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成都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引领中西部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下iperf使用方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6 19:53

关注 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昨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成都市教育局(微博)副局长刘智慧在会上对《成都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解读。

 

 

  《纲要》提出,2015年,成都率先在中西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率先在中西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教育强市,使成都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达到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

  在具体的指标上,《纲要》提出,到2020年,3~5岁幼儿在园人数达到22.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107.6万人,巩固率99%;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29.8万人,其中职业教育在校生14.9万人,毛入学率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率7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年提高到12年。

  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成都城市精神教育首入《纲要》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理念,富有诗意栖居心灵和田园生活情趣的现代公民

  围绕《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成都市确定了发展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被放在了发展任务的首位。

  思想道德方面,《纲要》提出加强公民教育,“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成都城市精神教育首次被纳入了《教育纲要》,并明确提出要培养“富有诗意栖居心灵和田园生活情趣的现代公民”。创新实践方面,《纲要》提出建立优异学生脱颖而出的教学机制,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纲要》还提出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求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经常性地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并向学生免费开放。

  成都商报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培养合格的公民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在中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程。成都一位中学副校长说,其实,公民教育已渗透进了中小学课程教育之中,只是常常成为了政治课或德育活动的附属,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另一位校长认为,学校经常举办社区服务和责任诚信等专题活动应归于公民教育范畴。校长们的意见显示出成都各中小学已或多或少打下了开展公民教育课程的基础,但对什么是公民教育,各方的理解并不统一。

  而这次出台的《纲要》对“公民教育”下了定义,成都市中小学今后开展公民教育将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理念,富有诗意栖居心灵和田园生活情趣的现代公民。

  学前教育

  公益性幼儿园占总数一半以上

  学前教育经费将列入财政预算

  每个乡镇(街道)将至少有一所公益性幼儿园,公益性幼儿园数将占到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

  成都市将按照公益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幼儿园均达到规定的办园标准。每个乡镇(街道)将至少有一所公益性幼儿园,公益性幼儿园数将占到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同时,成都市也将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的普惠性服务。

  城市将加强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农村则以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发展村级幼儿园,支持农村村级幼儿教育活动室建设。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将被逐步完善,留守儿童入园问题也将得到切实解决。

  根据《纲要》,学前教育经费将被列入市、区(市)县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也将向学前教育倾斜,制定公益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纲要》称,2020年,成都市3-5岁在园幼儿人数将达到22.7万人。而2009年,成都市3-5岁在园幼儿人数为17万人。这意味着,在10年间,成都市在园幼儿人数将增加5.7万人。根据成都市教育局此前公布的《成都市城区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全日制幼儿园以3~12个班为宜,一般不宜超过15个。若按每个幼儿园容纳15个班,每班最多30人来计算,增加5.7万幼儿,就需要增加上百所幼儿园。

  这些幼儿园从哪来?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智慧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个阶段“要分两条腿走路”。在城市,主要是加强公建幼儿园配套的建设,对一定区域、一定面积的新建小区,将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移交。在农村,则加大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并让这些幼儿园担负起领办带动村一级幼儿园的重任。

  此外,关于幼儿园的师资问题,成都市目前正在通过培养、培训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去年,成都市就宣布将用三年时间对全市所有幼儿教师,不分公办民办,不论城乡,免费进行一轮培训。刘智慧当时也透露,成都市将争取于今年秋季开始在成都大学(微博)招收幼儿专业免费师范生。

  义务教育

  建立均衡化的资源配置标准

  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成都市将建立均衡化的配置标准,实现城乡学校建设、装备、师资配置、生均经费和教师收入的标准统一

  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将得到合理规划,以方便学生按居住地就近入学。

  在资源配置方面,成都市将建立均衡化的配置标准,实现城乡学校建设、装备、师资配置、生均经费和教师收入的标准统一,并在政策、经费、装备、项目等方面,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市)县的支持力度。

  同时,为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成都市还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督促其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为减轻学生负担,要做到科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为确保实现目标,成都将建立市、区(市)县、校三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成都还将健全和长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制。

  《纲要》更多点击

  普通高中:鼓励普通高中以多种形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鼓励普通高中学校举办特色班、国际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也鼓励在高中阶段探索建立与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衔接的教学制度和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将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教育国际化:逐步完善双语教育实验课程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并使用原版教材,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开设外籍教师执教的课程。

  职业教育:要发展中西部领先的职业教育。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鼓励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市民学习需求,开设相应专业和课程,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市民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特殊教育:将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完善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和大学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办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制度和随班就读质量评估监管制度。

  师资建设:将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确立学校在教师聘用、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校长负责制,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探索建立学校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政府督导评估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

  近两三年内

  将实施十大教育重点工程

  围绕成都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成都将在近两三年内实施十大教育重点工程。

  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的公益性幼儿园,支持农村村级幼儿教育活动室的建设,加强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

  城区小学更新工程:在实施城区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努力整合小学周边资源,适度扩大其办学规模,更好满足市民的教育需求。

  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工程:完成对城乡薄弱高中的改造,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艺术、体育、科技、国防教育等特色的普通高中。

  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国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将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争取进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列;建设国家级、省级高职特色专业;建设国家和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

  城市型综合大学建设工程:将成都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型综合大学;建设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10个重点学科,15个特色专业,10个科研与开发平台;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成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成都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资源中心,完善市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各行业继续教育工作,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形成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建设10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5个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0人的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团队;建立100个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工作站。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育基础信息库,并对接国家和四川省教育基础信息库。

  素质教育基础建设工程:构建全社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科技活动基点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科技试点学校建设;加强科普、国防、劳动、安全等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按标准配置中小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加强学校功能教室和运动场地建设,配备相应的教学器材;加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开发。

  解决“择校热”等

  十项教育改革将试点

  根据《成都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成都市还将选择部分区(市)县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解决“择校热”问题改革试点:有效治理和解决“择校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

  中小学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改革试点:制定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拨款标准。

  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设立素质教育示范区(市)县和示范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探索各级各类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院校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学校特色发展试点:建立激励制度,支持学校特色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探索校长职级制办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教师配置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内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探索县域内教师县管校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完善成都市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试点评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务。

  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教师绩效考核评价试点;完善重师德、重业绩的教师绩效评价办法和考核机制;探索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考核、评价办法。

  职业教育办学改革试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体制机制。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试点: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试点: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长效机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成都将开放教育市场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学

  《纲要》提到要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城区(含县城所在地)学校校长任职时间超过规定年限的,首先交流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财政性投入将向经济欠发达区(市)县、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纲要》提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和方式也将有所改变。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将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与各类公共教育服务提供者之间形成契约关系,建立起问责制度和实施机制。成都还将积极稳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制度,建立公共教育服务多元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监管。

  成都还将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机制,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型教育中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独立、公开、公正地接受政府、学校委托的机制,并逐步将教育咨询、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教育评价(鉴定)认证、教育培训等委托给第三方机构。

  成都市将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纲要》提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起公办、民办学校之间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机制。成都将开放教育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学,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