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安装oracle错误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scrivener 中文版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16

一、        版本问题

Linux系统中安装oralce的过程中,如果Linux发行版本不是oracle的推荐版本,可能会报如下错误,导致runInstaller无法完成:

Checking operating system version: must be redhat-3, SuSE-9, redhat-4, UnitedLinux-1.0, asianux-1 or asianux-2
Failed <<<<

遇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解决

1、修改Linux的发行标记

如在redhat-5上安装oracle的时候,需要将文件 '/etc/redhat-release'的内容由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 (Tikanga)

修改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4 (Tikanga)

2runInstaller的时候加上-ignoreSysPreReqs参数,如:

./runInstaller -ignoreSysPreReqs

不过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这可能会错过对操作系统内核参数以及oracle必需的包的检测。

 

二、        telnet远程连接linux使用 Vi编辑出现乱码的处理方法

打开/etc/sysconfig/i18n 
原文件内容为:

LANG="zh_CN.UTF-8"

更改为:

LANG="zh_CN.GBK"

三、        执行runInstaller时,安装程序显示有问题

◎原因:oraclelocale环境有问题

解决方案:清空/etc/sysconfig/i18n 的内容,重新打开一个终端,以oracle用户执行locale命令,显示如下内容说明语言环境正确,如果这些值不为“posix”,说明locale环境可能有问题,回出现connot conver string …的错误,虽然可以安装,但是安装程序的显示不正常。

四、        内核参数(不要漏了后面四个)

要修改的内核参数:

kernel.shmall = 268435456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rmem_max = 26214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很多文档没有提到后面4个参数,oracle安装时,进行环境检查时会报错,并且安装不成功。

五、        安装软raid(必须写配置文件/etc/mdadm.conf

mdadm创建在/dev/md0上创建一个由sdbsdcsdd3块盘组成(另外1块盘sde为热备)RAID5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raid5 --raid-devices=3 /dev/sdb /dev/sdc /dev/sdd --spare-devices=1 /dev/sde

每个mdadm的选项都有一个缩写的形式,例如,上面我们创建RAID 5命令可以使用下列的缩写形式:


# mdadm -Cv /dev/md0 -l5 -n3 /dev/sdb /dev/sdc /dev/sdd -x1 /dev/sde

查看RAID状态,每十秒查看一次

# watch -n 10 'cat /proc/mdstat'

接下来为阵列创建文件系统

# mkfs.ext3 /dev/md0

挂载,并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挂载信息

mount /dev/md0 /mnt/md0

配置开机时自动挂载raid,(此步千万不要漏,否则reboot时会进入只读模式,报mount时找不到/dev/md0设备,此时只有进入救援模式注视掉/etc/fstab文件中相应的行才可以)

   cp /ur/share/doc/mdadm…./mdadm.conf /etc/mdadm.conf (拷贝一个样例)

   echo DEVICE /etc/sd[b,c,d,e]>>/etc/mdadm.conf

   mdadm –DS>>/etc/mdadm.conf

 

六、        磁盘空间不足

◎现象:ftp put时的错误:

150 Ok to send data.

> Netout :对方将连接复位

451 Failure writing to local file.

◎原因:磁盘空间不足

解决方案:增加磁盘空间

七、        Dns设置不当引起的错误(telnet出错)

◎现象:telnet 错误:getnameinfo: localhost: Success  Temporary failure in name resolution: Illegal seek

◎原因:怀疑安全设置中需要DNS回访导致的。

解决方案

同样的配置方式,原在虚拟机上没出现同样的问题。后经排查,原来与我在虚拟机上设置的网络配置有关,也与系统NIS服务配置文件有关。解决方法有三个:

1、提供正确的DNS服务器

正是因为我把虚拟机的网卡设置为Bridged模式,该网卡通过DHCP获取了正确的DNS服务器:

 

引用

# cat /etc/resolv.conf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

nameserver 218.85.157.99

nameserver 202.101.110.55

 

如果您也配置了正确的DNS服务器的话,那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报错信息了。

 

2、设定指定的客户主机和IP

出现该错误,可以说也是一种安全限制吧。使用telnet访问服务端的客户端需要在服务器上有主机名和IP对应信息。既然这样,如果你没有配置DNS服务器,那只要把要访问telnet的客户端的IP和主机名加到/etc/hosts文件中,例如:

 

引用

# cat /etc/hosts

192.168.48.1 test

 

这样,该客户端IP192.168.48.1的机器就可以通过telnet访问服务器了。

 

3、修改NIS设定文件

若有大量的客户端需要访问服务器,第二种方法就很麻烦了。这时,只要修改/etc/nsswitch.conf文件,找:

 

引用

#hosts:     db files nisplus nis dns

hosts:       files dns

 

修改为:

 

引用

#hosts:     db files nisplus nis dns

hosts:       files

 

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处理后就连接到LINUX了!是的,我的网卡设置上是没有DNS的,直接只设了IP地址、子掩码与网关。因为我并没有连到外网,所以不用设DNS,也没有DNS,呵呵

 

 

保存后,就再也不会出现开头的错误了。

注意,该修改会导致在/etc/resolv.conf中设置的DNS失效。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其中一个方法。

八、        如何进入救援模式

1.光盘启动

2.F5

3.linux rescue

4.cd  /mnt/sysimage         ---原系统/目录的挂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