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求解我国冷链物流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用电脑扒图用什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23:01

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冷”思考

        有人说:在中国,搞冷链物流学术研究的大多缺乏市场实践磨合,而做企业的又往往缺少专业理论总结与指导,这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我想说两者的脱离其实是短暂的,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个经营者终将会建立起属于它的“高度”,在此过程中,会有许多“失控”的企业消亡,会有许多“盲目”的企业撞墙,这是发展所必然经历的阵痛,这也是理论与实践在竞争中结合的契机。短暂的成功与失意只是行业历史中的一个缩影,中国冷链物流业的未来当属那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巧舞营销剑,擅断征战谋”的优秀企业家。


        为力挺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特提出下列观点供以交流:
        第一,做冷链就是做民生,搞好以农产品为流通主体的现代冷链物流产业,必须突破传统的“供需两元制约理论”的观念局限。
        对于市场投资来说,“需求—供应—发展—再生需求”是毫无疑问的拓展循环。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冷库”则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促进供需均衡、达到旱涝保收”的“三峡大坝”,失控了就将沦为“囤积居奇的温床”。在现代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和“冷链物流”这三大流将毫无疑问的构成“农产品价格涨跌的必要条件”。
        举例来说2011年的“蒜你狠”现象,就是典型的“游资聚集+信息不对称炒作+暗箱囤货”所为,仅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09年的冷库数量就从1000余洞猛增到近1500洞,按每洞最低储存量100吨计算,总量已达到惊人的15万吨(实际远不止于此)。大蒜在这里可以放上2年时间,这些新开的冷库就是各路炒家的藏宝库。在这些藏宝库里,本地资金、外地资金汇聚在一起,轻易地将每斤大蒜的价格从2元抬高到5元再到7元。各地低成本、无限制、无监控型的小冷库已成泛滥化,成为横在“供”与“需”之间的一个“巨大暗箱”,通过信息屏蔽制造产业链中的供需假象,进而推生“羊群效应”和“价格爆涨骤跌”。
        我们分析这一现象,并不是要限制“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相反,我们是为了更好、更科学、更长久的促进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应加大重视上述所提出的“项目三大流”,即“资金流”、“信息流”和“冷链物流”。要加强这些领域的数据监控与合理布局,从“功能目的”、“质”和“量”上强化冷库项目的立案审批、中长期体制监管,特别是各阶段货品进、出、囤数据及所属人信息的掌控度、透明度。有关部门应对“利于民生、造福一方”的现代集约型冷链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鼓励,对规模分散、技术落后且用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载体给予限制或取缔。这种扶持涉及工商税收、水电能耗、土地审批、交通运输、人才培训等系统。
        事实证明在农产品领域,随着现代化低温仓储设备的大量引入,传统经济中依托于“零库存或短期库存”的“供、需两元制约理论”已潜移默化地演变为“供、囤、需三元互动”,要达到平衡供需、稳定物价、保障三农的目标,国家必须重视三者间的利益和数量平衡点,最主要的是要使冷链物流资源合理布局,制度化管理,打破信息不对称屏障。
        第二,当前国内有五大“冷链物流经营模式”,这五大经营模式可能在未来5-10年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合一,诞生一种更加高效的全新模式。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现有的冷链企业特别是冷链仓储企业主要有以下五种生存发展模式,分别为“1.依托大客户型的冷库(如武汉山绿冷链);2.依托批发市场型的冷库(如武汉白沙洲冷链);3.自有终端超市型冷链配送中心(如武汉中百仓储);4.依托农产品主产地型冷库(如山东济宁市金乡县的散库);5.国有战略储备型冷库。这五种模式各有利弊差异,在中国未来的冷链物流发展进程中,它们将在一段时间内相互并存,各得益彰。分清这五种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深一步了解我们所处的产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避免“一轰而上地挤入低端同质化投资空间”引发恶性竞争。
        以下从五个方面对其作比较:
        1.收益模式与经营优势不一样。
        A.“依托大客户型冷库”的收益模式现主要为冷库对外租赁、有偿物流配送,经营优势主要集中在对现代化货架型冷库的建造维护、冷链物流配送、全封闭式管理与对跨行业大客户的业务开展上。
        B.“依托批发市场型冷库”的收益模式现主要为商铺冷库对外租赁、库内有偿装卸服务和交易计提,经营优势主要集中在对一级渠道批发商的引入、市场培植与管理、整体品牌与营销战略、商铺和冷库多功能设施维护等。
        C.“依托终端超市型冷链配送中心”的收益模式现主要为自营零售配套,经营优势主要集中在城市终端卖场的战略连锁扩张及卖场管理、渠道控制、整体营销策略上,其依靠良好购物环境及低价、多品种优势拥有大批终端消费者。
        D.“自有农产品主产地型冷库”的收益模式现主要为冷库对外租赁,地处优势农产品主产地,能直接为当地农民和各地买家提供就近服务是其主要经营优势。
        E.“国有战略储备型冷库”的收益模式主要为政府租赁和专项补贴。经营优势主要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其项目审批、选址、建造、运营、税收、水电能源、发展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面临业内竞争压力程度不一样。
        A.“依托大客户型的冷库”目前所受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一方面由于其客户多为跨行业的大中型品牌企业(如食品深加工或医药企业等),此类大客户对冷库的软硬件要求较为苛刻,即“合作门槛高”,这一点有效抵制了“恶性低质竞争”。另一方面此类合作往往带有较强的战略互补性与稳定性,合作一旦达成,双方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加之此类经营形态的收益模式有限,所以这类“门槛高、利润低”的冷链物流形态不为国内外大投资者青睐,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B.“依托批发市场型的冷库”目前所受竞争压力最大。主要原因之一是此类经营模式的收益相对较高,目标客户对软硬件“门槛”要求相对较低(特别是对精细化、全程化、管控自动化的冷链配送体系要求较低)。其次是诱人的“项目连带效益(即搞活一个市场可以带热一圈经济)”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扩大化的乐观预期”让这类投资经营模式逐年升温。第三点原因是由“地方性旧市场拆迁改造”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的推动,行业“后来者”更容易发觉“前者”不足,并借助机遇运用先进的新思维、新地段、新设备、新设计超过前者。第四点原因是冷库项目所依托的“客户群体(即渠道批发商)”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批发商常会以“优惠政策大小”为标尺,做出倾向于竞争者一方的举动。
        C.“自有终端超市型冷链配送中心”目前所受竞争压力最小。主要原因是超市冷链配送中心多为超市系统内部的配套资源。卖场强大的终端销售能力、稳定快速的货物周转和充裕的现金流有效保障了超市冷链配送中心的良性运营。以超市卖场这个“亲属型用户”为依托,超市冷链配送中心可以规避许多来自外界的竞争风险,可以在城郊低成本拿地建库,然后放心大胆的建立自属冷藏车队,以点接线,以线组面。进——可以用第三方物流的身份拓展业务,退——可以自给自足强调内部供应。
        D.“依托农产品主产地型冷库”目前所受竞争压力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其中许多冷库随着“农产品的炒作”而生,冷库多为私人建造,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更谈不上集约化经营与管理。这些库的数量和吨位早已超出当地实际需求,一旦热钱退去,炒家收手,这些低质同类型冷库将会出现大面积闲置。
        E.“国有战略储备型冷库”因其国有或集体所有性质,及其承载的特殊战略性,较少参与市场竞争。

 

RFID技术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应用的优越性

        1.跟踪冷链物流,增加生鲜食品冷链管理的透明度
        RFID技术的核心是标签上的EPC(产品电子代码),由于EPC提供对物理对象的唯一标识,所以利用EPC可以实现货物在整个冷链上货物的物流跟踪,而且RFID温度标签还可以提供温度的监控,保证了冷链物流中货物的质量安全。应用RFID技术后,生鲜食品从生产开始,它在供应链上的整个流动过程都会被及时、准确地跟踪,做到透明化。
        2.简化作业流程,提高生鲜食品物流效率
        生鲜食品的自身特点决定对其操作应尽量简化,缩短操作时间。因此在生鲜食品托盘上和包装箱上贴上RFID标签,在配送中心出/入口处安装阅读器,无需人工操作,且可以满足叉车将货物进行出/入仓库移动操作时的信息扫描要求,而且可以远距离动态的一次性识别多个标签。这样大大节省了出/入库的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另外,在顾客最后付款的时候,只需推着选好地商品通过RFID阅读器,就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自己所消费的金额,而不用再花很长时间等收银员用扫描仪一件一件的扫描商品后再付款。这样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也提高了零售商的工作效率。
        3.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市场销售机会
        RFID应用于生鲜食品库存管理,可以减少人工审核工作,却能保证储存货物质量的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对于零售商来讲,当自动补货系统显示需要补货,就可以立即向上游企业订货,通过切实可行的RFID解决方案和RFID技术保证所需货物安全、准时到达,这样就不会出现短或和缺货现象,也提高了自身的顾客服务质量,增加了销售机会,提高了收入。

 

求解冷链物流

        对于新鲜食材的追求,古来有之。随着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需求变得更为现实,冷链物流也应运而生。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品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软硬件均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占30%,禽蛋和水产品占40%。近年来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冷链物流却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和5%。也就是说,现阶段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不少在生产、屠宰、储藏环节采用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阶段又出现了“断链”。
        就基础设施而言,全国目前有冷藏库近2万座,总容量为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为100万标准箱,如以人均计算,每人拥有的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也只有3‟。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要达到20%-30%、12%、15%。据估算,仅果蔬一类每年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
        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秘书长刘龙昌说,中国冷链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冷库建设。尤其是对猪肉等主要副食品起到了低温储存、调节淡旺季供应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些国有冷库中,近半已使用30年以上,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
        “冷链的核心是对温度的控制,国外已经能做到很精细的水平,但我们的大多数冷库都做不到。”刘龙昌举例说,在肉类冷藏中,最能够保留材料营养和口感的是冰温肉,也就是将产品核心温度控制在冰点(0℃)以下、肉类冻结点(零下3℃)以上。“这是一个很小的温度区间,在几千平方米的冷库中,始终要保持这一温度,这样的控制技术我们的冷库还不具备。”刘龙昌说。
        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2010年5月,锦江国际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低温物流合资项目进行合作,锦江与三井的股权结构分别为51%和49%。
        实际上,锦江旗下拥有51万立方米、总容量11万吨的冷库,在规模上已经是上海第一,此次合作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规模扩张。“引入三井后,他们的信息平台、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先进管理技术将应用到我们企业,使仓储、分拣、运输等各环节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升我们冷链的精细化程度,再加上三井丰富的客户资源,这些都是我们所看重的。”锦江国际低温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美说。
         标准不少,执行不严
        “冷链产品对中心温度、冷藏车环境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势必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企业采取了鱼目混珠的手法,即便如此,消费者也很难察觉。”张国美认为,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是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也指出,目前“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这正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突出体现之一。
        刘龙昌认为,缺乏国家标准固然掣肘冷链物流发展,但更使行业困扰的是,即便有了标准,也缺乏监管者去严格要求企业执行。
        2011年初,商务部已经批准发布了《黄瓜流通规范》等7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并于3月1日起实施。这7项标准对黄瓜、番茄、青椒、洋葱、豇豆、鲜食马铃薯、冬瓜等主要农产品的商品质量、等级、包装、标识均作出了规定,对产地采购、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过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类似的农产品流通标准,目前不下200个,包括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可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化阶段,对实施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冷链物流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对不执行标准的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缺少制约办法。”据悉,《低温仓储作业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及《冷库管理规范》等三项重要全局性国标目前正在制订之中,预计将于今明两年先后出台。
        刘龙昌同时认为,本该承担这一监管责任的行业协会,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缺乏相应的管理权限,“就连冷库管理员的资格证书,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颁发”。
        “逼上梁山”
        冷链物流首先是服务业,服务理念的转变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这点上,不少冷链物流的客户深有体会。
        菜管家是一家进行网络生鲜食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公司,创业之初,企业便遇到了物流难的问题。与一般电子商务公司不同,菜管家的货品普遍具有体积大、易腐坏的特点,对物流要求极高,快递等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我们也曾寻找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合作伙伴,但发现上海几乎没有适合我们条件的物流公司。”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流副总监高楸雨说,其原因在于,上海的冷链物流企业目前普遍运营B2B业务,主要在供货商与销售网点之间进行物流,“其管理模式与车辆配置均是为了集中订单,大宗货物运输,与我们零散货品、送货到门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在与多家冷链物流公司合作未果后,菜管家决定自己发展物流部门。他们从企业需求出发,购入了一批0.5吨的长安货车,改造后基本满足了自身的物流需求。
        “目前货舱温度能够达到2.5℃,另外我们会将低温货品放入保温箱,再置入货舱,保证其温度要求。”高楸雨表示,这样的运输环境能够连续16个小时保证产品的品质,而菜管家目前的物流时间都在10小时以内。“就是我们的送货员比较辛苦,因为发动机功率有限,保证了货舱降温以后,车厢空调就不能使用了。”
物流企业不愿意改变既有服务模式,菜管家是被“逼上梁山”的。
        “只能我们自己去做,希望闯出一条路以后,能带动这些企业。”高楸雨表示,“并不是说,所有的冷链物流公司都要做宅配,但是希望这些企业能多了解客户和消费者需要什么。”
        张国美也指出,服务在物流业中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国外,新型物流服务模式早已出现,“也就是在生产商、销售终端及第三方物流之外,通过掌握的信息,来配置撮合物流业务,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利。虽然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