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简化生活运动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wine qq2017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3:23

北美来鸿:谈谈美国的简化生活运动

BBC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方壶斋

在中国,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了。在电视上,看到国内的人过节花样翻新,不少人不是大吃大喝,而是出门去滑雪,看民俗等。利用春节期间商家推出的促销方案大过购物瘾的人也不在少数。

互联网电话
众多家用器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了吗?
电视里看到,一个小姑娘兴高采烈地对着镜头说:在这商店里买一千块钱的东西,商家送一千的返还券,比我一个月工资还多!

这让我想起来有一次北京的一个网友发过来一个电子邮件,大体是说商店里有几件东西多少多少钱一件,商店有几种促销手段,你怎么买才最合算。我看了半天做出来一个回答,她说不对,然后告诉我正确答案,让我不得不佩服算得精细。

但是在我看来为了多买东西而动这番脑筋绝对会让我对购物失去乐趣,因为这使购物复杂化了。

但是,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商业竞争越来越厉害,商家要多赚钱,不得不花样迭出;厂家要赚钱,不得不推出新产品。消费者呢?在各种广告的攻势下,逐渐养成了消费主义心理:东西买得越多越不满足,今天刚买了最新产品,明天它就更新换代了。久而久之,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疯狂消费的陷阱而不能自拔,筋疲力尽。

美国社会已经是这样,中国经济崛起,新富形成,消费主义的潮流也似乎是不可阻挡。

但是在美国自九十年代起兴起了一个简化生活的运动。尽管那个时候我在国内学校里教英文,包括报刊阅读,却没有听说过这个运动。这也难怪,我们用的都是美国主流报刊,而简化生活运动在美国乃是主流之外的话语。

自主简化

我是偶然在一本非主流宗教的机关刊物《UU世界》中看到一篇采访而了解到这个简化生活运动的。这里必须交代一下,自从简化生活运动开始以后,美国商业界从中看到商机,推出很多简化生活用品,大做广告。结果,本来想简化生活的人却被这些广告弄得头昏眼花,糊里糊涂地买了很多东西,生活反而更为复杂起来。

各种掌上电器件
现代电器件越来越多
正宗的简化生活运动的宗旨不是推出新的商品,而是主张人们减少消费,特别是减少导致环境破坏的消费。这个运动的正式名称是“自主简化运动”(Voluntary Simplicity Movement)。

这个运动的一个组织“简单化之种”的领导人、55岁的加州妇女卡萝尔·赫尔斯特(Carol Holst) 说:“简化运动的目的是要反击我们这个世界里呈螺旋形上升的复杂化趋势,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的方式找到平衡、满足和充实感。这种意义不独是对我们这一代而言,也关系到我们的孩子。它使我们重新给自己定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主张简化生活的人们认为,现在的物质主义文化消耗大量能源,导致全球变暖。我们的饮食方式促使一些农业作业方式破坏表土,涸地下之泽而灌溉,污染地下水与河流,威胁基因多样性。简化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但使我们免受太多的东西和太少的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压力,而且也降低地球所受到的压力。

思想源流

简化生活运动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清教徒节俭精神。很多人奉美国的超验主义鼻祖亨利·大卫·索罗为这个运动的精神领袖。当年索罗独自离群索居就是为了要有更多的时间接近大自然。

然而真正开始这场运动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些论著。1981年 Dwane Elgin出版了《自愿简化:走向外表简单、内心丰富的生活》。1992年,Vicki Robin 和Joe Dominguez 出版了《钱还是生活:改变你跟钱的关系,取得经济独立》。这本书据说是自主简化运动的圣经。一份提倡节俭的杂志向人们宣传“节衣缩食”(frugal)一词的本来意义: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过得满足和有创意。1997年美国公众电视台推出了一个系列节目,把简单、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同拒斥无节制的消费联系起来。

简化生活的运动在美国虽然不是大张旗鼓的,但是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美国老百姓心目中达到某种潜移默化。90年代里,美国工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表示宁可少挣些钱也愿意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同时,有些成功的企业高层管理自愿降职,以便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也有说法,说简化运动是女权运动的一部分,是对男权占统治地位的公司文化的否定。(Gerri Reaves: “Why the ‘Simplicity’ Movement Isn't So Simple”)

《美国周末》的个人理财版的编辑说,简化生活运动多多少少也是对现在的经济生活的复杂性的一种反应。在美国,随便翻翻理财杂志,看到的都是恐惧和担心:恐惧年老了没有足够的钱养老,担心孩子上学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钱供学费。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担心没有足够的钱买房子也是一大烦心的事情之一。那些理财公司的生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费者的这种恐惧之上的。当你要去为了未来而投资,你又会为了那些五花八门的各种计划搞得晕头转向。一些人干脆不如节流,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把余下的钱放到银行里,虽然回报不多,但是省心省力。

简化生活运动也表现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达带来的反讽感到不满。按说科技应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在更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成果。过去在学习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时,所神往的一个未来社会的前景就是,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以后,人们衣食无忧,有很多的富余时间从事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的活动。

接线章鱼, BBC
电线插头杂乱才引发这种新发明
但是看看现在的实际是什么样子:机器越发达,对产出的期望越高,甚至是不必要地高,结果搞得人越累。

看看我们的个人生活,数一数家里有多少插线板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我是教书的。拿教书来说,过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当然那样有粉尘污染,但是简单。现在呢。黑板换成白板,粉笔换成标记笔。首先成本就提高了。接着白板换成智能板,跟电脑和投影机连用,干净漂亮。如果善用,当然节省纸张,有利环保,但是常常发生的情况是有了这些技术以后,就产成了制作漂亮课件的期待,不会制作的就觉得自己傻傻的,就去学怎么用PowerPoint等,怎么让照片什么的花里胡哨地飞来飞去。

学这些都是要费时费神的,结果老师把很多时间花在课件制作上,却忽视了课件制作指导理念上的提高。搞出来的东西给人印象深刻,仔细一想,除了表述方式花哨一点以外,内容并没有什么新颖。

这就好比用打鸡蛋的机器打鸡蛋,虽然好看,但是跟用筷子打鸡蛋一样,无非打鸡蛋而已。但是这样打鸡蛋的成本,比用筷子高很多。

当人们为了科技而科技,只追求形式,忘记了内容,得筌忘鱼,那就是一种异化。

改变现实?

简化运动究竟能不能够改变现实?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Gerri Reave 正确地指出,这样的运动充其量是一些人暂时躲避开工作世界的方式,而不能够改变现在的经济格局。

两名美国经理在上班的路上工作
电脑改变了一天8小时的工作方式
他说:“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严肃地质疑我们对自己的不合人性的期待。真正的简单是要实践《时间之道》这本书所说的‘减速'。这需要我们大幅修正我们的个人的、时间的和物质的经济观。”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哲学教授杰罗姆·瑟格尔(Jerome Segal)认为,要想让社会走向简单化,需要改变社会的社会经济环境。这种结构和体制上的障碍是很大的。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赛西莉·安德鲁斯(Cecile Andrews)说, 这个运动不可能是自上而下的,而应该是发自草根。要先让人们讨论起来。她引述杜威的话说:“民主生于市议。”

她在斯坦福组织简化运动的讨论会并且在其他学校开设过简化运动的课程。最初开课的时候,报名学生太少而流产。三年以后,将近200人报名。哈泼柯林斯出版社的编辑还向她约稿,结果出了一本书 《简单之环:回到好生活》。

安德鲁斯女士致力于简单化运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她的书已经成了这个运动的经典。她跟“简单化之种”组织合作,在全国建立了一百多个简单化运动小组,希望使之成为这个运动的燎原星火。

在安德鲁女士看来,简单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是重建社区。当代社会里,人们太忙于竞争, 太寡于交流。甚至近邻也很少往来。这种社会格局中,受害最深的是独身者。

美国有一个免费登广告的网站,上面可以看到这样的滑稽广告:大城市里单身女子征婚的时候捎带寻找能给她修理电器的人:“修好我的烤面包机,赢得我的芳心。”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还不存在社区体系崩溃的问题,不过随着城市旧房拆迁,这个问题也在渐露端倪。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发达带来的消费主义以及与之相联的环境破坏等问题。

在我们的经济追赶发达国家的时候,了解一下发达国家的反消费主义思潮也许不无益处。

2006-02-05寄自美国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