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v/18v与转90度 反极化接收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医人工智能系统ap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29

http://www.tstvro.com/viewthread.php?tid=20802





  很多烧友都试过用双本振C头加功分器来组成一星多机。但是,在增收卫星,从而组成多星多机共同接收的时候时常会碰到问题:多台接收机同时开启的时候,从某一星切换到另一星的时候,往往会切换不过去,或者画面断断续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切换开关和功分器产生干扰造成。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多星多机接收时,应该尽可能的使用13/18V电压开关或者基于13/18v开关的混合开关(如2进2出,2进4出,4进4出)等来进行连接。而应该避免在功分器之后直接使用22k开关或者4切1、8切1等,以免产生干扰。
下面以星友提出的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烧友一: 首先想问一下各位师傅。 双本4输出的C头可不可以直接连4太接收机?
下面(图一)是我帮别人连得2星2机··不知道哪错了 有一台电视可以看两个星 另外一台同时开的时候只能看125 我东弄西弄有时有可以同时接受不干扰 可惜顶不了多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回复如下: 如果你手里有佳讯2进2出开关的话,你可以试下这个办法。如图二
 1、用双本振C头收ll⑤**,单本振C头收125C。将125C的高频头旋转90度,转发器参数中的极化方向改为垂直。即反极化接收。
 2、将ll⑤**接入2进2出的H端口,125C接入2进2出的V端口。2进2出的输出分别接到2个接收机。3.将ll⑤**的高低本振都设为5150,将所有垂直极化节目的转发器参数中的下行频率减600MHz,即新下行频率等于原下行频率减600MHz的得数,并将极化方式设为水平极化,水平极化节目参数保持不变。把125的转发器参数中的极化方向都改为垂直。用新的ll⑤**的转发器参数和新的125的参数分别来搜索,应该就可以找到频道了。



烧友二: 今天为一朋友安装一锅2星3机,1米5的锅,2个双本振高频头,2个功分器,3个22k。2个高频头(主收6B,偏收3S)经馈线分别连接到2个功分器,2个功分器经馈线分别进入3个22k后进入3台接收机。
出现的问题是:当3台接收机收看同一颗卫星不同极化节目正常,可是任意一机切换到另一星时,黑屏,无法收看(馈线质量没问题)。
请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该如何解决?谢谢
我的回复: 可尝试使用1个2进4出开关来解决这个问题。
 1.、把2个双本振高频头分别接入2进4出的水平和垂直端口,输出端口分别接3台接收机。下面以6B接水平,3S接垂直为例。
 2.、将6B的高低本振都设为5150,将所有垂直极化节目的转发器参数中的下行频率减600MHz,即新下行频率等于原下行频率减600MHz的得数,并将极化方式设为水平极化,水平极化节目参数保持不变。
 3.、将3S的高低本振都设为5150,将所有垂直极化节目的转发器参数中的下行频率减600MHz,即新下行频率等于原下行频率减600MHz的得数。并将所有水平极化改设为垂直极化。
 4.、接收机中13/18V开关的设置同前一例。
 5、用新的6B和3S的转发器参数来搜索即可。
  对于这个例子,要注意的是:接入水平端的双本振,搜索时的转发器参数要全部改为水平。而接入垂直端的双本振,转发器的参数要全部改为垂直。因为双本振C头并无内置13/18V电压切换开关,无论某一组转发器参数设置为水平还是垂直,双本振C头内部的水平和垂直极化都会同时工作。因此,转发器的参数分别全部改成水平或者垂直,并不会影响该卫星同时接收水平和垂直极化,这样做只是为了配合2进4出内部的13/18V电压开关来选择让接收机工作在哪个双本振的高频头上。烧友二的接法见图四。解决方法见图五。重点在于转发器的参数修改。线路连接是很简单的。

 

===============

大家知道,不管是C波段卫星信号还是Ku波段卫星信号,在高频头上都要进行变频处理,变频后输出
950-2150(MHz)范围的中频信号,由于天线聚焦在高频头馈源腔内既有水平极化的信号又有垂直极化的
信号,人们在单本振双极化高频头内设计了一个切换器,当接收机通过同轴电缆向高频头提供18V的电压
时,这个切换器就让水平极化的信号通过,然后进入后面的放大、变频电路并最终输入接收机,而当接
收机通过同轴电缆向高频头提供13V的电压时,这个切换器就让垂直极化的信号通过,这就是为什么接收
机的界面上要有一个“极化”的设计选项,这种单本振双极化高频头在某一时刻只能输出一个极化的卫
星信号。
  现在谈谈双本振单输出C波段高频头,这种高频头内就没有上面说的极化切换器了,其内部设计了两
个独立的变频电路,分别并同时对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卫星信号作变频放大处理,然后再混合在一起
通过同轴电缆输入接收机中,由于C波段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号的频率范围都在3.7-4.2(GHz)范围内
,并且这两套电路同时工作,为避免两种极化的信号经变频后有同频率或频率相差极小的两套节目进入
接收机的现象(那就乱套了),人们就把双本振单输出C波段高频头内两个本振频率一个设计为:
5150MHz,另一个设计为:5750MHz。这样就使两种极化的节目的频率“井水不犯河水”了。
水平3.7-4.2(GHz)经5150 MHz变频后成为:1450-950 MHz的信号
垂直3.7-4.2(GHz)经5750 MHz变频后成为:2050-1550 MHz的信号

 

=========

高频头本振与下行频率的关系

经常有星友问到:收某某卫星电视需要用什么高频头,为什么单本振高频头能收的频道,双本振收不到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下行频率、高频头本振及接收机三者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

目前市面上的卫星数字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多为950-2150Mhz,有些机型是950-2050Mhz,因此高频头接收的卫星信号经转换后的频率必须是在这个范围内。那高频头是如何转换的呢?很简单,就是一个减法运算,不过KU波段与C波段算法有所不同。对于KU波段是用下行频率减去本卫星电视振频率,两者之差就是转换后的频率,必须落在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之内。

例如,用PBI-1040高频头接收76.5度星的12730一组,其本振卫星电视频率为11300,输出频率为12730-11300=1430,落在了接收机工作频率950-2150的区间内,可以接受到节目。但用来接收113度星就不行了。113度星主要一组节目的下行频率是11132,那么11132-11300=-168,超出了接收机的工作范围。通常接收113度星采用双本振高频头,因为其低本振9750可以满足要求,而9750单本振高频头市面上很少见。反过来,用双本振高频头收76.5的12730一组就会出现问题,其高本振一般为10600,12730-10600=2130,有些机器收不到。

C波段与KU波段的算法正好相反,是用卫星电视高频头本振减去下行频率。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