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属于.com

来源:互联网 发布:开源代理服务器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3:26


我看这本书时觉得自己快要燃烧起来了——不是激动,而是因为熊熊燃烧的嫉妒之火。查哈尔,这个刚来美国时家里穷得叮当响的印度小子,居然在25岁时就坐拥3亿美元的财富!这足以让我这个又老又经常因为被蹭一顿饭而耿耿于怀很久的穷光蛋感到万分地沮丧。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式的神话。出生于在老家混不下去而搬到美国的印度锡克教家庭、上学时又因为“古怪”的宗教外型而连个玩伴都交不到的倒霉蛋,却在16岁时就号准了互联网黄金时代的脉搏,凭借一台电脑和电话及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了创业历程,9年之后(2008年)已能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蓝锂(BlueLithium)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雅虎。文化隔膜、代际鸿沟、商海冒险、功成名就……几乎所有“美国梦”的元素都能在这位经历独特的商业奇才写的自传中找到。
查哈尔创造了又一个互联网神话。我们已经听到太多.com时代创业英雄们的故事。但如果你把.com看做这些人成功的原因就大错特错了。不是.com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com。在书中你能读到查哈尔是怎样把握商机并付诸行动的,是怎样维护并一点点扩大市场的,又是怎样面对合作者的欺诈和竞争对手近乎下三滥的竞争手法的……几乎可以肯定,一个创业者如果能做好这些,那么不论在哪个行业都能获得成功,这跟.com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想了解创业致富秘诀的读者,你们有福了,一个创业者职业生涯所能经历的大部分,都能在本书找到。
并且,十分不易的是,查哈尔还是一个锡克教徒。信仰无罪,但锡克教要求教徒缠头巾、蓄长发(想想印度总理辛格的样子吧),“古怪”的外型给他带来无穷的苦恼。从小他就不得不忍受别人怪异的目光和背后的议论。并最终与传统的父亲发生冲突,然而这与商海生涯一样成了他的财富。书中时时出现的闪光之语总能给我的嫉妒之火添上一把柴,但我恼火之余又不得不承认他一语中的。我们总是期待通晓世人,成功如马云者,拜会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时请教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人性。这位富有阅历的年轻人的话,或许能让我们在某些问题上茅塞顿开。譬如贪婪。从.com黄金时代的泡沫到如今的金融危机,人性总是表现出惊人地反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恶的美国佬并没有从.com泡沫的破灭中吸取教训,面对次级贷款的诱惑又轻易上钩,最终连累的我们也跟着倒霉,沦落到年终奖统统泡汤的地步——有言道“他人贪婪我恐惧”,可事实往往是一大群人卯足了劲看谁更贪婪。而这还只是人性的一小部分。我们这一生总是在与人性的各种阴暗面搏斗,有别人的,但更多的还是自己的。
所以你千万别把查哈尔的成功仅仅归功于他的商业天赋和.com时代,你还需要注意他对精神品质的提示。正是这些因素的完美结合,才成就了这位年轻的亿万富翁。尼采说过: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灭。跟着作者的讲述阅读下去吧,与他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至少他只挣扎了几年就成功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