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画和永琪圆房22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0:21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一种四维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 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为了验证治疗过程中病人摆位位置是否正确,以往生产的加速器曾经直接利用加速管产生的低能X射线进行拍摄“射野照片”的功能,但由于胶片冲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该功能只能起验证记录的作用,不能起即时纠正摆位的作用。

  现在发展起来的实时成像系统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可以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过程进行射野照片, 通过影像的引导可以减少由于摆位或器官移动造成的肿瘤位置变化后带来的放疗误差。这就是大家所说的IGRT功能。

在治疗机上安装兆伏级或KV级的X线射野影像监视器(EPID)可在治疗中实时监测和验证射野几何位置乃至野内剂量分布。

  目前,在多数加速器上均可安装EPID设备,先进的EPID设备还可以进行剂量分布计算和验证。如果将治疗机与影像系统结合在一起,每天治疗时采集有关的影像学信息,确定治疗靶区,做到每日一靶,也可称为IGRT。

  又或者将加速器与CT作为一体安装在同一室内,适用同一个床,可进行摆位前CT扫描(螺旋或锥束容积扫描)等,CT定位后把治疗床向前或旋转180°,病人不动就可以完成定位与治疗。最新型的CT加速器也已经投入临床应用。另外,组合有多种影像(CT/MRI/PET)为一体的IMRT治疗机,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各种影像设备图像融合的准确性,以利于更为合理准确地勾画靶区。

放疗中如何消除器官的生理运动的影响,如呼吸运动、膀胱充盈、小肠蠕动、肿瘤的增大和减小、以及器官的弹性形变等,目前尚在研究之中。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方面的带来的误差远远大于摆位误差。解决呼吸运动带来的误差有目前有门控系统和红外线跟踪系统等;而IGRT是在3DCRT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或器官在放疗过程中的运动和放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在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和危及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以使肿瘤完全在治疗计划系统所设计的剂量范围内,实现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IGRT引导的4DCRT涉及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包括患者4DCT图像获取、治疗计划、摆位验证和修正、计划修改、计划给予、治疗保证等各方面。其目的是减少了靶区不确定性因素,将放疗过程中器官/靶区随时间而运动的全部信息整合到放疗计划中,提高了放疗过程的精确性。

 

目前临床应用的影像指导设备除了EPID外,还包括KV级X线摄片和透视、MV级断层CT、放疗室内CT、KV或MV锥形CT、机架上的KV-KV系统或KV-MV系统等。研究热点集中在锥形CT、机架上的KV-KV系统或KV-MV系统,这些系统能联合X线透视监测和靶区成像,提供了放疗时三维软组织靶区影像和实时射线监测,使放疗靶区的确定建立在内靶区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体表标记或印记上,对放疗过程的在线或离线修正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