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入轨”与“入道”

来源:互联网 发布:热敏打印机排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4:14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体现着人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与水平。做人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关于治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往圣先贤总结了不少,如学与思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关系,等等。本文想要探讨的是“入轨”与“入道”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轨”与“道”二字常常被合成一个词来使用。实际上,分开来看,这两个字各自具有丰富的内涵,颇值得玩味。先来看“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轨”字有四种含义,其中的一种,系指规则和规矩。从这个角度说,“轨”与“规”基本同义。治学过程中的“入轨”,就是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和法则。

文无定法。读书、为文、做学问,本来是一种个性很强的活动。因此有人戏言,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笔下,或许就有一千个孔子的形象。但这是就理解与诠释的角度和方式而言,对于写作本身,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要求存在的。文章和学问如果不是纯粹以自娱为目的,而旨在与他人交流和切磋,就得尊重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用法、句法结构和逻辑关系,讲究思路清晰、文从字顺、逻辑周延,让读者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这就是治学的一个基本之“轨”或基本之“规”。

      此外,我们今天强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规范,就是规范用“注”:在文章中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哪些是他人的观点与方法,将后者通过注释的形式,准确、清楚地体现出来,否则就会有“贪天功为己物”的嫌疑。这本是治学的一条基本之规或常识性要求,但从近年来学术界暴露的一些弊案来看,一些颇具知名度的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意无意地犯了错误。这说明“入轨”虽为基本要求,但攸关学者素养甚至名节,切不可等闲视之。

      与“入轨”相比较,“入道”是治学过程中一个更高的要求和境界。对治学而言,“入道”有两种含义:一为寻找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进路,一为领悟到所研究对象的本真意义和规律性。

      学海无涯,要找到合适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殊为不易。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王国维概括了古今成大学问者所经历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系指学问之难,每每使人上下求索、不得其门而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系指学问之苦,常常令人形容瘦削、身心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系指治学虽难虽苦,而一旦找到合适的路径与方法,人们往往就会收获“柳暗花明”、“茅塞顿开”、“迎刃而解”的惊喜。治学路径与方法之难寻、之重要,于这“三种境界”说中已经尽显。

      作为事物本真意义或规律性的“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超越了器物功用与形象层面、甚至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某种东西。因而《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德经》言“道,可道,非常道”。这些话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也许有些玄远,但也启示我们:探寻学问之“道”尤其是人文科学中的意义与规律性,常常需要人们保持对功利的某种距离,培养对“道”本身的“终极关怀”。换言之,“道”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只有“为学问而学问”、拳拳服膺于“道”者,才可以领悟“道”的真谛。而那些以问“道”为手段,对荣誉、地位、职务、职称等名利孜孜以求的人,即使可以达到自身目的,但离“道”的距离往往会越来越远。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两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