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源的一点想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哈登各赛季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9:19

        开源理念进入中国应该说年头不短了,但是似乎开源的发展在国内并没有太大起色。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开源的口水文章,有感而发,记录一下自己的愚见。

        首先开源的概念是个更广的定义,有人总误认为开源就是免费,这是不完整的认识,应该说免费只是开源的一个重大好处而已,因为我们能看到有很多商业公司在开源项目中仍然获得了很多的收益。所以开源应该也是一种商业策略,获得成功的开源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大项目,开源可以节省开发成本并能获得集体协作的优良代码,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开源项目的,所以商业公司才能借助开源项目,借助开展技术服务支持、开源项目开发培训或者直接使用开源项目定制符合用户需要的最终项目产品而获取二次开发费用来盈利。

        那么我们摆正对开源的认识之后,来想想中国开源该如何做?其实世界范围来看,开源的盈利途径还是挺多的,但限于国内的特殊软件使用环境,国内较成功的盈利模式似乎主要局限在WEB框架和WEB整站的开源项目上。成功案例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个情况呢?为什么火热的linux项目很难有起色?我个人的阅历有限,单从我看到的一些现象猜测一下吧:第一个可能是盗版的影响,windows操作简单,部署容易,所以中小企业多采用windows(正版的货盗版的)来部署自己的企业应用,这样一来linux的应用都会集中到一些大型企业,而能利用linux开源项目为这些大型企业服务的,一般是那些跨国公司或大牌商业公司。因为linux软件虽然免费,但维护成本却要高于简单易操作的windows,中小企业因为采用盗版windows,所以部署和维护都降低了成本,他们何乐而不为,linux如何抢占市场?

        事实上开源的维护也是要付出成本的,不是有了源代码你就能轻易加强、优化和扩展这个项目,没有技术过硬的程序员即使项目源码完整奉送,一般公司也是驾驭不了的,所以开源的背后仍然是技术门槛在维系着开源的商业前途,因为源代码只是个开始,要完成项目还要做很多后续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很多都是源代码之外的功夫。

        绕了一圈我们再回到WEB开源上,我想国内的WEB开源成功的原因,一是需求大,个人站点,企业站点都需要建站程序,而这些开源程序,并不是大家都能玩得了得,所以开源项目催生了很多商业服务公司,要么提供定制开发,要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服务,要么利用开源项目实施托管服务,比如托管博客网站之类的。总之,还是市场的需求造就了WEB开源的商业成功。

        当然,WEB开源仅仅是开源浪潮中的一粒沙,其主流,开源OS和开源软件仍需国内开源人士的努力,但碍于国内盗版环境的存在,开源的OS、软件往往被人利用来优化修改后而不共享代码,要么直接商业出售,要么就是运作免费推广增加用户圈钱,根本不管什么开源精神、无视开源协议的存在,所以国内很多项目虎头蛇尾、无疾而终也就不足为怪了,好端端的开源出去,却被人利用之后没有任何贡献反馈,这样的开源能发展起来吗?就好比我做了一副恐龙骨架,希望大家用好材料加上肉和皮肤,塑造成逼真的恐龙模型,但是大家不但没有添加材料,反而觉得骨架挺不错,最后把骨架也拆的七零八落、不知所终。而我们看看国际友人的开源社区,他们的恐龙不但成了模型,还装备了现代的机器人技术,不光好看还能活动,而且越做越好,大家伙都跟着受益赚了钱。

        我个人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国内开源环境的恶劣之处,如果这股风气不能改正,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只能是恶性循环加剧,只能是让人望“源”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