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um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哪里有免费的建模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0:48

125
10 20 50
100
flag

125解决掉(123456789)

 

元素的组合方式有两种:

a b c (a,b,c)分隔符

1 2 4 (7)枚举的组合

 

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枚举转换集合,flagAttribute的意义

 

http://blog.csdn.net/cxzhq2002/archive/2010/05/10/5575980.aspx

 

enum的组合用法,可解决用少量的枚举值解决大量的枚举值的作用。采用位域方式计算。

C#在使用时有些小的技巧:

 

位域通常用于由可组合出现的元素组成的列表,而枚举常数通常用于由互相排斥的元素组成的列表。因此,位域设计为通过按位“或”运算组合来生成未命名的值,而枚举常数则不是。语言在对位域的使用和对枚举常数的使用上不同。

FlagsAttribute 的属性

AttributeUsageAttribute 应用于此类,其 Inherited 属性指定 false。此属性只能应用于枚举。

用于 FlagsAttribute 和 Enum 的准则

  • 只有要对数值执行按位运算(AND、OR、XOR)时才对枚举使用 FlagsAttribute 自定义属性。

  • 用 2 的幂(即 1、2、4、8 等)定义枚举常量。这意味着组合的枚举常量中的各个标志都不重叠。

  • 请考虑为常用标志组合创建一个枚举常量。例如,如果用于文件 I/O 操作的枚举包含枚举常量 Read = 1Write = 2,请考虑创建枚举常量 ReadWrite = Read OR Write,该常量组合了 ReadWrite 标志。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将用于组合标志的按位 OR 运算视为一种高级概念,在简单任务中不需要执行此操作。

  • 将负数定义为标志枚举常量时应谨慎,因为很多标志位置都可能设置为 1,这可能使您的代码产生混淆并易于发生代码错误。

  • 测试数值中是否已设置标志的一种简便方法为:在数值和标志枚举常量之间执行按位“与”操作,这种方法会将数值中与标志不对应的所有位都设置为零,然后测试该操作的结果是否等于该标志枚举常量。

  • None 用作值为零的标志枚举常量的名称。在按位 AND 运算中,不能使用 None 枚举常量测试标志,因为所得的结果始终为零。但是,您可以在数值与 None 枚举常量之间执行逻辑(不是按位)比较,以确定数值中是否已设置任何位。

    如果创建的是值枚举而不是标志枚举,创建 None 枚举常量仍十分有用。原因是在默认情况下,公共语言运行库会将用于枚举的内存初始化为零。因此,如果不定义值为零的常量,则枚举在创建时将包含非法值。

    如果明显存在应用程序需要表示的默认情况,请考虑使用值为零的枚举常量表示默认值。如果不存在默认情况,请考虑使用值为零的枚举常量(这意味着该情况不由任何其他枚举常量表示)。

  • 不要仅为了反映枚举自身的状态而定义枚举值。例如,不要定义仅用于标记枚举末尾的枚举常量。如果需要确定枚举的最后一个值,请显式检查该值。此外,如果枚举常量范围中的所有值都有效,还可以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枚举常量执行范围检查。

  • 不要指定保留供将来使用的枚举常量。

  • 在定义采用枚举常量作为值的方法或属性时,应考虑对该值进行验证。原因是即使没有在枚举中定义某个数值,也可以将该数值强制转换为枚举类型。

 

 

========================

以下转,没细看

 

 

 

枚举(Enum)使用总结

    在实际问题中,有些变量的取值被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例如,一个星期内只有七天,一年只有十二个月,性别只有男跟女等等。如果把这些量说明为整型、字符型或其它类型显然是不妥当的。为此,C#提供了一种称为“枚举”的类型。在“枚举”类型的定义中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取值,被说明为该“枚举”类型的变量取值不能超过定义的范围。应该说明的是,枚举类型是一种基本数据类型,而不是一种构造类型,因为它不能再分解为任何基本类型。

1、定义枚举

    定义枚举很简单,直接使用enum关键字声明即可,例如定义性别的枚举,性别只有男和女

public enum Sex
{
= 0,//’0‘是’女‘对应的内部表示,也可以说是女的Value,’女‘是外部表示,也可以说是Name
= 1,
}

2.使用枚举

代码
1 public void UseEnum()
2 {
3 //获取枚举对应的值
4   int enumValue = (int)Sex.男;//enumValue的值则为 1
5
6 //获取枚举的名称
7   string enumText = Sex.男.ToString();//enumText的值则为 男
8
9 //将int类型值转换为对应的枚举
10   int intValue = 1;//int值
11   Sex sex = (Sex)intValue;//sex则为对应男的枚举
12
13 //将名称转换为对应的枚举
14   string strValue = "";
15 sex = (Sex)Enum.Parse(typeof(Sex), strValue);//sex则为对应男的枚举
16
17 //判断int值或名称是否在枚举定义项类
18   if (Enum.IsDefined(typeof(Sex), intValue))//第二个参数也可以传入strValue
19   {
20 //
21   }
22
23 //switch来判断sex (小技巧:先输入switch 再加两个Tab键 ,然后再switch()
24 //里面输入枚举,再回车键,代码段就会自动的将枚举所有项加上case)
25   switch (sex)
26 {
27 case Sex.女:
28 break;
29 case Sex.男:
30 break;
31 default:
32 break;
33 }
34 //........................
35   }

3.通常我们在数据库中,很多的一些状态、类型、性别等等字段保存的是数字,但我们在开发时需要判断这些状态时,直接使用 if(UserInfo.Sex==0)这种方式来判断,显然不太好,如果状态多时,自己都难分辨哪个数字代表什么状态。并且代码也不可观,我们在写代码时应该尽量少写硬代码。如果使用枚举定义,数据库存储的枚举对应的值,而在写代码时使用枚举的名称,这样一看代码就知道数据库储值的是什么状态。非常清楚明了。

4.UI层显示枚举的名称。如果数据库存储的是枚举的值(为数字),而在UI上当然不能已数字的方式显示,应该显示对应的枚举名称。例如在一个用户信息列表中需要绑定用户性别(枚举为上述的Sex),那该如何显示枚举的名称呢?一下提供多种方式

  3.1:GridView控件绑定数据源为例,可以添加一列模板项,通过值获取枚举名称

代码
1 <asp:TemplateField HeaderText="性别">
2 <ItemTemplate>
3 <%#(枚举所在命名空间.Sex)Convert.ToInt32(Eval("Sex"))%>
4 </ItemTemplate>
5</asp:TemplateField>

  3.2:  通过Enum对象获取名称

代码
1 <asp:TemplateField HeaderText="性别">
2 <ItemTemplate>
3 <%#Enum.GetName(typeof(枚举所在命名空间.Sex), Convert.ToInt32(Eval("Sex")))%>
4 </ItemTemplate>
5 </asp:TemplateField>

       还有很多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5.枚举的‘高级用法’组合运用:例如一个界面里有:增、删、查、改等操作,但对应不同用户就有不同操作权限。例如A用户只能增、删,而B用户只能查、改等等。如果在权限表中某一个字段类型指定用户的操作权限时,问题就出来了。来看看一下3种解决方式:

  1.每个操作权限一条数据,缺点:每次更改权限时,避免不了删除和新增,并且数据量庞大,如果一个用户有一千权限就代表有一千条数据,那这张表的数据就不敢想象了。

  2.一个字段存储所有的操作权限,每个操作权限使用 某个指定的符号作为分隔符,这种方式叫简单、方便。

  3.就是使用我们的枚举组合,在一个字段存储所有的操作权限,但值只为一个数,不像方式2使用分隔符分开。

当然,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如何使用枚举组合来代表多个操作权限。

  5.1:定义一个操作权限枚举:

 

[Flags]//必须打上一个标记,打上这个标记系统才能识别这个枚举可使用组合方式
public enum Role
{
    未分配=0,
删除数据
= 1,
修改数据
= 2,
新增数据
= 4,
查看数据
= 8,
}

  5.2:如果用户有删除、修改的权限在枚举定义中只有1和2的枚举,那怎么将这两个枚举值组合成一个枚举值存储到数据库呢?很简单,看一下代码:

 

 

int allRole = ((int)Role.删除数据) + ((int)Role.修改数据);
//这时allRole的值为3 (两个枚举对应值相加:1+2=3),这时直接将allRole值存储到数据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就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某个操作权限,先从数据库中取出权限值,以上述,allRole则为数据库中取出的值,为3,接下来我们通过位算符来判断:

 

代码
Role myAllRole = (Role)allRole;//将int值强制转换为枚举
//此时,myAllRole的名称为 ‘ 删除数据, 修改数据 ’ ,值为3
//判断是否有删除权限
if ((myAllRole & Role.删除数据) == Role.删除数据)
{
//
}

 

注意此处使用了 位算符& 方式来获取判断,关于位算符的使用在此就不讲了。组合运用大概就是这样。必须注意的地方就是枚举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Role枚举的定义值的规律,0到1,1到2,2到4,4到8,8到16......当前的值为上个值的2次方,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呢?是因为任何的组合都可以在枚举范围中某几个值的总和,例如组合值为15,那15就等于枚举定义范围里的定义值为1、2、4、8相加,15=1+2+4+8。只有按规律定义值,就可以组合成任意数。

组合必须注意的几点:

1.枚举定义时,必须打上[Flags]标记,系统才会根据这个标记来决定这个枚举是否可组合使用

2.定义枚举的值必须按以上所说的规律定义,例如:0、1、2、4、8、16、32.......也可以使用3次方的方式,例如:0、3、6、12、24..........

 

6.使用优点总结

  1.规则性:例如数据库某个字段的值只在1、2、3、4,例如状态,当我们在录入数据时,我们可以从枚举中取值,这样避免了这个字段出现其它值,同时也使代码更容易理解,因为在取值时,我们是拿枚举定义的名称,名称是我们自定义的易理解的中文或英文。

  2.易解性:就是上述所说的,枚举名称是用中文和英文来定义,在使用时,则拿枚举的名称,这样一看代码就知道。而不会在代码中写1、2、3、4这样的数字,也许过段时间自己写的都忘了了1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了,更何况日后他人的维护呢。

还有很多优点。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用好枚举,上述某些地方讲述的不够清楚,如有需要进步的了解的朋友可以加我Q,大家一起互相学习。QQ:554044818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