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与封装格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asinstanceof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5:37

封装格式(也叫容器):所谓封装格式就是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视频轨和音频轨按照一定的格式放到一个文件中,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外壳,或者大家把它当成一个放视频轨和音频轨的文件夹也可以。说得通俗点,视频轨相当于饭,而音频轨相当于菜,封装格式就是一个碗,或者一个锅,用来盛放饭菜的容器。AVI、RMVB、MKV、ASF、WMV、MP4、3GP、FLV等是视频文件的封装格式。

封装格式

AVI

微软在90年代初创立的封装标准,是当时为对抗quicktime格式(mov)而推出的,只能支持固定CBR恒定定比特率编码的声音文件。

TS和PS

PS封装只能在HDDVD原版

MOV

MOV是Quicktime封装

WMV

微软推出的,作为市场竞争

MKV

万能封装器,有良好的兼容和跨平台性、纠错性,可带外挂字幕。

FLV

这种封装方式可以很好的保护原始地址,不容易被下载到,目前一些视频分享网站都采用这种封装方式

RMVB/RM

Real Video,由RealNetworks开发的应用于rmvb和rm的不同封装方式。rm是固定码率,rmvb是动态码率(就是静态画面采用用低码率,动态采用高码率)

MP4

主要应用于mpeg4的封装,主要在手机上使用。

3GP

目前主要应用于H.263的封装,主要在3G手机上使用

MTS

格式是一种目前新兴的高清视频格式y硬盘式高清DV录制的视频,常常是这种格式

目前有最常见的编码方式:

mpeg1

VCD使用的就是这种编码格式,分辨率是352*288,压缩比低

mpeg2

一般DVD使用,有NTSC(720*480)和PAL (720*576),和mpeg1一样属于即将被淘汰的编码格式。

mpeg4

目前使用最多的技术,avi文件始祖,大大提高压缩比,而质量堪比DVD

divx

基于mpeg4开发的,有一定算法优化

xvid

技术封锁之后被人破解开发的,也是基于mpeg4的编码技术更先进,采用开放源码,画质更好

h.261

早期的低码率编码,应用于352x288和176x144,现在已不用

h.263

在低码率下能够提供比H.261更好的图像效果,改进一些算法

h.263+

h.263的改进型

h.264

H.264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高效压缩,

RV10 RV13 RV20 RV30 RV40

REAL公司推出的应用于网络的高压缩编码,是不同时期rm和rmvb的编码

· Video = H.264, H.263, VP6, Sorenson Spark, MPEG-4, MPEG-2, etc…

· Audio = AAC, MP3, Vorbis, etc…

· Metadata = XML, RDF, XMP, etc…

 

封装格式与编码方式的对应:

AVI: 可用MPEG-2, DIVX, XVID, WMV3, WMV4, WMV9, H.264

WMV: 可用WMV3, WMV4, WMV9

RM/RMVB: 可用RV40, RV50, RV60, RM8, RM9, RM10

MOV: 可用MPEG-2, MPEG4-ASP(XVID), H.264

MKV: 可用所有视频编码方案

MTS:通常采用H264或者mpeg,音频编码采用AC-3,分辨率为全高清标准1920*1080,或1440*1080

常见的组合方式

封装容器

视频流编码格式

音频流编码格式

AVI

Xvid

MP3

AVI

Divx

MP3

mkv

Xvid

MP3

mkv

Xvid

AAC

mkv

H264

AAC

mp4

Xvid

MP3

mp4

H264

AAC

3gp

H.263

AAC

事实上,很多封装容器对音频编码和视频编码的组合方式放的很开,如AVI还可以使用H264+AAC组合,可以在具体使用中自己体会。尤其是MKV封装容器,基本无论什么样的组合都可以!但一般MKV用的最多的就是H264+AAC组合,此组合文件体积最小,清晰度最高。因此网上很多MKV视频都是高清晰度的。

从上表格可以看出,真正设置的重点在于音频编码和视频编码,封装容器多数时候只是关系到最后的文件后缀而已。起码初学者可以就这么理解。

 

以下这幅图很好地说明了一个视频文件的形成


 

对视频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以下这篇文章:

http://www.masternewmedia.org/the-video-encoding-guide-codecs-formats-containers-and-settings-explained/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effe7f0100q3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