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购买巨额的美国国债?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删除启动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6:14

    2008-09-26

    1996年,中国第一次积累起1000亿美元的外国资产,主要是以美元的方式持有。到2001年,这个数目翻了一番;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6倍,为1.8万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名列次席的是日本,外汇储备仅有中国的2/3,但它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近2倍。中国的外国资产70%是美元,另外还有一些欧元和日元。中国对美投资大多数是保守的,主要是回报率低的产品,如国债和联邦债券,因为由美国政府支撑的国债和债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保险的投资。它们的利率比公司债券低,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4-5%的年利率,已赶不上美元对人民币5-6%的贬值速度。此外也有高风险的黑石式投资。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认为的怪异现象是:一个自己的诸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国家,会让这1万亿美元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流向一个成熟富有的地方。美国人认为很奇怪的是:美国的室内大都有暖气,尤其是学校,暖气是必须有的;上海与华盛顿特区气候相仿,但它的公立中学没有暖气,冬天走进一间教室,你会看到40个孩子,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冬装,他们的呼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北京的气候更像波士顿,冬天的傍晚,成千上万的人拥挤在马路旁边,忍受着漫长的等待,奋力登上拥挤得令人绝望的公共汽车,然后在拥塞不堪的道路上度过数小时。这就是中国的大都市。在甘肃农村,我看到18个初中女孩共用一间宿舍,肩并肩地像沙丁鱼般地睡着。更好的学校、更多的公园、更完善的医疗保健、更清洁的空气和水、更畅通的城市下水道,中国都还没有,或者说还远远不够。在个人收入水平上同样如此。大工厂里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约160美元/月,耕田的收入还只有这一小部分。大多数中国人觉得他们在前进,但他们的起点非常低。那么,为什么中国还将自己的钱输送到美国?
    对于这种怪现象,经济学家会解释说,中国到目前为止有世界上最高的国民储蓄率。这听上去很令人敬佩,但如果过于极端,就表明中国经济没有跟上世界其他地方的步伐。相比较,印度的储蓄率约为25%,这表明印度人民消费了他们共同生产的东西的75%。最近,美国的储蓄率有时候为负数,这意味着它消费的东西多于它生产的东西,不足部分通过进口弥补。
   中国的储蓄率是令人惊愕的50%,在和平时期,在任何国家都可能没有这样的先例。这并不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储蓄其所得的一半--尽管中国的个人储蓄率也很高,大部分中国国民收入是以几乎看不见的方式被'储藏'起来的,以外币的形式保存在国家手中。不过,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此之快,虽然消费水平受到限制,但大多数人依然感到一年富过一年。
    说中国高储蓄率只是描述了这种情形,而未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将如此多的财富输送到美国,将廉价的资金提供给美国私房房主?为什么在美元对人民币不断贬值下,中国还持有如此多的美元?追踪美元的历程,从美国消费者手里到中国的工厂,再以国债拍卖形式流回美国,这种情形就很容易得到解答。

    假如你花30美元在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店CVS购买一支欧乐-B电动牙刷,除去销售商CVS和欧乐-B公司拿走的利润,最终有3美元(小商品的平均利润)流到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因此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收入。但中国制造商不能直接使用美元,它需要人民币支付工人工资、从其他厂家购买原料以及纳税,因此它必须将美元拿到当地商业银行,比如说深圳发展银行,在证明是通过真正的贸易而非投资流入后,兑换成人民币。
    在其他主要国家,像深圳发展银行这样同类的商业银行有权决定如何处置它们吸纳进来的这些美元,或将之兑换为欧元或日元,或将之直接投资到美国,或发放美元贷款,总之选择它们认为回报最高的项目进行投资。但中国的银行无权做这些,它们必须按照官方的汇率,将大部分或所有收进来的美元上缴中国人民银行。
    随着每天数以万计的交易,美元在中国人民银行疯了般地累聚,准确地说,每天增加10亿多美元,其增长速度甚至比美国显示的贸易逆差要快得多,因为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也用美元支付。
    中国人民银行要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它只有一个选择:将美元上缴给国家外汇管理局。然后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美元投放何处以获得最好收益:一些进入美国股票市场,一些转换为欧元,绝大多数购买了美国国债。这样,美元重新流回美国,被注入到美国的货币供应中,再次用于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
    普通中国人在任一环节上都不能决定将这许多钱送到美国,事实上,这些钱的大多数在任一环节上都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通过这种方式维持汇率稳定,保持中国出口的旺盛,使工厂处于繁忙状态。在中国政府眼里,这是保持中国史无前例的增长之路的必要手段。但随着国内储蓄的增多,麻烦问题是中国总体消费占其所得是如此之少,尽管部分中国富豪消费甚巨。
    这是中国制造的交易。政府控制了大部分在美国的账面财富,作为交换,政府不断创造新的工厂职位,为乡村的穷人制造机会,缓解中国的社会张力。尽管中国老百姓还没有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但他们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他们避免了潜在的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避免这个国家数十年累聚的增长成果毁于一旦。

    在全球经济循环当中,中国越来越像世界工厂,美国越来越像超级市场。中国出口的商品,以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国有大量消费需求,本国又很少生产,人民币在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在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塞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也是购买美国国债最多的是中国。中国因为保持着贸易顺差,只用赚取的外汇购买美元资产,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国债,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样,美国以要求人民币升值为谈判筹码,实现了绑架中国外汇资产的一个战略意图。

    改革开放二十年,国家积累了天文数字的外汇,而老百姓却依然还有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的。国家手里的外汇不是纸,是老百姓的血汗,我们的老百姓用血汗为国家积累了巨额外汇,使国家富了,而老百姓依然不富。启动内需,必须要做的是让老百姓富起来。让这一万亿变成老百姓可以支配的收入。国家有钱了,于是有关决策者就认为我们可以大花钱,向海外投资,购买我们不需要的资产,有关决策者没有问计于民,但是形而上学,照搬西方经济理论,拍脑袋决定下来。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形成一个悖论: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中国资本输出路线图:居民把钱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用部分存款购买央行票据,央行则用这些钱买美国国债。中国高储蓄率、高额外贸增长,在持续补贴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的福利。中国的GDP增长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就会产生一大笔的外汇进项,这个问题在德国和日本崛起的时候也存在,只不过德国采用了换取美国的黄金储备,日本采用了购买美国的固定资产的方式来消化外汇,而中国的外汇储备缺乏统一的使用战略,唯一一次大手笔却是朱镕基总理动用外汇为几大国有银行的呆坏账买单。

    黑石集团创始人和总裁史蒂芬·施瓦兹曼,在07年6月从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中,赚得数以亿计美元。在美国,施瓦兹曼为人所知的罪恶是贪婪;在中国,他的嫌疑是诈取普通中国人来之不易的现金。07年6月,尚在筹备阶段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入30亿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入股美国最著名的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团,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而中投购买的黑石股份,全部都是“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锁定期为4年。中国对黑石的投资,被美国媒体称赞为“精明老到”,然而,10个月后,它看上去就不那么精明了,至少从财政上来说如此。中国对黑石的控股,从账面上亏损了15亿美元。2007年9月10日,黑石集团和中国蓝星集团正式签约,黑石集团出资6亿美元购入蓝星20%的股权。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是由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黑石集团在中国驻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为前发改委外资司综合处处长付山先生,付山之前还曾在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务院经贸办和国务院生产办等部委任职。黑石大中华区总裁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正是梁锦松和付山促成了这笔一个国家政府部门对一个国外私募的投资。另外,施瓦兹曼是共和党的一个主要募捐人,2007年,布什总统参加了共和党在施瓦兹曼位于曼哈顿的寓所里举行的筹款聚会。在耶鲁大学比布什低一级的施瓦兹曼和布什一样是骷髅会的成员。有人怀疑,这是否意味着从中国人民那里拿钱并将之捐赠给总统亲信?
    黑石案对中美关系具有潜在的深刻影响。中国老百姓补贴的不仅仅是黑石公司,而是美国的每一个人。30年的开放,中国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水准虽然得到提高,作为“世界的工厂”,中国企业赚了钱,政府也累积了大量美元外汇。但更多地是促进了美国人生活水准的上升,这就是巨额贸易盈余1.8万亿美元,每天增加约10亿美元,中国政府将其中大部分投资购买了巨额的美国国债,对美国目前因为伊拉克战争与次贷风暴造成的预算赤字和金融危机提供了关键性的稳定作用。事实上,在过去的10年里,富裕美国的每个人从较穷中国的某些人那里借得4000美元。没有中国每天的10亿美金,美国难以保持其经济稳定或维持美元不倒。

              

    美国财政在2000年度还有2500亿美元的盈余,布什总统上台后,穷兵黩武,每年都留下数千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巨额亏空只得靠滥发国债弥补。与此同时,美国的外贸逆差,07年达到7636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记录。美国人寅吃卯粮,出多进少,使美元的海外拥有者顾虑重重。
    欧元诞生之后,欧洲国家纷纷减少美元资产,欧盟拥有的美元储备,从六千多亿美元减少到二千多亿美元。欧盟抛售美元资产,造成美元汇率快速下跌。从2000年到2004年,不过4年时间,美元相对于欧元就下跌了62.1%,极大地损害了美元信誉。
    中国拥有的1.8万亿外汇储备,对美元保持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中国也像欧盟那样抛售美元,大举抛售美国国债,美元的全球主宰地位必将动摇。
    美国必须采取金融手段,将逐渐强势的人民币和逐渐弱势的美元捆绑在一起,来力保美元霸权。而逼迫人民币升值,正是美国实施这种战略的重点所在。

    在世界金融格局中,中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增加财富,美国正以空前的速度积累巨额债务。这种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非常相像。
    当年,日本靠仿制西方产品起家,然后讯速降低生产成本,并反过来挤占欧美消费市场。滚滚流进日本的美元财富,让日元的身价开始看涨。
    美国人削弱日元的办法,就是促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制造金融动荡,既卷走日本的财富,又可以将日本降为美国的附庸。
    促使日元大幅升值的“广场协议”签订后,不明所以的日本民众,也曾陶醉在日元资产升值的欢乐之中,甚至做起“日本可以说不”的好梦。但是,美国策划的一场金融绞杀战已经上演,随后,开始了日本“停滞的十年”。
    人们很容易把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停滞归因于日元升值,却很少人提到:席卷日本列岛的证券先暴涨后暴跌的那场风暴,让人们认识到,美元才是全球的货币霸主。此后,日元不论如何升值,都很难威胁到美元的这种地位。
    如果将相似的历史场景联系起来,人们就不难看出,美国削弱人民币的办法,与当年打击日元的办法如出一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高级手段。

                        

    美国说人民币币值低估。说我们的产品是低价倾销。事实上,是我们的资源和劳动力价值严重低估。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大搞两头在外,加工贸易,实现国际低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我们用亿万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支持了美国人享受了前所未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我们来说,人民币没有低估,低估的是我们的劳动力价值,我们的工人工资太低了,低到一年的工资只相当于美国的同样工人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的工资;我们的资源价值严重低估了,我们出口国外的稀土材料,只相当人家砂石的价格。我们出口同样质量的纺织品,十件上百件不抵人家一件。可是美国人为什么为不说这些,偏偏说我们的币值低估了呢?过去不说,现在为什么迫不急待地说呢?这是因为,不说劳动力和资源低估,符合美国资本利益。国内外资企业,有哪家不是为美国资本家打工,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要求中国提高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源价格,受损失最大的是美国资本家,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国内不会答应,特别是在中国有巨额投资的集团。而说人民币值低估,并把它当作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罪魁祸手,符合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特别是美国工人阶段和对华没有投资的企业。事实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种说法,本质是一样的。而过去不说,现在却急切地说,是因为,中国工人的工资开始上涨了,中国的资源已经差不多已经面临枯竭;简单地说,就是穷小子的油水快榨干了,而世界上还有更多象中国这样急切地等待美国投资的发展中国家比如我们的南邻印度、越南等。那里的穷小子有更多的油水,那里更需要本是一张纸的美元。

   现在美国说出来了,是因为中国不想出卖亿万人民的血汗和越来越宝贵的资源,而是想和美国一样制造高科技产品,象美国一样要出海购买资源了。中国人穷,但是国家却“富的流油”,手里把持巨额美元,就象当年的日本人一样出手就是几十亿美元,与日本人不同的是购买的都是与美国有利益冲突的公司或是资源。中国人要出手花美元,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国人跳出来说,人民币值低估,反过来,就是说,美元要跌了,而且是要快跌,美元要加速贬值了。这里有美国的阴谋,就是让中国多更的花钱,买来的东西却少得的可怜。事实上,美国人更寄希望中国购买美国的股票,他们先把股市泡沫吹大,再让中国来买。你来买泡沫吧,这样服从美国意愿让美元外流,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到美国炒股替美国托市,最终上千亿的美元,一夜之间让你化为乌有。想买美国要紧的高科技和资源,对不起,不卖。

    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的巨额人民币国债,用来购买日益大幅贬值的美圆,根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全部作为正在筹备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进行外汇投资管理,以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最终是用来投资美国的、注定要血本无归的资本市场!

  持有美元资产面临资产跌价及美元贬值的双重风险,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集中持有美元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就会暴露无遗,这也是市场对我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安全性产生质疑的原因。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代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屡屡失手。如果再以外汇储备的购买力衡量,与保值、增值的目标也相背离。

                

                                        2006年2月数据
  单从外汇收支平衡来讲,持有的外汇储备只要能有效覆盖中长期外债即可,不至于引发偿债危机。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3月底,我国外债余额为3925.89亿美元,较年初增加189.71亿美元。即便是保守计算,我国外汇储备对外债的覆盖率也高达400%以上,明显有过多之嫌。
  在世界经济未彻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之前,过高的外汇储备只能是被动接受美元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哪怕是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一样拥有AAA的评级,依然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更且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还是建立在人民币币值被不合理低估及要素价格被极度扭曲的基础之上,外汇储备本身就具有“虚胖”的特征。

   美国2007年以来爆发的次贷风暴和随后衍生的信用危机,使美国整个金融产业的总市值从2007年10月9日的3.89兆美元,已降到2008年9月12日的2.55兆美元,不到一年的时间,足足蒸发掉1.34兆美元之多 (降幅34.5%);同期金融业占所有产业市值比率也从20.4% 缩水成16.9% (2008/09/15 纽约时报)!更有甚者,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无不遭到池鱼之殃;唇亡齿寒的连锁反应,造成惨重的损失。全球股市亦因之承受剧烈震荡,一片愁云惨雾,股民哀鸿遍野。

    在我国拥有巨额以美元计资产的外汇储备情况下,我国的投资方向似乎已被美元“绑架”。08年7月份,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1237.2亿美元,7月实现贸易顺差则为252.8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显示,截至08年7月,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187亿美元,较6月份大幅增持149亿美元。当下的局面,是所有以美元计价的投资产品都存在贬值风险,或者已经踏上贬值之路,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