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武侠小说推崇快,其实开发也是以快为最重要的指标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13年火灾数据统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0:06

从一个敏捷的讨论里联想开来

我的理解,敏捷,最原始的敏捷,其实就是:快速原型,迭代,激励
并没有什么吓人的东西,也不需要多少外部改造、准备
如果不刻意说这个词,很多平时效率较高的开发人员,其实都已经随时随地在贯彻它了
最近有文章的标题是:为什么5%的技术人员开发效率是其他95%的20倍?
我的感觉是,20倍可能有点夸张,3-5倍是常见的,也是可以解释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意思就是不要翻来覆去,锅里的小鱼经不起翻,国家的制度也经不起折腾
国家如此,公司、项目也是如此
不要试图一来就是一整套的改造、改制,而 非敏捷 的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有一整套自己的模式、机制
因为它们多是以重型的文档为基础,不一整套推行,就很容易拉下文档,最后就是什么都没有
而一旦一整套推行,又很容易忽略了对历史、积累的理解和利用

敏捷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小处开始,从个人开始
所以,不会对组织(公司、项目)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影响,只是一种潜移默化

 

它的根本之处,其实就是符合了人性,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效率和评价
人,尤其是开发人员,都是急性子,总想最快看到效果,总想只做有效的事情(其它繁琐、机械的事情,最好有别人代劳)
敏捷的快速原型、迭代,就是很好地满足了这些奢望
所以,它与那些重型开发模式的重型文档、流程相反,它直接带给开发者的是惊喜、成就感:马上就看到自己的解决措施生效了!
而不是等到项目的最后完成,才收获这种惊喜、成就感,而这时已经时隔太远,而且概率不会太高

 

古龙的武侠小说推崇快,其实开发也是以快为最重要的指标。
当然,快首先是在同样的错误率的前提下的快,不但自己写的快,而且也能让别人理解的快,维护的快
当一个任务能以80%的时间完成的时候,你就有20%的时间可以重构、反思、总结,

结果,下一次的任务,可能就可以以60%的时间完成了,则你的反思、总结时间也就可以更多,
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了。工作的成就感会越来越丰厚。
同样,反过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悲剧了。
快的另一个好处是,及时看到问题,而不是等很久。问题的早发现、早改进,代价是可以少很多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更快:节省更多的资源了。所以,本来也就快1、2倍的,加上纠错代价因此而减少,就成了:总体、最终的效率高3、5倍!

而在java这样的重型开发模式下,效率高20倍,倒也是可能的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