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林算法的几个感性认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4万亿政策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7 06:25
 

1.大林算法中涉及的被调对象的参数要清楚:   

      对象是一阶惯性滞后环节,

     <1>对象的放大倍数Kp:   Kp=△PV/△OP   阶跃比,  这是开环的静态参数, 与PID的放大倍数K不是一回事   ;

     <2>对象的时间常数T:   干扰阶跃引起PV变化,从变化起到稳定值约2/3处的时间值,不包括滞后时间;

     <3>滞后时间T2:               干扰阶跃开始到 PV开始变化这一段滞后时间,包括:纯滞后时间及容量过渡滞后时间;

2.   整个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当于是一阶惯性环节,  这是大林算法的期望环节:

      <1>  输入R(t)是回路的设定值SP;输出Y(t)是回路的PV值;

      <2> 此一阶惯性环节的放大倍数为1,即稳定时  PV=SP; 最终偏差接近零;

      <3>此期望环节的纯滞后时间应等于被调节对象的纯滞后时间;

       <4>此期望环节的闭环时间常数:  这是待定的期望参数,为不引起回路的小幅振荡,这个时间值应选用大于等于被调对象的时间常数,

                                                                     这就是大林所说的消除振铃;

3.   这些参数如果不精确,将引起大林算法的不稳定性,导致调节质量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