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创新高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访谈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判断浏览器类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34

—访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

 核心提示:向结构调整要发展、凭技术升级闯市场、向机制改革要动力,中国南车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使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不仅拥有了“中国心”和“中国脑”,又有了性能更优越的“中国脸”,让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在世界舞台唱上“主角”。

 

  近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亮相上海世博园。加长版流线型新车头使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又有了性能更优越的“中国脸”。而这正是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截至5月1日,中国南车自主研制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已经安全运营约1000万公里,速度和安全指标双双创造世界纪录。“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托自主创新推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企业才能笑到最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介绍。

  向结构调整要发展——

  “壮士断腕”换来发展新空间

  中国南车旗下的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生产基地。2004年,中国南车将四方股份作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首个一级子公司,淘汰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老型内燃机车,转而生产新型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车辆。这次结构调整在被誉为“中国机车车辆摇篮”的四方厂引起了极大震动。

  “转变发展方式是很痛苦的,然而有退才能进,有舍才能得,‘壮士断腕’换来的是全新的发展空间。”赵小刚介绍,企业调结构,最主要的是把脉市场需求。

  正是这次战略调整为中国南车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南车制造”占据了我国高速动车组市场的七成江山,并在城市轨道项目中累计获得订单4924辆。新的产品结构更为中国南车频频叩开海外轨道装备新市场的大门,企业销售规模位居全球同行业第三。

  凭技术升级闯市场——

  自主创新保持企业高增长

  2009年,即使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南车仍然成功开辟了沙特、突尼斯、新加坡、土耳其等海外新市场,海外签约额同比增长逾60%。

  “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南车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增长的法宝!”赵小刚说,“创新能力决定装备制造企业活多久、活多好。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单纯依靠扩大产能来实现增长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依靠技术创新,中国南车率先打破阿尔斯通、西门子等欧美企业的技术垄断,改变了国内A型地铁列车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使国内高端地铁列车的采购成本降低了1/3。

  依靠技术创新,中国南车不断开发出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南车已向市场投放242列动车组,市场占有率逾70%。

  还是依靠技术创新,中国南车的海外市场已扩大到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跃成为中国获出口订单最多、海外成长最快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中国南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就是实施‘创新战略’。”赵小刚介绍,由中国南车制造的新一代时速380公里动车组试验车已下线,一旦成功运营,将使中国高速列车的设计制造水平真正领先于世界。

  向机制改革要动力——

  让资本与人才双引擎发挥最大功效

  实施“创新战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依赖于一套有效机制,让资本与人才两个引擎发挥最大功效。

  “借助上市,南车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更尊重市场的声音。”赵小刚认为,上市后,资本市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持续提供了大量经费。同时,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也促使企业每一次技术革新都要更适应市场需要。

  “借助重大项目打造人才工厂,将是中国南车人才建设的长期任务。”赵小刚介绍,用参与国际前沿攻关吸引人才,用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留住人才,用科学的激励制度善待人才,用开门联合创新的模式培养人才,使中国南车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中国南车工程技术人员已超过1.2万名,拥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域唯一的一名工程院院士,还有各类高级专家2000余名。

  “大量高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为创新成果的诞生并顺利产业化提供了保障。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新的发展实力,这种良性循环正是中国南车拥有不竭创新动力的原因所在。”赵小刚说。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