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中时间戳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电脑安装mac os x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25

http://www.onlyblog.com/blog2/zyjzyj2000/8015.html

 

时间戳是什么

 媒体内容在播放时,最令人头痛的就是音视频不同步。从技术上来说,解决音视频同步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时间戳:首先选择一个参考时钟(要求参考时钟上的时间是线性递增的);生成数据流时依据参考时钟上的时间给每个数据块都打上时间戳(一般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播放时,读取数据块上的时间戳,同时参考当前参考时钟上的时间来安排播放(如果数据块的开始时间大于当前参考时钟上的时间,则不急于播放该数据块,直到参考时钟达到数据块的开始时间;如果数据块的开始时间小于当前参考时钟上的时间,则“尽快”播放这块数据或者索性将这块数据“丢弃”,以使播放进度追上参考时钟)。
        可见,避免音视频不同步现象有两个关键——一是在生成数据流时要打上正确的时间戳。如果数据块上打的时间戳本身就有问题,那么播放时再怎么调整也于事无补。假如,视频流内容是从0s开始的,假设10s时有人开始说话,要求配上音频流,那么音频流的起始时间应该是10s,如果时间戳从0s或其它时间开始打,则这个混合的音视频流在时间同步上本身就出了问题。打时间戳时,视频流和音频流都是参考参考时钟的时间,而数据流之间不会发生参考关系;也就是说,视频流和音频流是通过一个中立的第三方(也就是参考时钟)来实现同步的。第二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时基于时间戳对数据流的控制,也就是对数据块早到或晚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基于时间戳的播放过程中,仅仅对早到的或晚到的数据块进行等待或快速处理,有时候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更加主动并且有效地调节播放性能,需要引入一个反馈机制,也就是要将当前数据流速度太快或太慢的状态反馈给“源”,让源去放慢或加快数据流的速度。熟悉DirectShow的读者一定知道,irectShow中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就是这么一个反馈机制。DirectShow对于音视频同步的解决方案是相当出色的。但WMF SDK在播放时只负责将ASF数据流读出并解码,而并不负责音视频内容的最终呈现,所以它也缺少这样的一个反馈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时间戳的音视频同步方案,下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假设你和你的一个朋友约好了今天18:00在沪上广场见面,然后一起吃饭,再去打游戏。实际上,这个18:00就是你和你朋友保持同步的一个时间点。结果你17:50就到了沪上广场,那么你必须等你的朋友。10分钟过后,你的朋友还没有到,这时他打来电话说有事耽搁了,要晚一点才能到。你没办法,因为你已经在旁边的餐厅预订了位置,如果不马上赶过去,预订就会被取消,于是你告诉你的朋友直接到餐厅碰头吧,要他加快点。于是在餐厅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就成为你和你朋友的又一个同步点。虽然具体时间不定(要看你朋友赶过来的速度),但这样努力的方向是对的,你和你朋友肯定能在餐厅见到面。结果呢?你朋友终于在18:30赶过来了,你们最终“同步”了。吃完饭19:30了,你临时有事要处理一下,于是跟你朋友再约好了20:00在附近的一家游戏厅碰头。你们又不同步了,但在游戏厅将来的某个时间点你们还是会再次同步的。
       悟出什么道理了没有?其实,同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有人等待、有人追赶的过程。同步只是暂时的,而不同步才是常态。人们总是在同步的水平线上振荡波动,但不会偏离这条基线太远。

 

 

 

 

 

 

时间戳字段是RTP首部中说明数据包时间的同步信息,是数据能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恢复的关键。时间戳的值给出了分组中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间(Sampling Instant),要求发送方时间戳的时钟是连续、单调增长的,即使在没有数据输入或发送数据时也是如此。在静默时,发送方不必发送数据,保持时间戳的增长,在接收端,由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序号没有丢失,就知道没有发生数据丢失,而且只要比较前后分组的时间戳的差异,就可以确定输出的时间间隔。

 

  RTP规定一次会话的初始时间戳必须随机选择,但协议没有规定时间戳的单位,也没有规定该值的精确解释,而是由负载类型来确定时钟的颗粒,这样各种应用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计时精度。

  在RTP传输音频数据时,一般选定逻辑时间戳速率与采样速率相同,但是在传输视频数据时,必须使时间戳速率大于每帧的一个滴答。如果数据是在同一时刻采样的,协议标准还允许多个分组具有相同的时间戳值。

 

2、控制媒体数据发送速度
  由于RTP协议没有规定RTP分组的长度和发送数据的速度,因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服务器端发送媒体数据的速度。对来自设备的实时数据可以采取等时间间隔访问设备缓冲区,在有新数据输入时发送数据的方式,时间戳的设置相对容易。对已经录制好的本地硬盘上的媒体文件,以H.263格式的文件为例,由于文件本身不包含帧率信息,所以需要知道录制时的帧率或者设置一个初始值,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找出发送数据中的帧数目,根据帧率和预置值来计算时延,以适当的速度发送数据并设置时间戳信息。

 

3、调整多种流同步
      RTCP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能让接收方同步多个RTP流,例如:当音频与视频一起传输的时候,由于编码的不同,RTP使用两个流分别进行传输,这样两个流的时间戳以不同的速率运行,接收方必须同步两个流,以保证声音与影像的一致。为能进行流同步,RTCP要求发送方给每个传送一个唯一的标识数据源的规范名(Canonical Name),尽管由一个数据源发出的不同的流具有不同的同步源标识(SSRC),但具有相同的规范名,这样接收方就知道哪些流是有关联的。而发送方报告报文所包含的信息可被接收方用于协调两个流中的时间戳值。发送方报告中含有一个以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格式表示的绝对时间值,接着RTCP报告中给出一个RTP时间戳值,产生该值的时钟就是产生RTP分组中的TimeStamp字段的那个时钟。由于发送方发出的所有流和发送方报告都使用同一个绝对时钟,接收方就可以比较来自同一数据源的两个流的绝对时间,从而确定如何将一个流中的时间戳值映射为另一个流中的时间戳值。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