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9-10月学习总结与反思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一航网络教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8:39

大三9-10月学习总结与反思

这学期较大二感觉心静下来了许多,浮躁明显减少,自习时间显著增加。但是学习效率不高,按照这种速度,根本不可能赶上专业的任何一个人。

第一周准备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加之没有教科书,没怎么听课,听老师讲讲课程的大概。周五到周日三天三夜参加全国赛。

第二周,由于参赛感觉不是很好,自己和队友也准备了辛辛苦苦一学期,很颓废,尤其是看着暑假才开始准备的人,个个有希望拿奖时。什么也不想干,加之没有教科书,课没有听,应该是:不是没听,只是听得没有效果。

第三周,自己开始缓过来了,不就是一个数学建模嘛,不就是不能拿奖吗,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很多精神上、方法上的东西。我也反思了数学建模竞赛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发现,我其实是舍本求末,没有精通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全弄懂。我需要的是专注和精通。基础不牢固,比如说:数学结构中的图论,编程。这周我开始集中做算法设计与分析,每天一道ACM题。其它课没怎么管。

第四周,我继续沿袭我的算法路线,但是,做算法题的效率太低了,一天难的做一道。

第五周,国庆长假。一直在做文言文的项目,我试着把自己弄到的材料导入数学库中,到最后一天时,我可以把整个程序跑下来。但没有导入成功。

第六周,开始上课。前2天补课本,后面3天补C语言,参加信息技术大赛。周日、下周一准备数据库考试。

第七周,周二数据库考试,周三写算法题,没写出来。开始各种补落下的内容。到今天2011年10月22日。

 

前面记得流水账没有什么价值,只是帮自己回忆做过的事情,归纳本质的一些东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虽然每天上自习,没事就去上自习,但是效果明显不如其它人。

现在总结的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上课时间没有充分利用。

现在上课已经快两个月了,但是有哪门课是课上听老师讲而明白的呢?要想搞明白一门课,得自己课下看书。难道是老师讲的不行吗?但是老师至少能把事情讲明白。原因是什么呢?

回顾以前的上课经历,上课从没有预习过,所以听课的时候,有些东西难以理解,自然就记不住,自己也对这堂课所学得知识没有自信,就不得不再花相同或更多的时间来补习。相当于我要想学好课本我花的时间是别人的两倍。对前面知识的掌握不够,也导致了上新课时没有自信跟得上。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问题,由于错过了老师讲课的时间,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花3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上课的习惯不是高效的。上课的时候没有当堂要把它掌握的意识——不管自己懂不懂,先把老师讲的记住再说。从来没有做过笔记,做笔记或许太麻烦,但每一门课至少在你的心中要有一个一学期的笔记本,每上完一堂课,你都要把学到的写在心里的那个笔记本中。用的时候要做到不用再去翻书。

 

二、课下时间规划得不当。

先从交作业开始说起,我往往是班上最后一个写作业,知道作业的人。为什么呢?我选修课特少,现在有大量的时间,为什么还不能完成任务呢?因为在事情的排序上,往往把作业放到了最后。对作业的不明确,导致我一直拖着交作业。一个人如果连作业都做不好,那还能做什么呢?最基本的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自信和别人拼其它的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事情的时间控制上,比如做算法题的时候,你一般要4个小时才能做完一道题,有时要更长得时间。其实你因该把事情划分为小块,每件事要规定做完的截止时间,把事情划分成可控的小块。诚然专注才能精通,但是如果低效的专注是不可能帮你赢得未来的。长时间的专注带来的低效率,势必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碍你的自信心。

第三个方面,没有固定的计划,总是拖。比方说英语、ACM题,没有坚持做,还有跑步锻炼。没有做好,理由是没有时间,像有些事情,虽然不是很紧急,但是很重要,并且这些东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超越别人的。所以一定要坚持,还要把它们做深入了。就说高考吧,很多考上了清华北大的人其实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和你差不多,但是三年后,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因为这三年中你学得不过深入,而他们每天一点每天一点,每一点都做到精通,因此高三时你是没法超越他们的,因为一个是没有那个可以花大量时间研究一个问题的环境了和时间了。并且现在的注意力全放在高考上,放在可以拿分得地方,哪些可以让你产生飞跃的知识,却没时间学了。

还有就是要计划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要休息和反思。

三、学习能力有问题。

现在谈核心问题。做每件事情都要有目的、策略和计划。

第一个问题:清楚的、不清楚的、模糊的。

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非常清楚这件事是什么,我要实现哪些目的,包含哪些关键点,哪些内容,是否是系统的。我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完成,计划是什么。列出以上内容非常清楚的东西。先把清楚的东西弄好,对于不清楚的直接去掉,不要做幻想。对于模糊地,冷静下来,把事物分解开来,多做假设验证。也就是不要在不清楚的事情上花过多地时间。要想了解不清楚的直接问同学或老师,还有相关的人员。

 

第二个问题:点、线、面。

  你学得这个知识点,是可以孤立的吗?是关键点吗?是必须的吗?是要哪些前期知识的,如果前期知识不足,怎么办才能不会耽误这个点的学习。这个点包含哪些要素,要素的值是多少?如何他们才能起作用。想着把学过的点串成线。把线织成面。

 

第三个问题:必须做的,一定不做的,可做可不做的。

  一定要分清楚生活总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比方说作业是一定要做的,不管什么时候做,越早做花的时间越可控。因此这类事情要早做完。比方说去长城,这种可做可不做的,那就看心情和当时的情况。如果天气好,作业什么都做完了,没其他事情,自己想登高望远,那就去吧。有些没意义的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比如早上睡醒了,还懒在床上。

 

第四个问题:如何探索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用好从特殊分析出一般,用一般指导发展。)

   自己首先要用的应该是:归纳从特殊到一般,演绎从一般到特殊。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个事物的发展。最后探索法,尝试改变其中的一些要素(确定的、清楚的)看看事情可能会怎样发展。最后确定,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因。

 

第五个问题:学习适应能力。

当从一个工作换到另外的一件事时,如何快速适应。一是要下定决心,把所有精力都放到现在的事情上面来。而不管以前的事情是好是坏。二是要认清楚现在马上要着手做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把它做好。

 

最后,把以上内容总结成一句话,“每个时候心里都要有一个清楚的事物”,把对它作用的时间细分到10min。四个词:“清楚、专注、效率、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