現在計算機常用的簡體國標有6763個漢字,我想大家平時打字的時候應該沒有出現過打不出來的字了吧。

    中國人的字都說難學,因爲寫起來太麻煩。繁體字一個字有個10划20划的是很平常的事情,這樣產生的一個問題就是----漢字即不好記也不好寫,所以文化的門檻定得很高,需要很久才可以識字寫字。現代中國爲了加快文化的普及,減少文盲的產生,出現了簡化的漢字----簡體字。在電視上可以看到,臺灣和香港都是用繁體字的,只有大陸用簡體字。

    其實簡體字的提出和發展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看我下面給的鏈接就可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大陸正式推行也只是在1956年,但現在恐怕可以無障礙的看繁體字的人不多了,會寫的更是少之又少。

    繁體字和簡體字是有一些差別的,比如很多的多個繁體字隻對應一個簡體字,繁體的“复”、“復”、“複”都對應簡體的一個“复”字。這在看繁體字的時候需要注意。

    還有一個例子說得很好玩,“親”字簡去“见”字,再亲不得见;“愛”字簡去“心”,再爱没心;“產”字簡去“生”字,沒有產品,工廠自然空的。這就形成“亲不见,爱没心,产不生,工厂空。”所以對一些簡化字,還是最好有保留意見的。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字寫得很不規範。國家其實是有規定的,公司名稱等不得用繁體,但實際廳話的不是很多。還有就是錯別字,還有自己製造的一些簡化字等有些汎濫,比如用“夕”代替“餐”字等。既然還有人造出了這樣一個字,“金”字頭,中間是“木、水、火”並列,“土”字墊底,金木水火土都有了,創意不錯,可惜根本沒有這樣的字。這些都是不對的,既然有國家制定的漢字標準,我們就要執行的,最好不要寫錯字白字等,能從自己做起最好。

    就是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