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多态的一些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炫酷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9:56

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类继承层次结构中,同名的运动规律可在不同的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JAVA中有两种多态是指:运行时多态和编译时多态。



关于类的多态性简介如下:

多态(polymorphism)意为一个名字可具有多种语义.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多态性是指”一种定义,多种实现”.例如,运算符+有多种含义,究竟执行哪种运算取决于参加运算的操作数类型:

1+2 //加法运算符

“1” + “2” //字符串连接运算,操作数是字符串

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的核心特征之一,类的多态性提供类中成员设计的灵活性和方法执行的多样性.

1、类多态性表现

(1)方法重载

重载表现为同一个类中方法的多态性.一个类生命多个重载方法就是为一种功能提供多种实现.编译时,根据方法实际参数的数据类型/个数和次序,决定究竟应该执行重载方法中的哪一个.

(2)子类重定义从父类继承来的成员

当子类从父类继承来的成员不适合子类时,子类不能删除它们,但可以重定义它们,使弗雷成员适应子类的新需求.子类重定义父类成员,同名成员在父类与子类之间表现出多态性,父类对象引用父类成员,子类对象引用子类成员,不会产生冲突和混乱.

子类可重定义父类的同名成员变量,称子类隐藏父类成员变量.子类也可以重定义父类的同名成员方法,当子类方法的参数列表与父类方法参数列表完全相同时,称为子类方法覆盖(override)父类方法。覆盖父类方法时,子类方法的访问权限不能小于父类方法的权限。

由于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而不是值是否相等,因此一个类要覆盖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提供本类两个对象比较相等方法.

覆盖表现为父类与子类之间方法的多态性.java 寻找执行方法的原则是:从对象所属的类开始,寻找匹配的方法执行,如果当前类中没有匹配的方法,则逐层向上依次在父类或祖先类中寻找匹配方法,直到Object类.



2、super 引用

在子类的成员方法中,可以使用代词super引用父类成员.super引用的语法如下:

super([参数列表]) //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体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super.成员变量 //当子类隐藏父类成员变量时,引用父类同名成员变量

super.成员方法([参数列表]) //当子类覆盖父类成员方法时,调用父类同名成员方法

*注意:super引用没有单独使用的语法


3、多态性有两种:

1)编译时多态性

对于多个同名方法,如果在编译时能够确定执行同名方法中的哪一个,则称为编译时多态性.

2)运行时多态性

如果在编译时不能确定,只能在运行时才能确定执行多个同名方法中的哪一个,则称为运行时多态性.


方法覆盖表现出两种多态性,当对象获得本类实例时,为编译时多态性,否则为运行时多态性,例如:

XXXX x1 = new XXXX(参数列表); //对象获得本类实例,对象与其引用的实例类型一致

XXX xx1 = new XXX(参数列表);

x1.toString(); //编译时多态性,执行XXX类的方法.

xx1.toString(); //编译时多态性,执行XXXX类覆盖的方法.

XXXX为XXX的父类.

由于子类对象既是父类对象,父类对象与子类对象之间具有赋值相容性,父类对象能够被赋值为子类对象.例如,

XXXX x2 = new XXX(参数列表); //父类对象获得子类实例,子类对象即是父类对象

x2.toString(); //运行时多态



x2声明为父类对象却获得子类XXX的实例,那么x2.toString()究竟执行父类方法还是执行子类覆盖的方法呢?

这分为两种情况:

取决于子类是否覆盖父类方法.如果子类覆盖父类方法,则执行子类方法;

如果没有覆盖,则执行父类方法.

在编译时,仅仅依据对象所属的类,系统无法确定到底应该执行那个类的方法,只有运行时才能确定,因此这是运行时多态.

父类对象并不能执行所有的子类方法,只能执行那些父类中声明/子类覆盖的子类方法.

 

 

关于java的多态,有的书上是这样讲的,它讲java的多态分成静态的多态,和动态的多态,而所谓静态的多态就是只函数的重载,动态的多态就是方法的覆写。
如下面:
class Test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void print(int x)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s=new Test();
ts.print();
ts.print(10);
}
}
/*
上面的程序就是在一个类中成员方法的重载例子。也就是一个静态的多态性。系统会在你编译的时候根据你调用的方法的参数列表来动态的决定调用那一个函数。
*/

动态的多态:

class Test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new A();
a.print();
}
}

class A extends Test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A");
}
}

/*
这时由于子类覆写了父类的方法,所以调用的是子类覆写后的方法。
这是动态的多态。
*/

是把一个子类的实例赋值给一个父类的问题,请看下面的程序:
class A
{
void pri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 a=new A[3];
a[0]=new B();
a[1]=new C();
a[2]=new D();
for(int i=0;i<a.length;i++)
{
a[i].print();
}
}
}

class B extends A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B");
}
}

class C extends A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C");
}
}

class D extends A
{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D");
}
}

/*
上面的程序执行的结果:
hello B
hello C
hello D

可以看出,程序不会调用父类的print()方法,再说父类print()方法根本什么也不做。这就是JVM (java虚拟机),能在程序运行时,动态的识别变量的类型。就像上面一样。这主要是考java的运行时的类型识别机制实现的,当然我认为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java多态的一种表现。
*/

在java中子类是父类的实例,这就像是说 鱼是动物。但不能说动物就一定是鱼,这也是符合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规律。另外java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字,在孙鑫的教程里面也讲到了吧。它是instanceof
你可以用这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实例。还是上面的A ,B,C ,D类的例子:
在mian函数中写上下面的代码:(把原来的代码删掉)
B b=new B();
if(b instanceof A)
System.out.println("b instanceof A");
//输出:b instanceof A

说明b是A类的实例。

再看下面的例子。
A a=new B();
if(a instanceof B)
System.out.println("a instanceof B");

//输出:a instanceof B
但此时不能这样,B b=a;
虽然a是B的实例但是这里不能这样赋值,要像下面:
B b=(B)a;
//进行类型的强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