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霄:SaaS系统Multi-tenant 数据体系架构研究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易邮箱端口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42
 12月5日报道,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于07年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开幕。本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移动主办,将以“未来移动互联网网络技术和业务发展”为主题,信息产业部相关领导、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IT行业的知名人士将到会并做主题发言。会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博士就“SaaS系统Multi-tenant 数据体系架构研究”发表演讲。
全文如下:
    主讲人:接下来给我们演讲的是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博士!他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电子学硕士学位等,在近30年的置业生涯中,稍后成为了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并成为朗讯科技管理董事,在此之后李博士在深圳生产基地,担任总经理,以及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负责领导光线领域者,高科技生产方面的权威!我们非常荣幸请到李志霄同志给我们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SaaS系统Multi-tenant数据体系架构研究!大家欢迎!
    李志霄: 我改一下题目我想谈谈在SaaS软件及服务的浪潮的冲击之下,企业IT部署策略上该有些什么调整?有些离题,希望各位不要觉得没意思,我想从侧面提提企业IT部署该怎样做调整。
    今天企业的应用系统是越来越复杂,IT环境越来越复杂,Multi-tenant有移动的终端,有消费的终端,终端的形式、数量在爆炸,软件在全球开发。全球的爱尔兰、以色列、印度,怎样把老的系统SaaS跟今天的系统做一个集成,该怎样集成。我们今天讲面向服务,一切为了服务,业务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最近上市热火朝天的阿里巴巴,企业跟企业怎样连接?企业跟用户怎样连接?企业制度的需求越来越高,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怎样搞创新?
     今天在企业已经对今天的IT环境越来越复杂,又进入一个概念满天飞的时代,这样多的服务又多了很多。在概念满天飞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疏理,基本上是怎样递送软件的基础,Web2.0是用户体验的方面,从一个企业的执行领导者,这样理解具体思路就会比较方便一点。我在这里看到一个词,社会网络Web2.0,就是一个超女效应,但是也出现了一个“社会工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社会工程基于安全漏洞产生的谋利手段。
    企业面临这样一个十字路口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是不是该考虑一个新的策略,这个新的策略我们认为微软作为一个全球最大软件供应商,应该是软件加服务的策略,今天我们用户面临的很多的抉择,企业的执行者面临着很多的抉择,终端胖还是瘦,软件是要本地部署还是托管运用,管理性、安全性怎样,软件是可控的?还是无限制的?软件是定制的?还是通用的?企业里面是不是有大量定制的软件?量身打造的软件?这是值得人深思的议题。作为刚刚开头创头的公司,很多的服务在网上可以找到,但是企业变大了以后,一个企业一定有竞争者,竞争者与竞争者之间强调的是我怎样跟我的竞争者造成差异,这些差异当然在产品上可以体现出来,公司的IT部署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如果所有销售的模式大家全球都使用SaaS,你的特色还会有吗?如果大家都在网上使用,全部使用网上可得的软件的话,那么跟你的竞争者就丧失了差异性。根据理智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可定制性,种种不同的需求需要有一个软件加幅度的概念。
    选择的力量,使得企业的用户有选择的机会,提供选择的能力。什么是软件+服务=?客户端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后台要靠什么支撑?靠服务器支撑,可管理的,安全的,符合法规的条例,可以在服务器里面放制订量身定制的合规的,合乎法律的这样一个规则引擎,可以来管理企业的软件。同时,最敏感性低的服务可以在网上来实现,网上的服务是指什么特色?非常容易访问的,快速增加价值的,而且能够随意下载的,软件加服务就是在后台的服务中心的气象软件跟网上随处可得软件之间产生一个平衡点,平衡点在哪里?要看各企业来决定。
    强调软件加服务是两大架构SOA加上SaaS: 1.企业面向服务的架构。 2.互联网在线运用。 SOA是在防火墙之内,是可定制的,安全的,可管理的。 SaaS在防火墙之外,提供了大量免费的下载的服务,使得业务有更多的灵活性。
    今天的题目是面向企业用户在IT部署上所要面对的抉择。应用企业的革命,独立的到继承的到互联的(SOA)。集成的工具越来越多,垂直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垂直的应用在企业里面基本上是联网的,90年代,互联网的爆炸,更丰富了用户的界面。因为互联网我们开始有了网络跟我的供应商全部连在一起,一切由互联网上进行驱动。
    我们即将进入的时代是什么?是一个组合式的基于服务的这样一个IT架构。首先强调是一个各系统都能提供SaaS的系统,有服务的消费者、提供者,一定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简单的通信协议,基于企业服务走向的,又能够支持所有的智能终端,今天我们熟悉的智能终端基本上就是PC、手机、将来车载电子统统都能变成智能的终端。
    原来的集成基本上是点对点的连接,这造成了一个问题,你要做N个连接,你要做N平方的物理连接,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这样做觉得太消耗资源,该怎么做?这个做法就是说今天我们也是这样非常热的缩写,企业的服务总线,两个服务之间应该有什么东西?协议的转换、规则引擎、政策的管理,这些东西今天我们所有的消息总监也好,企业总监也好,包括财务、客户关系感觉、邮件、门户等等统统通过服务走线把用户连接起来。这个叫做互联的应用。
    微软的SOA对服务步入现有的已经也的服务,服务是无处不在的,问题是你在怎样把它用标准化的方式去打包?然后再去组合这个服务。企业一定要考虑SOA,基于不同的敏感度,基于治理的要求,基于你的安全隐私可管理性,我们一再强调服务分两个层次,一个是防火墙后面的,一个是防火墙里面跟外面的。防火墙后面的服务是要增加IT的敏捷性,实现业务流程,怎样组合你的服务,怎样增强你的用户体验?这个是防火墙后面服务的关注点。
     但是世界是平的,你本身的IT人员也不可能提供所有个性化的服务。业务的扩展需要将IT系统移到防火墙的外面。为什么?因为你有你的供应商、用户,公司内容需要管理,你有销售团队、支撑,等等的服务都不可能在防火墙里面。
    服务另外一个来源就是从“云”里面来的。两种服务。SOA怎样跟SaaS的软件服务结合起来?SaaS增强了SOA的能力,架构很简单,怎样把这个“云”里面的服务商连接到企业上的总线上了。怎样把放火强外面的“云”跟我企业内部的总线连接在一起,形成这样的架构,软件加服务的架构。我们知道企业的防火墙一定是你的隔离点。
    从政府这样一个高敏感的企业来说,我们知道中国政府有社的专网,还有政务内网,跟外网是完全物理隔离的,以政府的架构来讲,肯定就要考虑软件加服务的架构,穿越防火墙的服务,什么服务可以应该在防火墙内?什么服务应该在防火墙外?这个地方要求企业的人员坐下来好好谈,怎样做一个分节点?怎样是一个打包的服务?这些都是思考。
    面向企业软件加服务的服务基本是这样的。 1.提供用户的选择。 2.通过合作伙伴来实现供应 3.服务是不是可以托管。 服务消费者的复合基本上是这些。怎样做复合式的架构?怎样做?以后还可以再接着探讨。软件加符合就是把所有的服务复合在一起,桌面的、线上的、企业的、终端的所有的复合在一起。形成这样一个场景。软件加服务的场景就是这样的。
    一再强调用户的选择,我们不能强调用户,尤其是企业的用户,所有的服务都必须要把内部的IT人员累死,都要求数据中心服务,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以后的商业模式会有这些。从软件的获取来讲,传统的通过使用许可,再一个是全部的从网上所得。软件的位置是不是在你的企业的后台?或者是在“云”里面?怎样管理?是由全部内部的IT人员管理?还是通过互联网上页SP来提供?这些有没有一个平衡点?怎样计费?计费是由全部由公司内部来消化?或者网上包月。
    这些都是需要谈的议题,软件加服务对所有全球的人物都会冲击,一个是最终用户,一个是信息工作者,再来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再有就是开发人员,IT的人员,都会造成冲击。在这里把他们生活的场景在这里只是列了一个表,这些可能造成的冲击在这里列了一个表。S+S会对五类人产生冲击。软件加服务可以改善客户的关系,提高运营的能力,推动创新,建立合作伙伴的连接。
    今天大概跟各位讲到这里!我今天从运营的方式来给企业做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未来的IT怎样部署?联邦制的身份管理该怎样做?给各位提供一些思考的问题,在这里希望能够给各位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动作!谢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