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单井号与双井号的使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聂子佩 知乎回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2:44
C/C++中单井号与双井号的使用作者:delnabla 日期:2009-12-24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在宏定义中经常会用到#和##单井号(#)把传递过来的参数当成字符串进行替代如下示例: 程序代码#define display(name) printf(""#name"")int main() { display(name);} 输出:name双井号(##)称为连接符在带参数的宏定义中将两个子串(token)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子串。但它不可以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子串。所谓的子串(token)就是指编译器能够识别的最小语法单元。具体的定义在参考编译原理。下面是MSDN上的一个例子。假设程序中已经定义了这样一个带参数的宏: 程序代码#define paster( n ) printf( "token" #n " = %d", token##n )//同时又定义了一个整形变量:int token9 = 9;现在在主程序中以下面的方式调用这个宏:paster( 9 );那么在编译时,上面的这句话被扩展为:printf( "token" "9" " = %d", token9 );注意到在这个例子中,paster(9);中的这个”9”被原封不动的当成了一个字符串,与”token”连接在了一起,从而成为了token9。而#n也被”9”所替代。可想而知,上面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在屏幕上打印出token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