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扩展开发

来源:互联网 发布:嵌入式linux工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6:05
转载请保留本行原始出处声明信息 : http://www.zeali.net/entry/567 MaDe1nZEAL
标签 ( 开发/理论 ): firefox , 浏览器 , xul

最近玩了一把Firefox的扩展开发,感觉不错。倒腾出来一个ChinaStock,有兴趣的可以瞧瞧(现在还被放在Sandbox里面,必须登录才能下载安装;同时因为被放在sandbox里面,暂时还不能被自动更新版本)。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直接在本站下载安装。

扩展开发中用得着的扩展(有点拗口):

Extension Developer's Extension  (xpi download / install address) 快速将扩展目录打包成xpi文件,在不重启Firefox的情况下重新载入所有扩展以及其他实用小功能。必备!如果不使用该扩展快速重载扩展的话,每次修改代码之后都必须从Firefox的菜单栏选择“退出”关闭Firefox再打开才有99%的几率保证该Chrome内容是最新修改后的,那叫一个痛苦。即使设置参数 nglayout.debug.disable_xul_cache = true ,也只是减少了修改窗口或对话框之后的重启而已。

Chrome List + Extension Manager Extended 学习其他人写的扩展总是最快入门的方法。 Chrome List 提供了扩展浏览功能,可以查看扩展安装之后存在的问题和jar包里面的源代码;Extension Manager Extended 则扩展了Firefox的扩展软件列表功能,直接显示每个扩展的ID,通过右键可以直接打开扩展存放的目录,再不需要去资源管理器找深埋在 Application Data/Mozilla/Firefox/Profiles/!@#$%^.default/extensions 里的jar包,也不需要去猜测使用UUID作为ID的扩展到底对应在哪个子目录了。

DebugLogger + Console2 DebugLogger 是 dump() 的优化版本。可以按照每个项目分别查看各自的dump信息。像 Firebug 这样的大师级扩展属于开发必备不需多讲,这个 DebugLogger 相较而言属于轻量级并且原始的调试辅助工具。配合它,至少不需要再用alert来简单粗暴了。 Console2 则是错误控制台的加强版,实现了 Firefox 3 错误控制台的一些特性。

现有HTML代码的利用:

虽然并不被鼓励,但对于更熟悉HTML语法的开发者来说, 最快捷编写扩展界面的方法是在 XUL 中引入 HTML 命名空间(为根标签增加属性 xmlns:html="http://www.w3.org/1999/xhtml"),然后给所有使用到的HTML标签添加 html: 前缀(比如 <div>...</div> 应该写成 <html:div>...</html:div>)即可。当然,因为 XUL 是基于 XML 的语言,所以所有的标签属性都应该是小写格式,并且空tag必须进行关闭。

相应的,由于上述定义方式下HTML 元素标签定义不在主命名空间内,当进行 DOM 操作的 js 代码在创建 HTML 元素的时候,也不能直接使用 createElement ,而必须使用 createElementNS 。比如 document.createElementNS("http://www.w3.org/1999/xhtml","html:div");

关于扩展ID:

每个扩展软件都必须有个唯一的标识ID,建议是使用UUID,也可以使用形如 extensionname@my.domain(必须有@符号但不必是真实的域名) 的字符串。生成UUID的方法很多:windows下可以安装微软自己提供的GUID Generator,*nix 下直接敲命令 uuidgen ,或者访问这里在线生成一个。个人觉得虽然UUID不会造成ID冲突,但 @ 形式的可读性更强一些,否则不靠前面提到的扩展帮忙要把ID跟功能对应起来还真是件费力的事情。 

扩展描述的本地化:

在 Firefox 扩展管理器中,每个扩展的名字下面都有一段简短的描述(description),这段描述来自扩展根目录下的 install.rdf 文件。将这段描述进行本地化处理的方法是在扩展目录下创建子目录 defaults/preferences ,在子目录下新建一个 js 文件 myextname.js ,包含以下内容:

pref("extensions.ReplaceWithExtensionIDHere.description", "chrome://myextname/locale/myextname.properties");

同时在 locale 语言包文件 myextname.properties 中添加一行:

extensions.ReplaceWithExtensionIDHere.description = 经过本地化的描述内容

扩展的打包发布:

如果使用 Extension Developer's Extension 提供的extension builder 进行打包,它会在build的过程中自动将chrome.manifest中的目录配置替换成jar:chrome的形式,而不需要自己来回切换不同的chrome.manifest配置。当然前提是你的扩展工作目录按照约定的结构进行组织。如果你没有把content / skin / locale 目录放在工作根目录而是放在了 chrome 子目录下的话,打包之后xpi文件会同时包含jar文件和chrome整个目录。生成xpi文件之后,到 Firefox Add-ons 的开发者工具界面进行注册/登录/上传即可。

如果代码实际是兼容Firefox的最新版本的,只是因为在install.rdf里面的em:maxVersion设置了过老的版本号而导致你发布在AMO上的扩展被认为不兼容而无法下载的话,可以登录AMO后进入开发者工具管理界面,选择相应的扩展,点击版本历史列出的版本号链接进去,就可以快速修改该版本xpi的兼容版本范围(找这个修改的地方找了N久,OrZ)。

参考文档:
  • 在决定开始开发Firefox扩展之前,先看看如何 Setting up extens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
  • 按照 Getting started with extension development 的步骤,很快可以写出自己的第一个扩展。当然,这也只是程序员都知道的 Hello world 而已
  • 也可以看看中文版本的 使用 XUL 实现浏览器扩展 1 , 2 ,如果对XUL本身还有疑惑,应该看看该文最后的参考链接
  • 要进行完整的语言本地化处理,可以参考Firefox 扩展中文化实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