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eclipse中新建source folder目录和src目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合肥数据恢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9:13

以前一直没研究过这个问题,都是使用的是在src目录下新建folder,今天总结下这个问题

myeclipse中新建的source folder和新建folder是什么区别:

source folder,源代码文件夹,先见了这个文件夹/目录之后可以发现它的图标和src的图标是一样的。而且右键

Build Path---->Configure Build Path可以看见是这样的(test目录为新建的source folder)

可见src和test目录都是被编译到/WEB-INF/classes目录下,我们在这个目录下也确实会找到这两个目录


实际上,虽然在编写代码的时候这两个目录是分开的,但是myeclipse是自动编译的,编译之后会将.class文件自动拷贝到/WEB-INF/classes下,这样你将web项目发布的时候,tomcat下是只有.class文件的,这样就完成了web项目的访问了。

这里就牵涉到myeclipse设计的另外一个特点:

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使用的都是具体的编译前的文件,这些文件是开发者需要的,开发者使用和需要的并不是.class文件,而服务器和JVM都是需要的.class文件,这样,developers操作src中的文件,myeclipse保存的时候自动编译(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手动编译),然后生成的.class文件其实开发者就很少关注了-----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在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建立不同的source folder,按照层次和功能来建立,其中可以放各种资源文件或者是配置文件。这样有利于开发时期的项目管理问题,而在编译之后他们实际位置又可能相同,都在WEB-INF/lib下,如果有设置包,当然src下有包则很多是“包.类”这样的情况,这些都已经不再需要开发者关心,开发者关心开发时期的问题就好,剩下的myeclipse解决

总结:很多要在java中访问的文件可以放在src下或者便于区分新建特定名字的source folder目录放在下面,这样的会随着编译自动将java文件编译到/WEB-INF/lib下,不是java文件,则是直接拷贝过去,而这一切对于开发者都是透明的,developers just focus on the logic part!简单的放置文件,开发就OK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