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基本使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淘宝消息打不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14

      由于ATL已经被集成在Microsoft Visulal Studio的Visual C++开发环境中,因此要使用ATL必须先安装Visual C++。在下面的讨论中有关COM的基本知识请参阅有关的文档,这里不再详细说明。给出的图是在Microsoft Windows 98平台下Visual Studio 6.0的使用示意图。

  使用ATL开发一个COM应用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一个新的ATL工程,并对工程的选项进行适当的配置。

  向新创建的工程添加新的ATL类,并对该类进行一些初始配置工作。

  根据COM应用的基本要求向新的ATL类加入新的接口定义,并实现相应的接口成员函数。

  编译连接工程,注册COM应用。

  下面将根据这些步骤依次介绍ATL的基本使用过程。

  1. 创建工程

  首先启动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命令,在“New”对话框中选择“Project”页。

  选择“ATL COM AppWizard”项,这是创建ATL工程的AppWizard向导入口。然后在“Project name”编辑框中输入工程的名字,单击“OK”按钮,进入AppWizard对话框。

  在AppWizard对话框中主要的设置选项有:

  COM服务程序的类型:

  - 动态连接库(Dynamic Linking Library) 最终产生一个动态连接库(DLL)形式的COM服务程序;

  - 应用程序(Executable application)最终产生一个可执行程序类型(EXE)的COM服务程序;

  - NT服务(NT Service):产生一个以NT服务方式运行的COM服务程序。

  允许嵌入Proxy/Stub代码。由Microsoft提供的MIDL编译IDL文件以后,将产生用于对象调度(Marshaling)的Proxy/Stub的代码。传统地,这部分代码与COM服务程序的代码是分离的,但是由于新的COM标准支持多线程环境下的COM对象服务,因此在动态连接库的COM服务程序中也要有Proxy/Stub的支持。为了支持在网络上的传输,ATL允许用户选择将Proxy/Stub的代码包括在生成的DLL代码中。这个选项在EXE和NT服务类型的COM应用条件下不可选。

  允许支持MFC。由于ATL对除COM以外的基本的Windows编程方面的支持极为有限,同时许多程序员对MFC又非常熟悉,因此在ATL的工程设置中允许在ATL工程内部支持使用MFC,即可以使用MFC定义的类。这在一方面来看是非常方便的,特别是对于习惯于使用MFC的开发人员来说,能够使用MFC提供的各种功能强大的类的支持,而不必直接使用Windows SDK。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ATL工程中使用MFC同时就丧失了ATL代码轻量级的特点。

  支持MTS。MTS是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Microsoft在COM技术方面的一个新的分支,这里不作详细说明。

  完成上面的设置以后,可以选择FINISH完成工程的设置,ATL将创建相应的工程。

  2. 加入ATL类

  完成工程的创建和设置以后,下一步就是向工程中加入一个新的ATL类。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提供了向导工具“ATL Object Wizard”用于加入一个新的ATL类。操作过程并不复杂,只是一组对话框操作而已。

  首先通过集成环境的“Insert”菜单下的“New ATL Object…”命令进入“ATL Object Wizard”对话框。

  这个对话框即为创建ATL对象的向导起始界面。对话框的左边部分说明了待创建对象的基本类型,这里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类型:

  对象(Object)基本的COM对象类型;

  控制(Control)ActiveX Control类型的ATL对象;

  其他(Miscellaneous)辅助功能,如对话框的生成等;

  数据访问(Data Access)数据访问,支持MTS等。

  右边部分说明了每种类型的详细内容,对于一般的COM服务程序,使用对象表中的简单对象(Simple Object)就可以了。

  选定待创建对象的基本类型以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进入对象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4和图5所示。

  对象属性设置分为两个过程:先是对象名字标识的设定,然后是对对象的基本属性进行设置。首先是对象的名字标识设置。

  在对象标识编辑框中输入待创建对象的名字,ATL对象向导将同步地根据用户输入的对象标识设定该对象的C++标识和COM标识。对象的C++标识包括对象的类名,cpp文件名和头文件名。COM标识包括对象在类型库中的CoClass段和实现的主接口的名字,同时还有在系统注册表中的类型名以及ProgID。

  对象名字标识设置完成以后,选择对象属性页(Attribute)进入对象的属性设置页面。

  对象的属性设置是ATL对象创建过程中最复杂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对象的线程模型(Thread Model)

  对象的线程模型是COM对象在多线程环境下被访问时对访问方式的控制,缺省情况下在ATL中采用的是套间模型Apartment,由系统通过消息队列方式提供并发控制。

  对象的接口模型(Interface)

  COM对象的接口可以是双接口(Dual Interface)。双接口不同于普通接口(Custom Interface) 之处在于双接口是从Automation基本接口IDispatch继承的,而普通接口是从IUnknown接口直接继承来的。缺省的接口模型是双接口。

  对象的聚合模型(Aggregate)

  COM规范不允许对象的实现继承,但是可以通过聚合方式重用其它的COM对象。ATL对象属性设置中的聚合模型可以指定待创建的COM对象是否支持聚合模型。缺省的选项是支持对象的聚合。

  对象对错误处理的支持(Support ISupportErrorInfo)

  选取这个选项可以在对象的运行过程中支持错误处理。缺省情况下这个选项不被选中。

  对象对连接点的支持(Support Connection Points)

  连接点是COM对象的事件机制。选中这个选项可以使待创建的COM对象具有发出事件的能力。缺省情况下该选项不被选中。

  对象对自由线程调度的支持(Free Thread Marshaller, 简称FTM)

  对象的自由线程调度是对象在处于自由线程模型状态下,为了简化对象的访问过程而采用的一种优化策略。缺省情况下该选项不被选中。

  对于上述的任何一个选项的详细描述都涉及到COM技术一些核心的内容,并且都已超出本文的范围,因此本文只对ATL给出的缺省选项加以说明,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Microsoft提供的文档。

  完成了上面的设置以后,就可以按“OK”按钮完成对象的创建过程。下一步就是向所生成的ATL类的接口中加入成员函数的定义,以及接口成员函数的实现过程。

  3. 加入接口定义,实现接口函数

  加入了ATL类定义之后,我们可以打开Visual C++集成环境下项目管理器(Workspace)中的Class View来检查生成的类定义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类已经生成,同时,还生成了相应的接口定义。ATL Object Wizard为我们生成了类定义的.h 和.cpp文件,此外还有用于接口定义的IDL文件。有了这些文件以后,我们就可以为接口加入成员函数,完成类的定义。

  首先在Class View中选中相应的接口,显示为接口IATLTest,单击鼠标右键打开菜单,如图7。此弹出式菜单定义了为接口加入属性和方法的操作。选取其中的“Add Method...”项,可以为接口加入方法成员;选取“Add Property...”则可以为接口加入新的属性成员。

  加入属性和方法的对话框可以参看图8和图9。如果我们要在接口中加入一个方法,则选取“Add Method...”菜单命令。假设方法名为ABC,方法的返回类型为COM规定的HRESULT类型。我们也可以定义非HRESULT返回类型的函数,但是这需要手工修改接口定义的IDL文件。我们定义ABC方法的一个参数为a,类型为整数型。完成了方法的定义以后,单击“OK”按钮则把此方法加入到接口中。

  属性的加入过程是类似的。属性加入对话框要求指定属性的类型、名字以及属性的访问方式。在属性和方法的编辑对话框中都有一个“Attributes”按钮,在给出了一个属性或方法的基本定义之后,单击此按钮,可以对属性和方法的一些高级特性进行设置。

  方法成员加入以后,我们可以通过Class View来检查ATL为我们所做的工作。首先我们看到ATL在接口的定义中加入了该方法的定义;同时在对应的ATL类定义中,也加入了一个相应的方法的定义;在类对应的.cpp文件中,加入了此方法的实现框架。此后,我们只要在这个函数框架中加入该方法的代码逻辑,一个接口函数的定义和实现就基本完成了。依照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完成整个COM对象的定义和实现。

  完成以上的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编译连接应用了。

  4. 编译连接应用、注册COM服务程序

  对ATL工程的编译连接过程包括下面的几个步骤:

  使用MIDL编译工程的IDL文件,形成接口定义的头文件和用于调度(Marshalling)的代码;

  编译工程的.cpp文件形成目标文件;

  连接目标文件,形成应用模块;

  注册COM服务程序。

  关于工程编译连接的其它部分同Visual C++中MFC工程的编译连接过程相似,这里只重点介绍一下COM服务程序的注册过程。

  在ATL中,COM服务程序的注册是在工程编译连接的最后阶段,由ATL辅助完成的。在手工的COM编程中,服务程序的注册是比较麻烦的工作。在ATL中,系统通过读取在建立工程过程中形成的注册脚本文件来完成注册工作。注册脚本(Register Script 简称RGS)是ATL提供的文本方式的注册辅助文件。下面是注册脚本文件的一个实例。

  HKCR - 表示注册表中COM对象的注册项,是HKEY_CLASS_ROOT的缩写

  {

  AuthTest.ActiveXObject.1 = s 'ActiveXObject Class'

  {

  CLSID = s ''

  } - 对象的ProgID

  AuthTest.ActiveXObject = s 'ActiveXObject Class'

  {

  CLSID = s ''

  } -对象的与版本无关的ProgID

  NoRemove CLSID -对象CLSID注册项

  {

  ForceRemove = s 'ActiveXObject Class'

  {

  ProgID = s 'AuthTest.ActiveXObject.1'

  VersionIndependentProgID = s 'AuthTest.ActiveXObject'

  InprocServer32 = s '%MODULE% -服务器类型,表示DLL服务器

  {

  val ThreadingModel = s 'both' -线程模型,这里是BOTH型

  }

  }

  }

  }

  RGS文件包含注册COM服务程序的各项内容,通常我们不必修改此RGS文件,必要时我们也可以手工修改RGS文件来定制模块的注册过程。

  四. 应用ATL的一个例子

  上面介绍了使用ATL创建一个COM服务程序的基本过程。在介绍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已经生成了一个COM服务程序的基本框架,只是没有填写实际的内容。在下面部分,我们实际开发一个十分简单的COM服务程序,并且为它编写一段客户代码进行测试,使大家对使用ATL开发COM服务程序的过程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我们要开发的服务程序的功能很简单,它只实现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名字是ISimpleInterface,接口只有一个成员函数,叫做Welcome。这个函数的功能只是输出一个“Hello World!”的字符串。

  按照上一部分介绍的创建COM服务程序的步骤,我们进行如下的操作:

  1 打开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

  2 创建一个称为SimpleTest的ATL工程;

  3 在这个工程中插入新的对象,对象的名字是SimpleInterface;

  4 设置接口ISimpleInterface的有关属性,使它成为一个双接口;

  5 在对象的接口ISimpleInterface中加入方法Welcome;

  6 打开ATL加入的Welcome方法的框架,可以看到如下的代码段:

  STDMETHODIMP CActiveXObject::get_TestProp(long *pVal)

  {

  AFX_MANAGE_STATE(AfxGetStaticModuleState())

  // TODO: Add your implementation code here

  return S_OK;

  }

  7 将程序框架中的注释部分替换为下面的代码:

  ::MessageBox(NULL,_T(”Hello World!”),_T(”Welcome”), MB_OK);

  Welcome方法被调用时将弹出一个消息框。

  8 编译连接工程。

  上面的步骤完成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简单的COM服务程序,而且已经被注册到当前系统中。

  下面我们要完成一个简单的COM客户程序。一个COM客户程序简单地说是使用COM组件对象的程序。客户程序调用COM对象的基本流程是:

  创建COM对象的实例。这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系统的API函数CoCreateInstance来完成。

  通过接口调用函数。

  调用IUnknown::Release释放COM对象实例

  我们的客户程序是使用MFC编写的一个基于对话框的简单应用程序。具体的过程如下:

  1 打开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

  创建一个称为SimpleClient的基于对话框的MFC工程;

  在对话框中加入一个按钮,名字为TEST;

  在SimpleClient.cpp文件中加入如下的代码:

  (1) 在cpp文件 #include “simpleclientdlg.h”之后加入下面的代码:

  #include “d:/simpletest/simpletest_i.h” // 根据需要修改头文件的路径

  加入的头文件是在编译COM服务程序过程中自动生成的,其中包含接口本身的定义、接口IID的定义和COM对象的CLSID的定义。包含该头文件可以使客户程序能够使用COM服务程序。

  (2) 在按钮TEST的消息控制函数中加入如下的代码:

  CoInitialize(0);

  HRESULT hr;

  ISimpleInterface* pIntf = NULL;

  hr = CoCreateInstance(CLSID_SimpleInterface, NULL, CLSCTX_SERVER ,

  IID_ISimpleInterface, (void **)& pIntf);

  if(SUCCEEDED(hr))

  {

  pIntf->Welcome();

  pIntf->Release();

  }

  CoUninitialize();

  上面的代码首先通过系统API CoCreateInstance创建COM对象,得到接口的指针,然后调用接口成员函数Welcome,最后通过IUnknown::Release()函数释放COM对象实例。

  编译连接客户程序

  最后,我们可以测试客户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启动客户程序,当单击“TEST”按钮时我们可以看到弹出一个消息框,这正是我们的COM服务程序提供的功能。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