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悟之二阻塞认知

来源:互联网 发布:如何注册手机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9:32

在平时的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急需登陆Server的时候,你的密码怎么输入都不对;你经常需要打开一个处于深层目录之中的文件,每次你都得从我的电脑开始一层一层查找;每次修改文件名,你都要选中文件,右键单击,选择Rename;由于其它事情,你放下一个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下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不记得上次的思路进行到哪里了……

阻塞认知,一个有趣的概念能够让你面对上述困扰开启理性的思考。

所谓的阻塞认知即是:

如果做一件事情发现很繁琐,低效,能够意识到很有可能做事的方法不对,没有使用可用的技巧,没有优化做事的方法。

阻塞认知的作用:针对本文开头的困扰,能够有这样一个意识,那么就开启了理性思考,解决困扰的第一步。你做的很不顺,就要反思,是不是我的方式,方法不对或有待改进,如何才能畅通,意识中有了,我们才可能采取行动。这里强调的是认知,或意识。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情,你却没有意识到你的错误,那改正是无从谈起的。至于如何在意识后采取行动,我们可以自己研究,问同事,开会讨论,查询网络,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比如,对于经常忘记服务器的密码,我们要意识到经常忘记有碍于工作的进行,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了,例如每次建立了新的用户都用一个记事本来专门记录密码。对于经常需要打开的一个深层目录中的文件,我们要首先意识到这种方式比较低效,应该有好的方法来做,比如在桌面上建议快捷方式,下次就可以一步到位了。避免每次都要右击选择Rename修改文件名这样的操作,我们可以在网上找找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比如快捷键F2或是两次点击;对于不记得上次的思路进行到哪里了,我可以在每次问题没有思考完成的时候做一些总结和记录,只要花一点点功夫,下次的思考就很容易上路。

如何产生阻塞认知:对于那些进行不下去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够意识到需要改进我们的做法,因为被“阻断“了,这逼着我们思考其它解决方案。但对于那些能够进行下去,但执行起来却很繁琐,低效,即“阻塞”的事情,我们就很难在适当的情况下有这样的意识,而这些意识有的时候却能够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培养自己,坚持持续改进的精神,养成“阻塞思考“的习惯。习惯养成了,“阻塞”的时候,认知自然会产生,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会变的更便捷,更高效。

比如你正在Excel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你突然输错了一个字符,你很容易就想到,使用方向键来让光标到达错误的位置来修改,但是使用方向键后,焦点却到了前一个单元格了,于是你不得不动用鼠标来完成,很明显这样的操作很低效。如果你没有“阻塞思考”的习惯,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且可以改进这种操作,那你一定会被这样的问题重复困扰,即使不是困扰,它也有碍效率的提高。能够意识到这种操作低效便是解决这种问题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我们就可以问同事,或上网上搜索,以后发现输错了只要按F2,光标就会自动在单元格中闪动,然后修改自如。

什么情况下使用阻塞认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阻塞认知“,我们没必要在所有情况下都对做事的方式方法进行思考,因为有的时候,做事的方法是被很多人验证过的,或没有时间考虑更多的方式方法。在感觉做事繁琐,低效的时候来使用这种意识是一种比较不错的做法。

补充:在正常的工作中,抓住目标,拥有坚定的信念,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关键。而阻塞认知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即坚持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思考,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让目标更好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执行力是必须的,执行力和阻塞认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有执行力,遇到困难就退缩,最终的目标也是难以达到的。事先确定工作目标、方向、方法,再执行,再检查,再改善,这也就是常说的PDCAPlan, Do, Check, Action阻塞认知和PDCA能够相互补充PDCA中的Check可以通过阻塞来驱动,效果会更好,PDCA也能够使阻塞认知更加具体和科学。

总结:有了“阻塞认知“这种意识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不断优化做事的方式,方法,让做事的手法不断改进,让目标更可达。这样不仅改进了工作的质量,也让工作更具趣味性,让我们更有成就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