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HTML,XHTML,SHTML, CSS, XML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多益网络工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7:56

1.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或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是为“网页创建和其他可在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信息设计的一种标志语言”,也是构成网页文档的主要语言。

       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络的其它电脑上。我们只需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另一台电脑中。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关于HTM,实际上HTM与HTML没有本质意义的区别,只是为了满足DOS仅能识别三位文件名而已,因为一些老的系统(win32)不能识别四位文件名,所以某些网页服务器要求index.html最后一个l必须去掉。(因为html识别不了,只能识别htm)。MSIE能自动识别和打开这些文件,但编写网页地址的时候必须是完全对应的,也就是说index.htm和index.html是两个不同的文件,对应着不同的地址。

 

2.XHTML(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更先进难懂的技术XHTML?
  简单点说:X是吓唬人的,其实XHTML就是严谨而准确的HTML。如果说HTML是汉语,那么XHTML就是标准普通话。对于现在才刚刚开始学习网页设计的朋友,直接学习XHTML是最佳的选择。
  复杂点说:XHTML是HTML的“升级规范”产品,其中"X"代表可扩展的,是单词"extensible"的缩写。事实上它也属于HTML家族,对比以前各个版本的HTML,它具有更严格的书写标准、更好的跨平台能力。由于某些需要,XHTML将以前版本的HTML能够实现的一些功能交给了CSS,这意味着你将需要学习两种技术。但是这确实是Web未来发展的潮流。X代表“可以扩展的”。编辑本段HTML标准的版本历史

1)HTML和XHTML的发展历史

  HTML 1.0——1993年6月发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 (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发布,基于严格的HTML 4.01语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XHTML 1.0——发布于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荐标准,后来经过修订于2002年8月1日重新发布。
  XHTML 1.1 -- 于2001年5月31日发布

 

3.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W3C网址:www.w3.org/TR/WD-xml

1)W3C意识到HTML的原罪:
   - 不能解决所有解释数据的问题 - 像是影音文件或化学公式、音乐符号等其它型态的内容;
   - 效能问题 - 需要下载整份文件,才能开始对文件做搜寻的动作;
   - 扩充性、弹性、易读性均不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家们使用SGML精简制作,并依照HTML的发展经验,产生出一套使用上规则严谨,但是简单的描述数据语言:XML。 XML是一个以更中立的方式,让消费端自行决定要如何消化、呈现从服务端所提供的信息。XML目的即在于提供一个对信息能够做精准描述的机制,藉以弥补 HTML 太过于表现导向的特质。

2)XML是什么?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始于1998年),它与HTML一样,都是基于SGML(标准通用语言)。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XML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而这些标记可以用方便的方式建立,虽然XML占用的空间比二进制数据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但XML极其简单易于掌握和使用。
  XML的简单使其易于在任何应用程序中读写数据,这使XML很快成为数据交换的唯一公共语言,虽然不同的应用软件也支持其它的数据交换格式,但不久之后他们都将支持XML,那就意味着程序可以更容易的与Windows、Mac OS, Linux以及其他平台下产生的信息结合,然后可以很容易加载XML数据到程序中并分析他,并以XML格式输出结果。
  XML与
Access,OracleSQL Server等数据库不同,数据库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例如:数据索引、排序、查找、相关一致性等,XML仅仅是展示数据。事实上XML与其他数据表现形式最大的不同是:他极其简单。这是一个看上去有点琐细的优点,但正是这点使XML与众不同。

 

4. SHTML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SHTML不是HTML而是一种服务器 API,shtml是服务器动态产成的html。
  虽然两者都是超文本格式,但shtml是一种用于SSI技术的文件。 也就是Server Side Include--SSI 服务器端包含指令。 如果Web Server有SSI功能的话(大多数(尤其是基于Unix平台)的WEB服务器如Netscape Enterprise Server等均支持SSI命令)。 会对shtml文件特殊招待。先扫一次shtml文件看没有特殊的SSI指令现在。 有就按Web Server设定规则解释SSI指令。解释完后跟一般html一起掉去客户端。
  SHTML使用SSI(Server Side Include)的html文件扩展名,SSI(Server Side Include),通常称为"服务器端嵌入"或者叫"服务器端包含",是一种类似于ASP的基于服务器的网页制作技术。 
 

5.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

 

    什么是CSS呢?你可能急迫的想知道答案。但是空泛的文字描述意义不大,让我们先来一点感性体验吧。看看这个没有添加CSS的HTML文件:http://www.csszengarden.com/zengarden-sample.html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页。然而通过给这个文件添加的CSS规则,我们可以得到十分美观的网页:http://www.csszengarden.com/
  这还不是全部,不改动HTML,只是通过添加不同的CSS规则,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样式的网页:
  http://www.csszengarden.com/?cssfile=/208/208.css&page=0

  好了,下面我们再来回答什么是CSS这个问题。什么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
  * 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的简称.
  * CSS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不需要编译,可以直接由浏览器执行(属于浏览器解释型语言).
  * 在标准网页设计中CSS负责网页内容(XHTML)的表现.
  * CSS文件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本文件,它包含了一些CSS标记,CSS文件必须使用css为文件名后缀.
  * 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改CSS文件,改变网页的整体表现形式,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所以她是每一个网页设计人员的必修课.
  * CSS是由W3C的CSS工作组产生和维护的

 

==================== 解释 =====================

附一:Hypertext 超文本

   1965年,德特·纳尔逊(Ted Nelson)创造了术语“超文本”(Hypertext).1981年,德特在他的著作中使用术语“超文本”描述了这一想法:创建一个全球化的大文档,文档的各个部分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通过激活成为链接的超文本项目,例如研究论文里的参考数目,就可以跳转到引用的论文。
  1、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结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 (Rich Text Format,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结都属于超文本。
  2、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超文本技术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或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就是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给了文本以非线性的组织。概括的说,超文本就是收集,存储磨合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联的技术。

 

附二:W3C 万维网联盟

   W3C是英文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W3C理事会或万维网联盟。W3C于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创建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
  W3C组织是对网络标准制定的一个非赢利组织,像HTML、XHTML、CSS、XML的标准就是由W3C来定制。W3C会员(大约500名会员)包括生产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厂商、内容供应商、团体用户、研究实验室、标准制定机构和政府部门,一起协同工作,致力在万维网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