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思索》之“我的导师,我的朋友(2)”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vi编写程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16:40

                                     我的导师,我的朋友(2)

 

      比尔有着很浓厚的中国情结。20世纪90年代初,他曾经只身一人跑到北京。这些年来,他每次来中国,都和学生有交流。他总是觉得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他还问过我,为什么中国的学生这么聪明。比尔和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有交往,他曾讲过,中国领导人作为一个集体一定是世界上最强的。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不是外交辞令,因为对他来说,已经没必要为了某些目的说言不由衷的话了。

  2006年4月,胡主席访问美国,也曾在比尔家做客。我第一次看到比尔做了一个小时的排练,包括在什么地方讲话、需要多长时间——他平时讲话从不用稿子,也不做排练。但是胡主席去的时候,他拿了稿子,专门做了准备,十分重视胡主席的访问。

  一次他接受CCTV的独家专访,主持人水均益问他来中国看奥运会,是希望中国队赢还是美国队赢,他回答说:乒乓球肯定是中国赢,篮球肯定是美国赢——睿智又幽默。而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比尔在北京和香港观看了部分奥运赛事。其实很早以前他就买好了门票。

  在我心目中,比尔一直是高科技、软件业及微软的象征。我有一次跟他开玩笑说:“我加入微软的时候是32岁,在微软做了10多年,我的青春都贡献给微软了。”比尔回答道:“我也一样,我的青春贡献给了微软和PC。”

  比尔是一个技术的天才、商业的天才,也是一个十分幽默、善良的人。他是我碰到最聪明的人,技术功底相当深厚,另外他还具有深邃的商业洞察力,超过了我所遇到的所有人。

  他同时也是一个对技术有热情、对人类有使命感的人,这种使命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他有很多财富,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简单。

  从微软奠基以来,比尔 • 盖茨始终是微软的灵魂人物和“大家长”。在比尔退休前不久,他和史蒂夫 • 鲍尔默共同主持了一个公司高层会议。史蒂夫演讲了约一个小时,讲到最后,他泪流满面,以至于无法说下去。

  比尔 • 盖茨领导微软公司30多年,用创新的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改变了世界。现在,他决定把所有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并投身慈善事业——他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且注定会名留青史的人。在刚刚展开的慈善事业的征途上,我也愿意做一名志愿者,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2007年4月20日~22日,我陪同比尔 • 盖茨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为能参加此次年会,比尔特别调整了他的计划行程。在以“领导力、责任和创新”为主题的“青年领袖圆桌会上”,比尔就中国和亚洲的未来发展、领导力、企业责任等热点话题与马云、丁磊、张欣、李亦非、杨文俊等国内部分青年企业家进行了对话。会后,比尔对我说:“与这些优秀青年人进行对话让我乐在其中,我非常喜欢和这些青年企业家交流,可惜时间太短了一点。他们的睿智、敏捷和领袖气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这是我此次中国之行最精彩的亮点之一。”

  在此我摘录比尔 • 盖茨在圆桌会上的部分讲话——透过这些内容,读者应可感受到比尔对中国的重视,以及他作为世界商业领袖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中国这些年所发生的变化让人惊叹。对微软来说,我们从“做正确的事”开始创业。15年前,我们在中国建立了研发团队,这个团队不断扩展,直到去年我们成立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由张亚勤博士来带领这个团队。对于我而言,中国目前发生的一切印证了我几年前对中国的认识。在这里拥有了不起的员工队伍,因此我们对中国有着很高的期望。聪明的人总是愿意与聪明的人共事,这样你可以从每天的研究工作中获益。人们常常能超越自己的工作极限,并不断有所突破。我认为我们低估了今后10年人们对于软件的梦想。以前人们梦想过的语音识别技术,现在都实现了。人们还在思考着今后几年可能会出现的创新应用,而实现这些应用比我们原先所设想的要困难得多。人类智能的深邃和复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今后的十年将是我们解决其中一些最为困难的问题的攻坚阶段。与今天相比,计算技术将变得更加自然并无处不在。我们希望能够改变电视以及我们能够随身携带的设备,让它们也成为计算技术的一部分。

  与世界上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投入的研发经费都要多许多。传统上,制药公司是研发的佼佼者,而现在我们在研发和创新上表现得更出色。当我开始自己的事业时,IBM称得上是巨型公司。我时常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在IBM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后来,IBM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再后来,IBM又决定弃我们而去,并开发出了一种称为OS2的东西,但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它了。我们渐渐地长大。也许从员工人数上看我们还不能与IBM匹敌,他们比我们大四到五倍,但从影响力和利润上看,我们已经算得上一个大公司了。这与我们如何组织企业结构是很有关系的。我们对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乐观,这就是我们不断增加研发投入的原因。

  亚洲的发展未可限量。中国拥有许多杰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是我们在中国确立长期研发投资计划的重要原因。亚勤的主要角色是将这些工程师们培养成精通技术的管理人才,让他们获得管理经验,并将各个方面的经验结合起来。今天上午,我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提到了我们将在北京中关村和上海紫竹科技园区投资建设研发园区。这些新园区建成后,总共能够容纳8000人一起工作。这不仅能够满足微软在中国研发的需要,还会有力地支持微软与客户、业界伙伴的共同创新。要开发软件产品,我们所需要的远远不止基础的工程技术。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同时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总会有一些“这个国家善于什么,那个国家善于什么”的神秘说法。但我对此不以为然。比如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并不善于开发创新性的软件。然而最有创意的游戏软件却来自于日本。各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处于不同的阶段,因而其获得风险投资以及推动创业的能力各有不同。的确,美国在这些方面早于其他国家,这是一项重大的优势。但对于医疗行业和技术行业,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很重要。

  我想,关于领导才能的最大问题在于你想领导一个多大的组织机构。如果你只想有一个中等大小的组织,那么只要一位对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的人来当领导就可以。也许不需要什么流程、评估和考核等,一切企业家说了算。但是如果你想生产更多的产品,有更大的组织规模以及更广泛的地理覆盖,那么作为领导,你就要改变做事的方法了。在已经成长壮大的企业中,有90%已经超越了单一产品或只靠一位天才领导的阶段。当组织机构规模不断扩大时,最高领导的确无力再事必躬亲了,他需要找到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并与他们合作。这才是让组织机构发展壮大的真谛所在。在IT领域,很少有人能把这件事情做好,IBM就是一个好的例子。虽然人们说IBM已经落后于时代,但IBM还是做了不少正确的事情。虽然我自己被大家看作一位领袖,但是过去20年间还是有许多关键性的人物对微软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能。把这些人的才能和企业奠基人的创新性结合起来,这并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我们看到戴尔公司,仍然依赖于它的奠基人。我们看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走了又回来,此外还有甲骨文公司。当然有一些事情是我不方便评价的——我在开玩笑。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一家由华人创建的具有传奇性的公司叫作王安电脑,它生产计算器和微型电脑。这家公司后来彻底破产。所以IT是个令人心惊肉跳的行当。我认为领导艺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如何把握组织机构的规模,以及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如何发展壮大,它要求一名创业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我的朋友沃伦 • 巴菲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美国经营着一家大型保险/投资集团;他对一切都说“不”;他喜欢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除了阅读和思考外,什么都不做。所以我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会想:“如果是沃伦,他会怎么说?”我并不总是说“不”,但我总会记住,控制时间是一个非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