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编程带来的快乐和烦恼(转)

来源:互联网 发布:做网站是否用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17

程序员成长阶段面临的工作就是编程而且是大量编程。这和以往自娱自乐式的编程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的编程是职业的,是和薪水以及被用户认可的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编程少了则无法深入体会到各种快乐和烦恼。

程序是程序员创造出来的产品。当然程序越多,说明程序员生产能力越强。据统计,一到三年之间,程序员一般可能要编写5万到20万行代码(包括编写后删除了的)。很多程序员都不太清楚自己从业后到底编写了多少行代码,如果真的有心统计一下,自己绝对会被吓一跳。从代码行数来说明程序的工作量还只是机械的统计方法,很多程序代码很少,但是花的时间却是很多,含金量很高。

程序员马不停蹄、加班加点编制了大量的程序,他们快乐吗?如果没有快乐,难道他们真的只是为了薪水这样不快乐的工作吗?如果有快乐,他们难道真的以乐为苦,故意喊着工作劳累以博取别人的同情吗?

以我几十年编程经历来看,编程是快乐和苦恼相互交织的一种工作,而且是一种挑战性的、超越自己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其快乐要远大于苦恼,否则,我早就弃它而去了。

编程会给程序员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有时只能是意会的,是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的。那么编程会给程序员带来什么样的快乐呢?

1、成就感

我问过很多程序员同样的话题,“编程的最大快乐是什么?”首选的回答几乎都是“成就感”。成就感意味着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做了一件非常有用的事,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做了一件别人做不了的事。程序编多了,无论是编程的结果还是编程的过程,都会产生这种感觉。尽管有的软件项目是拆分给好几个程序员,但是,就其工作性质而言还是个人劳动的范畴。程序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个人劳动。一段代码、一个函数、一个模块、一个软件都是程序员自我实现的过程。每当程序员完成这个过程后,都感到如释重负,有一种“我终于成功了”的感觉。

2、被认同感

程序员原来对程序的无知、恐惧心理,通过大量的编程逐渐地克服了。程序员的自信心也逐步强大起来,而周围的同事往往比他自己先一步看到这种的进步,从而率先对他进行认同。尤其是原来自己初来乍到,水平、能力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内心也很着急,但是同事并不当回事,对自己不温不火的。随着工作的开展,自己的能力逐渐显示,同事也开始转变对自己看法,从各个方面或明或暗地表现了对自己的认同,这种认同往往会让程序员内心涌出一种满足感。尤其当程序员的上级甚至老板表扬自己工作成果的时候,这种被认同的感觉让人有一种飞上天的感觉。甚至用户对自己的认可都会让程序员倍感高兴。

3、团队氛围

程序员在成长中,一定会和其他程序员以及项目经理打交道。每个程序员和每个项目经理由于个性、能力、经历的不同与之交往的方式和结果都会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员在这种不断的交往过程之中,增加了团队的意识,增加了软件中团队凝聚力。程序员在团队中一方面能够获得团队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作为团队一分子,也在为团队整体作出贡献。每当一个项目在千辛万苦之后完工的时候,那种团队集体相拥的开心是难以言表的,有的男女甚至因此而结缘。也有个别程序员不能处理好和其他同事的关系,那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很别扭。

4、技能熟练

在编程初期,程序员编起程序起来可以用“一步一个跟头”来形容,编程速度慢的不可想象。随着编程大量积累,程序员逐步找到编程工作流程和窍门,编程速度大大加快。到后来他们几乎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境界。原来要好几天要才能编好的程序,现在只要分分钟就摆平了。有时这种熟练程度连自己都会不敢相信的。

5、学生变老师

程序员开始的时候绝对是一个学生,干着干着学生变成了老师了,而后面进来的则当起了学生。当学生们问起自己曾经问过上一任老师的问题的时候,那种老师的优越感不由你不产生,不由你不认真去解答。有的甚至有主动教学的冲动。

6、扩大朋友圈

编程多了,自然项目就多了,项目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了,接触人多了,就会让程序员交友的机会多了,程序员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和程序员同行、软件设计师、项目经理、上级主管、公司老板、用户、合作伙伴甚至是网友都会有所接触,许多程序员因工作需要经常在用户单位进行开发和维护和用户打交道机会很多,因此,会结交上用户朋友。在IT人员稀缺年代,有些用户对看中的程序员,常常会挖墙角,项目验收后,程序员由乙方变成了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