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一般设计流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经营许可证申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02

做程序员的或多或少都设计过一些数据库。我想,在没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下,设计数据库时,最多遇到的问题恐怕是:是这样好呢,还是那样好。原因是数据库设计本身是一件灵活多变的事,虽说各种不同的设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数据库设计又不仅仅如此,我相信,同一需求前提下,两个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数据库应该是非常相似,甚至几乎一样的。那么,今天先总体上来谈谈数据库的一般设计过程。

  需求分析除外,数据库的实现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1. 概念结构设计,该阶段的主要产物是实体联系图,简称为E-R图;
  2. 关系模型的设计跟优化,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把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并主要从理论上来优化数据库;这部分将是体现一个数据库设计师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
  3. 物理模型设计,该阶段主要内容是把关系模型真正用到具体的DBMS系统上去,如:Mysql、Oracle,再跟据需求的特点,及DBMS本身的特点,调整设计。
  4. 访问接口设计,包括:用户子模式设计,主要内容为设计视图,存储过程设计(理论上,这部份内容其实不用单独组成一个阶段;但这部分内容也有相当的重要性,所以这里,把它也单独提取出来)。

  

  第一点、概念结构设计,也就是E-R图的设计。这部分没多少难点,我在这里只重新强调下几个概念:

  •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称为实体
  • 属性:实体的特征、特性、指标点
  •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 实体型:用实体名跟属性名来刻画的同类褓
  • 实体集:同一类型的实体的集合
  • 联系:在系统范围内的,跟需求相并的关联,主要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联

  第二点、关系模型的设计、优化。

  前一点的重点主要是在对关系模型概念的理解,。前一点往往被人忽略,最简单的一个测试方法是:在我眼中,关系就是指联系么?答案是否定的。关于关系严格的定义我会在《第二篇:严格的概念认识——关系、关系模型》里说明。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时刻考虚到数据库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及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前两个完整性限定一般由DBMS本身来保证,而用户完整性是我们设计数据模型时必须仔细考虑的。这是一件比较烦锁的事,但对于以后在数据库上开发上层应用是非常有保障的。下面稍微详细地描述下各种完整性约束具体指什么:

  • 实体完整性:主键唯一,且各主属性不能为空
  • 参照完整性:外键的值必须在被参照表上存在,或为空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包括是否为空、是否唯一、外键的级联约定等等。

  另外一块是优化,其主要依据是函数依赖理论,这一块优化不包含针对具体DBMS的优化,及物理模型的优化。这一部分引入了多层范式,包括:1NF~5NF,以及间于3NF及4NF之间的BC`NF。个人觉得,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的数据库设计师的话,以BC`NF范式来做来自己设计的参考标准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要证明符合这个范式非常容易:

  BCNF定义:关系模式R<U,F>符合1NF,若X->Y且Y不属于X时X必含有码,则R<R,F>符合BCNF

  附

  1. 1NF定义: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其中,分量你可以看做表中一个属性的具体的值,不可分的意思其实就是能实实在在用明确的数字表示出来,需不是“利润率=X/X”这种没法用数据库直接存储的抽象公式。
  2. R:关系模式的名称
  3. U:属性集,相当于列名
  4. F:属性集上的函数依赖,可以把它理解的一套“哪些属性决定了哪些属性”的集合

  第三点、物理模型的设计、优化

  这一点的主要工作包括:跟据存取及数据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DBMS产品、建立索引、选择合适的分布式方案等。所有这些内容,具体的DBMS提供商都会有详细的文档提供,这里不多累述。

  第四点、视图、存储过程的设计。

  先讲存储过程的设计,这部分主要需要熟悉SQL语言的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的语法,以及如何优化SQL语句,还有就是DBMS本身对SQL语句的优化策略。所有这些都是扎扎实实下硬工夫的地方。视图部分关关键要知道视图是个虚表,在做更新操作时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