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 ——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cel数据分列功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0:22

    韩信--当时便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后人则称之为“古今第一名将”。他举兵袭取三秦、击魏破赵、平定齐地,在垓下一举歼灭项羽……汉有天下,论武功首推韩信。而一代名将,最终却以“谋反”罪名被诛于长乐宫钟室,死非其所,令人浩叹! 

    刘邦游云梦,韩信遭诱捕 

    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进入了最后决战阶段。是年十二月,汉王刘邦的大将、齐王韩信率三十万大军在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将西楚霸王项羽的九万兵马团团包围,项羽仅带二十八人冲出重围,逃至乌江,被韩信的部队追及,项羽智穷力尽,挥剑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

    项羽既除,刘邦终于圆了皇帝梦。次年二月,刘邦正式即位,是为汉高祖。

    天下既定,刘邦当然高兴。他即帝位不久,就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庆贺胜利。酒酣耳热之际,刘邦问群臣:“我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天下?你们都要实话实说,不得隐瞒。”

    高起与王陵忙回答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攻取后就将城邑封赏给功臣,与天下同其利;而项羽不然,杀害有功之臣,怀疑贤能之士,所以他最终失去了天下。”

    刘邦笑道:“你们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为军队提供补充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皆是人中之杰,我能用之,所以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这就是他终被我消灭的原因。”

    群臣听了,皆认为非常精辟。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的这段评价,也被后人认可。从此以后,这三人便被誉为“汉初三杰”。

    刘邦在公开场合给予了韩信恰如其分的评价,似乎给人一个印象,即刘邦非常感激这三个为其帝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随着天下的百废俱兴,这三个开国元勋跟着刘皇帝享受荣华富贵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刘邦的心思有谁能摸得清呢?

    当与他争天下的对手被消灭之后,他自然要环顾四周,看看谁还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


    他第一个不放心的人便是韩信!

    这从项羽自刎后刘邦的行动即可看得清清楚楚。史载垓下会战刚刚结束,刘邦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然后,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让韩信到淮北的下邳去就职。这是刘邦置酒洛阳南宫前四个月的事。

    就在韩信及群臣对刘邦的做法感到莫明其妙之时,刘邦忽然又当众表扬韩信,就好像先打一棒,然后再给颗枣吃一样,让韩信既有牢骚,又有一种自己的价值被上峰肯定的欣慰。然而,就在洛阳南宫宴会之后,大约过了四个月,刘邦忽然脸色铁青地召见群臣,向群臣宣布:“有人告发韩信要谋反,怎么办?”

    群臣闻言,皆面面相觑。

    当然也有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人。这类人见刘邦怒不可遏的样子,知道韩信得罪了刘皇帝,遂纷纷叫道:“赶快发兵,活埋了这小子!”

    刘邦闻言,却默然不语。见自称腹内“多阴谋”的陈平在一旁没吭声,便问陈平该如何处置此事。

    陈平反问刘邦:“有人告韩信谋反,韩信知道吗?”

    刘邦道:“不知。”

    陈平再问:“陛下的兵马与韩信相比,谁更强大?”

    刘邦回答道:“不如他。”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将领,有用兵能比得上韩信的吗?”

    刘邦道:“没有。”

    陈平三问,刘邦三摇头,于是陈平慢条斯理地说:“陛下兵不如韩信的精,将不如韩信能,若发兵攻之,是逼韩信与陛下开战,臣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

    这回该轮到刘邦问了:“那该怎么办?”

    陈平道:“古时天子常到各地巡游打猎,借此机会与各地的诸侯想会。南方有云梦泽(大体在湖南益阳以南、湖北江陵以北,确切位置不详),陛下可以佯装到云梦巡游,会见那一带的诸侯,韩信知道陛下好到处游玩,听说陛下到了云梦,以为太平无事,一定会去迎接陛下,陛下乘其不备,可一举擒之,只不过用一个力士就够了。”

    刘邦闻计,沉吟片刻,便同意了,遂扬言要到云梦泽游玩。

    刘邦怕韩信不自投罗网,又专门遣使告诉韩信,让韩信前往云梦相见。

    到底是什么人密告韩信要谋反呢?史家没有表明,刘邦也没有说明。也许个中机关,只有刘邦一人知道。

    韩信是否要谋反呢?也许只有韩信和刘邦知道。

    虽然韩信对刘邦突然要游云梦、而且要自己前往晋见心存疑惑,但还是去了。

    韩信去之前,似乎觉察出刘邦游云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曾思考过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让刘邦不放心。最后,他认为问题出在钟离昧身上。

    钟离昧曾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与韩信算是老朋友了。项羽死后,钟离昧便逃到了韩信的麾下,由韩信保护起来。刘邦当时并不知道钟离昧在韩信府中,只是听说钟离昧逃到了楚地,曾令韩信搜捕钟离昧。如今刘邦突然南下,并点名要韩信晋见,韩信不得不暗自思忖:是不是他庇护钟离昧的事让刘邦知道了?

    有人替韩信出主意,让韩信杀死钟离昧,提着钟离昧的脑袋去见刘邦,这样一来,刘邦就会高兴了,就不会找韩信的别扭。

    韩信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在疆场上战无不胜的大将军,此时却没了主意。
 

    他想杀死钟离昧以求洗刷自己,又觉得这样太不讲朋友信义,对不起钟离昧;欲放钟离昧一马,更怕刘邦降罪。万般无奈之下,他去和钟离昧商量此事。

    钟离昧很聪明,他知道,韩信名义上是来和他商量,实际上是来与他摊牌。于是,钟离昧提醒韩信:“你若将我逮捕交给刘邦,以此向刘邦献媚,那么,我今天死,你也将随后而亡。”

    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韩信的窘状。听了钟离昧的话,韩信默然不语。

    韩信不表态,钟离昧知道韩信是想杀自己去向刘邦表明清白,顿时对韩信颇为失望。他骂韩信:“你真不是一个仁厚之人!”一气之下,拔剑自刎。

    韩信见钟离昧已死,且喜且悲。为了自保,他也顾不得什么了。

    韩信提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谁知一见面,刘邦对钟离昧的首级连看也不看,便喝令武士将韩信拿下。

    韩信一下子惊呆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已是束手就擒。

    刘邦此行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在云梦游玩了,立即命令启程回临时国都洛阳。

    行前,刘邦令将韩信置于后车。这时,韩信才明白,刘邦此行是专门来对付自己的,而且,与钟离昧并没有关系。

    上车时,韩信喟然长叹:“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当然应该被烹了。”

    这几句话让刘邦面红耳赤,只好说:“有人告你谋反。”说完,不再与韩信对话,押解韩信直往洛阳。

    刘邦伪游云梦擒韩信,是在陈平的提示下,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丑剧。其实韩信到底是不是有谋反之心,全是刘邦想当然而已。那个神秘的告密者,十之八九也是刘邦的杜撰。
 

    刘邦与陈平的对话透出了一点天机。陈平问刘邦,韩信是否知道有人告其谋反,刘邦不假思索脱口而答:“不知。”

    这不禁令人产生了一点疑问:刘邦如何保证韩信不知道有人告密?

    这时的韩信在下邳(今江苏宿迁),刘邦在洛阳,相距千里,刘邦怎么敢肯定韩信不知有人来告密呢?

    而且,如果刘邦真的相信韩信要谋反的话,必会召集亲信谋臣密谋对策。只有傻子,才会在朝堂上大呼小叫打草惊蛇。

    刘邦屠杀功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逼迫功臣们造反,然后他再率军讨伐明证其罪而诛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刘邦的险恶心肠。

    陈平何等聪明!他一问便知刘邦想找韩信的麻烦。如今天下刚刚平定,百姓喁喁望治,不能现再大动干戈了!看刘邦与群臣的意思, 是想大军讨伐,这无疑是要逼迫韩信造反。对付一个韩信,何必又要兴师动众、让百姓们遭鞅呢?所以,陈平为刘邦出个伪游云梦突然擒获韩信的主意。

    其实,陈平的这个主意有个前提,即韩信并无谋反之心。如果韩信蓄意要反,刘邦到云梦游玩,当然不会率领大量的军队,而这不是正好给韩信送上门去吗?

    当韩信说出“兔死狗烹”的话时,刘邦心中有鬼,又拿不出逮捕韩信的正当理由,所以只是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有人告你谋反。”

    到达洛阳后,刘邦既不敢公开审理韩信“谋反”案,也不敢偷偷将韩信杀死。所以过了两天,便将韩信释放了。

    最终,刘邦也没为他突然逮捕韩信拿出个说法来。其实,将韩信释放,这个行动本身就说明刘邦逮捕韩信纯属无理取闹。如果确证做大臣的有谋反企图,做皇帝的岂肯如此善罢甘休?

    为了说明此次逮捕韩信的正确性,刘邦将韩信的楚王爵位降为淮阴侯。

    对于刘邦为何突然逮捕韩信,韩信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刘邦回国都长安后,也将韩信带到了长安,令其在长安闲居。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从此之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刘邦欲除掉韩信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韩信庇护了钟离昧,而是韩信的能力太强了!能力太强,就有可能危及刘邦的皇帝宝座。所谓功高震主,韩信之谓也。

    可能刘邦有点良心发现,毕竟韩信没有谋反意图,这么做对韩信太不公平。毕竟,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锦绣河山。

 

    自古英雄汉,不怕出身低

    刘邦与韩信,可以说既是一对佳偶,也是一对怨偶。他两个之间的故事,完全能够写成一部大书。

    没有韩信,固然不会有刘邦的胜利和刘汉王朝的建立;但若不是刘邦的大胆起用,韩信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韩信是淮阴人,因为家贫,加上他自己浪荡贫无行,所以既不能被人推举为官吏,又不会经商谋生,因而流落成一个街头混混,常跑到别人家里吃白食,邻居们都很讨厌他。

    韩信曾到南昌亭长家寄食数月,也难得这位亭长好脾气。亭长虽然容忍韩信在他家里白吃,但亭长的妻子却实在受不了了,又不愿公开得罪韩信,便一大早就吃饭,等到了开饭的时间、韩信赶到时,人家家里已经没有饭了。

    韩信也知道人家不愿白养活他,一气之下竟掉头而去。

    离开亭长家,韩信实在找不到可以白吃饭的地方了,便学姜太公垂钓的样子,在淮阴城边的河中钓鱼。

    有个常到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见韩信没饭吃,挺可怜,便每天给他带点饭来。就这样,老太太连续给韩信送了几十天的饭,韩信很感动,表示将来如果发迹,一定会报答老人。


    不想老太太却生气了,教训韩信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可怜你才给你点饭吃,谁指望你将来报答!”

    好在韩信被人瞧不起已经习惯了,听了老太太的话,并不放在心上,依然不想干点什么营生之事以糊口。

    淮阴市井中有个像《水浒传》里没毛大虫牛二那样的无赖,见韩信整天无所事事,还煞有介事地在腰间挂着一柄剑,便嘲笑韩信,说韩信虽然个头不小,又好带刀带剑,其实很胆小。众人皆以为然,跟着他嘲笑韩信。

    那个无赖见韩信仍旧不恼不怒,更是变本加厉,对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不怕死,就用剑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仔细端详着这个无赖,没吭声。过了一会儿,韩信趴倒在地,乖乖地从无赖的两腿之间钻了过去。

    周围的人见状,皆乐得前仰后合,认为韩信不仅胆小无能,还不知羞耻。

    这就是一时成为韩信两大污点的“乞食漂母”和“胯下之辱”。

    而就因韩信有这两大污点,一直被人瞧不起,差点耽误了韩大将军的功名前程。

    韩信最初并不在刘邦的麾下。

    秦末天下大乱,陈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项羽的叔叔项梁也起兵反秦,渡过淮河来到了淮阴。韩信见建立功名的时机已到,遂仗剑投奔项梁。

    但是,直到项梁战死,韩信也没引起项梁的注意,仍是普通一兵。

    项梁死后,韩信成了项羽的部下,这一次的状况稍好了点,项羽提拔他做郎中,相当于项羽的警卫员。如果算是个官的话,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军队中的基层干部。

    好在因为在项羽身边工作,韩信面见项羽比较容易,因此屡次去向项羽献策,也活该项羽命该绝于韩信之手,竟对韩信的屡次献策置之不理。在项羽看来,一个“胯下之夫”算什么东西!你也配来为俺出谋划策?

    韩信很失望,一气之下投奔了刘邦。

    而刘邦也没对韩信的到来当会事,只是任命他做了个名为连敖的小官,也算是个军队的基层干部。

    韩信在任汉连敖期间,因违犯军规差点送了性命。当时犯法当斩的共十四人,韩信是其中之一。行刑时,前面十三人均已被斩首,轮到韩信了,韩信对监斩的夏侯婴叹道:“汉王不是要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也是韩信命不该绝。这位夏侯婴是刘邦的老乡兼老朋友,对刘邦有大恩。他听了韩信的长叹,“奇其言,壮其貌”,竟将韩信松绑,将韩信从刀口下救下。及与韩信详谈,竟谈得极为投机。

    夏侯婴性格直率,敢说敢做。他发现了韩信这个人才,自然去说给刘邦听,刘邦此时尤未引起重视,只是碍于夏侯婴的面子,提拔韩信为治粟都尉。

    刘邦的丞相萧何求贤若渴,听说夏侯婴从刀下救下了一个人才,忙去与韩信谈心,一谈,顿觉韩信见解不凡,对天下大事分析得头头是道,遂视韩信为奇才。

    萧何与刘邦有同乡之谊,与夏侯婴一样,也是刘邦未发迹时的老朋友。他出于对刘邦帝业的负责,急忙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刘邦仍未引起重视,认为韩信不过是个出身微贱、没有出息的无能之辈。

    韩信得知萧相国数次举荐自己,而汉王仍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非常失望,觉得在汉营也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于是开小差跑了。

    在韩信逃离汉营之前,群雄逐鹿的局面就已经明朗了,在刘邦、项羽的合力进攻下,秦王朝土崩瓦解,刘邦率先入关,刚做上秦朝皇帝的公子婴领着文武大臣们投降。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在秦朝都城咸阳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汉中一带。项羽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将家乡彭城定为都城。

    当时的巴蜀一带尚未开发好,属于贫穷落后地区。刘邦先攻入秦朝都城,其功最大,却被到偏远贫困之地,当然不高兴。更令刘邦忍无可忍的是,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也被封王,而且封地在巴蜀、汉中的东北一带,对刘邦形成了包围之势,堵塞了刘邦进军中原的道路。

    刘邦气归气,却也不敢不服从。因为项羽的部队多达四十万,而刘邦才十万人,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

    刘邦强压怒火,率军西进。他的部下们都觉得太窝囊极不情愿随刘邦到蜀地。而且,汉军多数都是东部地区的人,不愿远离家乡。所以,在汉军西行过程中,就有不少将领和士兵在路上开了小差。

    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跑的。由于跑的人太多,所以刘邦干脆听之任之,对区区一个韩信,当然更是无所谓了。

    忽然有人向刘邦报告,说萧相国也跑了。别人跑了无所谓,刘邦的股肱之臣萧何跑了,这可非同小可。刘邦急了,“如失左右手”。

    过了一两天,萧何自己又回来了。刘邦一见萧何,且怒且喜,张口便骂。萧何道:“臣不敢逃跑,臣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不信,萧何解释说,他追的是韩信。

    刘邦道:“诸将逃跑的有数十个,你别人不追,为何偏偏去追韩信?一定是在骗我!”


    萧何道:“诸将易得,至如韩信,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在汉中称王,用不着韩信;若是想争夺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就看大王怎么决策了。”

    刘邦这才稍稍重视萧何的举荐。他说:“看在相国的面子上,就用韩信为将军吧。”

    萧何却不同意,说:“虽用韩信为将,韩信还是要跑。”言下之意是,任命韩信为将军,官太小了。

    刘邦一咬牙道:“拜他为大将?”

    萧何这一下高兴了,说:“幸甚!”

    当时的大将,相当于执掌军权的大元帅。刘邦在萧何的劝说下,敢于将军权交给还是一个无名之辈的韩信,既是韩信的幸事,也是刘邦的幸事!

    对刘邦来说,此举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冒险的决定。

    而且,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还为韩信主持了隆重的拜将仪式。

    诸将听说汉王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以为说不准拜的就是自己。及韩信登坛,“一军皆惊”。

    肯定有许多人窃窃私语:这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胯下之夫”吗?他凭什么能做大将?汉王是不是吃错药了?难道我们是在做梦?

    诸将不是在做梦,刘邦也没有吃错药。韩信的的确确成了刘邦的大将。

    这也应了一句话:“英雄不怕出身低。”

     征战无不胜,屡建盖世功

    虽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但韩信到底是不是“英雄”,刘邦心里还没有底。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当然要找韩信谈话。刘邦说:“丞相屡次推荐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韩信却反问刘邦:“大王争夺天下,难道不是针对项羽吗?”

    刘邦道:“是啊。”

    韩信又问:“大王自料勇悍仁强能比得上项羽吗?”

    刘邦默然良久,说:“不如也。”

    韩信也顾不得刘邦听了不受用,接口道:“我也认为你比不上项羽。”

    于是,韩信开始分析刘项的优缺点:“项王叱咤风云,无人能敌。但是他不能任用贤才猛将,只不过有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和善亲切,人有疾病,则又是流泪又是送汤送饭。当部下有功应当封爵之时,则捧着官印舍不得封赏功臣,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项王虽然霸有天下,但他不定都关中,而是将他的老家彭城定为都城。他还违背义帝之约,将他亲近的人都封为王,因此诸侯都愤愤不平。诸侯见项王将义帝迁到江南,上行下效,也纷纷驱逐抢占地盘,争夺富庶的地方。项王所到之处,杀掠一空,天下怨声载道,百姓并不亲附他,只是迫于其兵威而已。项羽名为霸王,实际上早已失去民心,所以说项羽虽强,很容易使其衰弱。”

    韩信见刘邦已经听得入迷,便开始教他如何对付项羽:“今大王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士,什么人不能诛灭?以天下城邑封赏功臣,还有谁人不服?率一心想着东归的将士东进,谁人能敌?而且三秦王(指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做秦将数年,杀人不可胜计,又率秦兵叛秦投降,结果导致项羽在新安将他们率领的秦军二十万人全部活埋,只有他们三人活着,那些秦军的父老兄弟怨此三人,恨入骨髓。项羽却偏偏将这三人封为三秦之王,秦地的民众并不拥戴他们。大王入武关之时,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苛刻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大王治理秦地。再说,按当初与诸侯的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秦地称王,关中之民皆知此事。大王有功却不得王于关中,反而被赶到汉中,秦地民众也为大王愤愤不平。如果大王麾师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

    刘邦闻言大喜,此时才感到与韩信相见恨晚。

    可别小瞧韩信这了了数语,这对刘邦以后拥有天下至关重要!且不说韩信对项羽、刘邦二人之优劣分析得鞭辟入里,仅就建议刘邦先取三秦之策来说,实已抓住了刘邦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根本所在。

    盖当时诸侯皆已到封地就任,天下虽说大体已定,但诸侯因项羽分封不公而怨声载道,诸侯之间也矛盾重重。若时间一长,随着局势的稳定,项羽的天下共主之位也就坐稳了,那时刘邦再兴兵与项羽争战,实无获胜之望。

    而且,刘邦的部下皆盼望东归,不愿呆在西蜀,正是士气可用之时。若时间一长,将士们在西蜀安下心来,士气必然日益惰怠,届时反而不愿东进了。

    项羽封章邯等人为三秦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挡住刘邦东进之路。趁章邯等在三秦立足未稳而突袭之,必一举打开东进之路。再说占领三秦之地后,可与巴蜀、汉中连成一片,成为刘邦日后逐鹿中原的稳固的根据地。

    刘邦是个异常聪明的人,往往经别人一点,他即触类旁通,所以张良曾说他的颖悟能力是“殆天授”,即天生就聪明。韩信这一席话,真可与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相媲美。

    刘邦茅塞顿开,从善如流,立即让韩信付诸行动。

    公元前206年八月,大将军韩信率先锋樊哙、将军周勃、太仆夏侯婴、中谒者灌婴等,尽发汉军近十万兵马,潜行北进,经白水,出大散关,然后渡过渭水直趋陈仓(今陕西宝鸡东)。

    四个月前,刘邦率军西行时,曾将入蜀的栈道烧毁,既是为了防止章邯等三王袭击巴蜀,也是为了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意图。不料这倒是帮了刘邦的大忙。三秦王见刘邦已将栈道烧毁,也就放松了警惕,以为刘邦不会北上袭取三秦。当韩信的大兵如神兵天降般地经过陈仓而临于章邯所在的雍城(在今宝鸡东、凤翔城南)之下时,章邯不禁吓得目瞪口呆。

    章邯仓促应战,一战即溃,只得弃雍城逃往废丘,路上遣使请盘据在栎阳(在今西安东)的司马欣和屯兵高奴(在今延安东北)的董翳前来救援。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韩信麾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取了咸阳。然后不等司马欣和董翳前来,即调兵遣将主动进击,司马欣与董翳也是措手不及,大败而降。至此,韩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军事行动,在几日之内便平定三秦,打开了刘邦问鼎中原的通道。

    韩信初次用兵,即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取得了辉煌战果。史家认为,韩信袭取三秦之战,是韩信为刘邦的帝业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贡献。

    汉军此时袭取三秦的时机甚好,盖因此时田王田荣也起兵反叛项羽,项羽正率大军北上平定齐国。汉军占领三秦之地后,刘邦一不做二不休,乘楚都彭城空虚之际,联合五个诸侯的军队东进攻下了彭城。

    占领了项羽的老巢,刘邦不禁心花怒放,将项羽收藏的美女财宝照单全收,天天在彭城置酒高会,似乎从此天下就姓刘了。

    项羽的都城虽失,但其有生力量尚存。正在齐地作战的项羽闻知老家被刘邦攻占,大怒,留主力部队继续攻齐,自己则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向刘邦的军队展开猛烈攻击。

    这时刘邦在彭城的军队已达三十万人,是项羽的十倍。但是,因为大家都在忙着享受胜利果实,对项羽的突然到来毫无防备,竟被项羽的骑兵冲击得溃不成军,刘邦仅与数十人逃得性命。

    项羽以三万骑兵竟歼灭刘邦三十万人,真乃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由此可见项羽之勇悍及其部队之善战。

    刘邦坐在车上仓皇而逃,路上遇到他的儿子刘盈(即后来的孝惠帝)和女儿鲁元公主,便让他们上车一同逃跑。但一辆车上多载两个人,车子行进速度便慢了下来。刘邦见追兵扬尘而来,情急之下竟将儿子与女儿推下车子,欲自己逃得性命。幸好为刘邦驾车的是敢担道义的夏侯婴,他不忍让那两个孩子死于敌手,立即停下让二人上车。刘邦竟为了自己逃命,屡次将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子,夏侯婴则坚持载他们二人同逃。就这样,刘盈与鲁元公主总算逃离了险境。

    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与刘邦的妻子吕雉却被项羽擒获。

    此时韩信在哪里呢?刘邦攻彭城,韩信并未参与,而是留守关中。刘邦败逃到荥阳后,项羽随时可能抵达,刘邦仍未脱离危险。由于汉军主力皆已被刘邦带走,关中也很空虚。情急之下,萧何急忙征关中老弱少年入伍,让韩信带着这么一支并无多少战斗力的新兵前往营救刘邦。

    韩信受命于危难之际,再次显示出他的军事天才。他率部东进至荥阳附近,与追击而来的楚军展开激战。关于此役的详细战略战术,史无具载,但结果甚好,韩信就凭这么一部新兵,竟成功地将楚军阻挡在荥阳以东,刘邦这才算松了口气。

    韩信营救刘邦,阻楚兵于荥阳之东,从而稳定关中,为汉军复振争得了时间与机会。这是韩信为刘邦帝业做出的第二次重大贡献。

    之后,楚汉双方在荥阳遂展开对峙之局。

    魏王豹在刘邦攻彭城时曾率部跟从,但在刘邦大败之时,魏王豹即叛汉降楚,并对刘邦的后方构成莫大威胁。鉴于此,刘邦在楚汉荥阳对峙的同时,即派韩信展开伐魏之战。

    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兵至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朝邑东南,东临黄河),在黄河对岸大量征集船只,做出要渡河击魏的架式。

    魏豹侦知后,忙将主力调至黄河东岸,准备在此与汉军大战。

    谁知这是韩信在声东击西!韩信一方面在临晋大练士卒,一方面却亲率曹参所部悄然北上,到达离临晋一百多里的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口,别出心裁地用酒桶运载将士们渡过黄河,然后迅速南下,向临晋渡口的魏军展开攻击。

    这时,黄河西岸的汉军也开始强渡黄河,将魏军打得大败,魏王豹亦被活捉。

    韩信还未等魏地残余守军回过神来,即分兵略地,以风卷残云之势平定河东五十二县。


    韩信平定魏地之战仅用了一月即大功告成,这使楚汉对峙的局面开始向有利于汉军方面扭转,厥功甚伟。史家认为,这是韩信为刘邦帝业做出的第三次重大贡献。

    韩信八月出兵,九月取魏,到了十月,即展开破代攻赵之战。

    韩信攻代极为顺利,一战即将代军击溃,斩代相夏说,遂乘胜攻取太原。

    为了遏制住韩信北进,赵王歇与代王陈余、广武君李左车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今河北石家庄西之井陉)要塞摆开架式,欲与韩信一决雌雄。历史上著名的“井陉之战”随即拉开序幕。

     韩信是时有兵五万人,要敌赵军二十万,在兵员数量上先处于绝对劣势。

    本来,李左车打算率奇兵先断韩信的粮道,然后与韩信在井陉对峙,用不了多长时间,韩信粮草不继,将不战自溃。可惜此制胜方略被陈余否决。陈余自恃有二十万之众,对付韩信五万人绰绰有余。而且,《孙子兵法》也说:“十则围之,倍则战。”赵军四倍于汉,不战何待?

    韩信侦知此情,正中下怀。汉军远道而来,志在速战速决,好腾出手来对付项羽。如果时间一长,汉军后方不得平定,必会给整个战局带来被动。所以韩信连夜调兵遣将,欲以奇计再创战场辉煌。

    韩信先派轻骑两千,乘夜潜上井陉附近的萆山,令之在赵军大举出动追击汉军时,突下山来攻占赵军营垒,截断敌之退路。

    之后,韩信又派一万士兵至井陉东岸背水结阵。

    黎明时分,韩信令树起大将军旗,主动向赵军营垒发动进攻。

    陈余正欲与韩信决战,见汉军攻来,也打开营垒,指挥赵军倾巢而出。韩信却不与之正面交锋,率军佯败,向汉军万人背水结阵的方向退却。

    赵军一直追到井陉水东岸,退至此地的汉兵见前无退路,后有追兵,只得拼死以战。预先在此列阵的一万汉军也配合韩信的大军迎击追来的赵军。

     正在双方在井陉水岸边血战之时,赵军的后方却已被埋伏在萆山的汉军乘虚攻取。赵军在井陉岸边遇到了汉军的顽强抵抗,士气逐渐懈怠,此时听说大营已被汉军攻占,顿时大惊,以为汉之援军已抄其后路,遂纷纷掉头逃跑,战场局面立刻急转直下。陈余虽然杀了几个逃兵,终不能控制局面。

    背水而战的汉军士气大振,乘势追亡逐北,此时用兵败如山倒形容二十万赵军的溃败场面,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大战中,陈余和赵王歇被杀,李左车被汉军俘虏。

    战后,曾有将领问韩信为何背水结阵、而犯兵家之大忌,韩信笑道:“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吗?”

    韩信知李左车富有计谋,动了惺惺相惜之心,乃释而不杀。韩信欲乘胜攻取燕地,乃问李左车取燕之策,李左车建议韩信乘此兵威,致书燕王臧荼,说以利害,可兵不血刃而下燕。

    燕王臧荼闻知韩信取三秦、平魏、破代、灭赵,所向无敌,早已吓破了胆,不敢与韩信交锋。果如李左车所言,韩信一纸书信,便使燕王纳款投降。

    韩信以不足五万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连续攻取代、赵、燕之地,使汉之领地一下子拓展数千里,赢得了楚汉战争的主动权。这是韩信为刘邦帝业所做的第四次重大贡献。

    至此,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此时能不能西出巴蜀还很难说。更何况,刘邦彭城惨败后,若没有韩信挽狂澜于既倒,刘邦之不被项羽擒获也几希。

    韩信的功劳,刘邦当然不会忘记。

    所以,尽管刘邦对韩信的军事才能怕得要命,恨不得将韩信杀掉才能心安,毕竟念其大功而心怀不忍。

    伴君如伴虎,遭忌有缘由

    大学者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将韩信招致刘邦疑忌之根源上溯到韩信拜将之时。 


    王夫之认为,刘邦对韩信萌生杀机,“而几动于登坛之数语。”到底韩信哪几句话让刘邦初见韩信就欲杀之而后快呢?

    韩信曾对刘邦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王夫之解释道,做皇帝的可以这么想,但做臣子的却不能这么说。做臣子的,应为了君王无私奉献,绝对不能讨价还价、索要封赏!韩信此语,实是在与刘邦做交易,非人臣所宜言。

    韩信是在为刘邦分析项羽之失策时说这句话的,刘邦听了,并未因此而不满,反而非常高兴。用司马迁的话说:“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表面看来,刘邦对韩信的这句话多么在意。

    不过,仔细想来,王夫之的分析也有一定道理。韩信开口就说刘邦在“勇、悍、仁、强”方面比不上项羽,刘邦听了,肯定不怎么受用。继而,韩信又向刘邦暗示,若他将来有功得不到封赏,就不会为他刘邦卖命。刘邦即使当时没有流露出不满的神情,心底未必就不心怀芥蒂。

    但若说刘邦因韩信暗要封赏就心藏杀机,也未免言过其实。

    可以肯定的是,自从刘邦与韩信初次会面,到灭掉项羽天下大定,刘邦就一直没有给予韩信以充分信任。

    比如,无论韩信征战到哪里,刘邦都要将其丰沛老友曹参、灌婴等安插到韩信部下为将,很可能就是为了让他们监视韩信,使韩信不得心怀异志。

    再如,刘邦在韩信所率人马的数量上也严格予以控制。韩信袭取三秦之后,刘邦利用东进攻打彭城的借口,将兵权抓到手,而且不让韩信跟随;在韩信每攻下一地,刘邦都立即将韩信的精兵抽走。司马迁如是记载:“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

    刘邦公开流露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则是在韩信平定燕地之后。刘邦知韩信取赵定燕,实力一定大增,心中喜忧交集,竟只与夏侯婴两人偷偷潜入韩信的营地,自称是汉王使者,真入韩信的营帐,从韩信的卧室内夺得大将军印符,然后召集诸将议事。

    当时韩信尚在梦中,及醒后才知刘邦突然到来,“大惊”!惊魂既定,才发觉刘邦已夺其军权。

    如果刘邦因荥阳战事吃紧,急需兵员补充的话,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下令,从韩信所部抽调人马,又何必做贼一般地搞突然袭击呢?

    这说明,韩信初见刘邦时的一番晤对,肯定有令刘邦不满的地方。刘邦对韩信,既用之,又时刻防备之,一直未将韩信引为心腹股肱。

    历来为世人所认同的说法是,刘邦对韩信心生疑忌是始于韩信平定齐地、请求封王之时。
 

    刘邦突入韩信卧室夺其军权,将韩信的精兵据为己有,然后命韩信率赵之降兵前往攻齐。
 

    不用史家明言,刘邦这一公开对韩信表示不信任的举动,肯定令韩信怏怏不乐。尽管如此,韩信还是服从刘邦的调遣,率军开始了伐齐之役。

    齐王田广本来起兵与项羽叫板,及得知但项羽在彭城一举歼灭刘邦三十万大军的消息,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吓得连忙归附项羽。

    此时韩信已经扫平黄河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只剩齐地尚未易帜。如果攻下齐地,那么,整个黄河流域皆为刘邦所有,项羽就只剩下长江中下游的地盘了。届时韩信麾军南下,可与荥阳以西刘邦的大军构成对楚军的夹击之势,战争的胜负就不言而喻了。

    齐王田广虽然有兵二十万,但此人并无多少谋略,根本不是韩信的对手。所以,刘邦一方面令韩信准备攻齐,一方面又派郦食其去劝说齐王投降。

    田广早就知道韩信的威名,经郦食其一说,欣然同意归附刘邦。

    韩信得知齐地已被郦食其用三寸不烂之舌说下,便想掉头南下。这时,有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出现了。

    此人名叫蒯通,范阳人,巧舌如簧,是个著名的辩士。他跑去对韩信说:“汉王令将军击齐,又派使者去游说,汉王有让将军停止进攻的命令吗?将军您为什么想退兵呢?郦食其不过是一个书生,仅凭三寸之舌,便下齐七十余城,将军率数万之众,转战一年多,才攻下五十余城,做大将数年,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竖儒的功劳吗?”

    韩信闻言,觉得有理。若没有他韩信大军临境,齐王能这么痛快地归附刘邦吗?大功让郦食其一人独得,韩信实在是不甘心。

    于是,韩信乘齐王毫无防备之机,对齐军展开了晴天霹雳般的进攻,在历下(今济南东)一举歼灭齐军主力,然后直趋齐都临淄。

    田广正在临淄城中宴请郦食其,听说汉军突然杀来,大怒,以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乃下令将郦食其活活烹死,然后率众逃出临淄。

    韩信攻破临淄,立即分兵略地,于潍水之战再败齐兵,俘虏田广而杀之。齐相田横闻田广已死,遂自立为齐王。韩信立即派兵击溃之,田横逃走。至此,齐地全境已告平定。

    韩信收编败降的齐兵之后,实力大增,估计兵员已达三十万之众。

    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人往往难以保持清醒。此时,韩信犯了一个大错误,即向刘邦邀功,请求刘邦封他做齐之“假王”,即“代齐王”。

    刘邦正在荥阳与项羽对峙,战事颇为吃紧。一日,他正在召开军事会议,韩信的使者到了,转达韩信的话说:“齐人反复多变,忽叛楚忽归汉,不封韩信做‘假王'以镇之,则齐地局势为稳。”

    刘邦闻言大怒,道:“我被困于此地,日夜盼望他来救我,他竟想自立为王!”

    张良和陈平正坐在刘邦的左右,见刘邦发怒,两人急忙踩刘邦的脚,刘邦何等聪明,随即住口。

    张良、陈平悄悄提醒刘邦:“我们这里战事不利,大王能禁止韩信称王吗?不如顺水推舟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为大王守卫齐地。不然的话,恐怕要发生变故。”

    刘邦立即醒悟,接着刚才的语气说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是真王,为什么要做'假王'?”

    由于刘邦随机应变,在韩信的使者听来,刘邦的话听来虽说怒气冲天,却像是在为韩信鸣不平了。

    在与项羽争斗的关键时刻,刘邦必须要稳住韩信,必须要得到韩信的支援。因此,刘邦派张良为特使,前往齐地立韩信为齐王。张良负有的更重要的使命,是征调韩信的兵马到荥阳与项羽决战。

    韩信得以封王,自以为平生志愿足矣,当然兴奋不已。为报答刘邦的慷慨封赏,他于公元前202年10月亲率大军南下,以风卷残云之势击破项羽的老巢彭城,然后掉头而东,一路上势如破竹,如一柄利刃从项羽的背后插来,直至在垓下将项羽一举全歼。时为公元前202年十二月。

    垓下会战刚刚结束,大概只过了两三天时间,刘邦即采取上次突然夺取韩信军权的故伎,“驰入齐王信壁(军营),夺其军。”

    又过了几天,刘邦将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

    夺取了韩信的兵权之后,刘邦仍不放心,遂又发生伪游云梦诱擒韩信之事。

    从韩信请求刘邦封他为齐之假王这一举动来看,可以确认韩信并无谋反意图。韩信不过是想通过自己的才能与功劳,得到自己应得的封赏,以使自己扬眉吐气,一扫过去的耻辱。

    韩信也明白,他虽然被刘邦任为大将,但并非刘邦的心腹和亲信。如果不趁刘邦用人之际主动提出要求,待天下平定之后,刻薄寡恩的刘邦就不会痛痛快快地将王爵封给他了。


    而这正是韩信的失策之处。当时刘邦正与项羽的主力在荥阳一带鏖战,并且屡战屡败。若没有刘邦将项羽的主力部队紧紧牵制在荥阳,韩信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席卷北方。韩信平定北方后,应率大军南下支援刘邦,而不该拥军自重、要挟刘邦。

    有人认为,韩信听信蒯通之言,在齐地已经兵不血刃而拿下的情况下,一心为了争功,不顾刘邦使者郦食其的死活,悍然发动袭击,实属不仁不义。刘邦闻讯,肯定不高兴。如《历代名家评〈史记〉》引刘何的话说:“盖汉之杀信,始于郦生之烹,决于假齐王之请。”

    其实,刘邦对韩信袭齐导致郦食其被杀之事毫不在意,自始至终没有提起此事。

    再说,当初刘邦为了保证自己逃得性命,竟几次将儿子与女儿推下车去……项羽将刘邦的父亲抓获后,在阵前以烹死刘太公威胁刘邦,刘邦不仅不以为然,还向项羽索要一杯肉汤尝尝……一个连父亲和儿女性命都不顾的人,又怎么会在乎一个郦食其的死活?

    况且,齐王田广只是口头上同意归顺刘邦,实际上是想坐山观虎斗。韩信将田广消灭,干净利索地解决问题,这也是刘邦想看到的结果。所以,刘邦在派郦食其去游说田广时,并没有给韩信停止进攻的命令。韩信乘齐王无备之时袭取齐地,正中刘邦下怀。

    令刘邦感到气愤的是,韩信在关键时刻不发兵前来救援,反而索要封赏,这与挟势勒索还有什么分别?

    如果说以前刘邦仅仅是对韩信有所顾忌的话,韩信请封假王,则令刘邦心生杀机了。韩信之未得善终,良有以也!

    一饭犹图报,岂能负汉王  

   《历代名家评〈史记〉》一书引汤谐语云:“然信一生志愿,只在封王。既为齐王,愿望已毕,并无丝毫反念。”应该说,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

    韩信攻下齐地之后,其军事实力达到顶峰。项羽虽然有勇无谋,但此时也认识到,自己的生死存亡实际上已在韩信的掌握之中。

    所以,在刘邦派张良去封韩信为齐王的同时,项羽也派部下武涉去游说韩信。

    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韩信靠向刘邦一边则汉胜,倒向项羽一边则楚赢,若自立为帝则天下三分。韩信之举手投足,实已关乎天下大势。

    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当然对韩信倒向自己不报任何希望,只是希望韩信背汉自立,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以缓解即将被消灭的危局。

    武涉可算是个出类拔萃的说客,其言如今看来也颇为在理。他先向韩信分析刘邦的为人:“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背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

    然后,武涉再向韩信陈以利害:“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擒矣!足下所以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日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王与楚连和、三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这里,武涉所说的“项王今日亡,则次日取足下”不久即被证实。

    但当时韩信以为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至于如此无情。再说,“士为知己者死”,虽死无憾。

    韩信如是答复武涉:“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刚打发走武涉,那个劝韩信袭取齐地的蒯通又来了。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他首先声称会为人看相,以引起韩信的兴趣。

    韩信果然很感兴趣,问:“先生相人何如?”

    蒯通道:“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韩信于是要求蒯通为自己看相,蒯通神秘兮兮地让韩信摒退左右,然后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韩信不明白,问:“何谓也?”

    蒯通道:“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洛,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疲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民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定,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闻之。”

    韩信道仍以汉王对他有知遇之恩、为人不能恩将仇报为由予以拒绝。他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蒯通进一步用张耳、陈余由“刎颈之交”到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之事以及越国功臣文种、范蠡的不同结局来劝导韩信:“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始常山王(指张耳)、成安君(指陈余)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厌、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此二人相与,天下之至欢也。然而卒相擒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厌、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愿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向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是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蒯通这一番洋洋大论,颇说到了点子上,尤其是说韩信功高震主数语,颇令韩信有些犹豫。

    于是韩信说:“先生不要说了,让我再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蒯通见韩信没有背汉自立的意思,又去劝说韩信:“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担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韩信虽然有所心动,但考虑到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还是断然拒绝了蒯通的建议。蒯通见计不能行,深知他劝韩信谋反之事如若泄露,必死无疑,乃悄悄逃走,佯装疯狂以图避祸。

    武涉与蒯通游说韩信之语,司马公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之独详。后世许多人都认为,司马迁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记述武涉、蒯通之语,实是想说明韩信从心底里就没有谋反的念头。如清朝桐城派文人方苞认为:“其详载武涉、蒯通之言,则微文以志痛也。方信据全齐,军锋震楚汉,不忍向利背义,乃谋反于天下既集之后乎?”史学家赵翼也说:“《史记·淮阴侯列传》全载蒯通语,正以见淮阴之心乎为汉,虽以通之说百端,终确然不变,而他日之诬以反而族之者之冤痛,不可言也!”

    好在武涉、蒯通之言不甚艰深,因此照单全录于上。

    应该说,韩信若有反心,占领齐地之后是独树一帜的最佳机会。

    尽管刘邦早已公开流露出对韩信的不信任,但韩信念念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对刘邦的为人认识不足,对自己将来的处境估计过于乐观,故而终成刘邦案板上的鱼肉。

    如果说韩信听信蒯通之言,拥齐、燕、赵之地与刘、项抗衡,那么,历史肯定将会另写了。

    当然,即使韩信背汉自立,也不一定就能夺取天下。因为,刘邦的心腹将领曹参等一直在韩信的帐下,韩信欲反,曹参等未必会拥护韩信。再说,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如张良、萧何、陈平、彭越、英布、张耳、隋何、陆贾等,皆乐于为刘邦所用,韩信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如果日后刘韩项三方形成长期对峙之局,综合起来分析,韩信未必是刘邦的对手。

    可以断定的是,如果韩信听从蒯通之言当机立断,天下将会陷入更加复杂纷乱之局,到底鹿死谁手实在难以预料。即便韩信没能取胜,也强于他蒙冤受诬最终束手就擒身首异处以至被夷灭三族。

    项羽刚死,正如武涉所言,韩信的末日也不远了。

    刘邦先夺韩信之军,随即改封他为楚王,让他远离齐、赵、燕等韩信一手打下的地盘,到下邳去就职。

    韩信对改封齐王一事好像仍未引起警觉。在韩信看来,因功被封为王爵,这已是最高的荣誉了,至于什么王倒无所谓。

    韩信衣锦还乡,特地到淮阴寻找到曾给他饭吃的那个洗衣老人,赏老人千金,以报答她的施饭之恩。

    那个南昌亭长只得到一百钱的赏赐。韩信在给他钱时批评道:“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没做到底。”

    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的无赖也找到了。众人以为韩信必严惩之以泄愤,不料韩信却出人意料地提拔那个无赖为中尉。韩信为此解释道:“此人是个壮士。当初他污辱时,我怎么就不能杀了他呢?杀之无名,所以我忍下了,因此才有我韩信的今天!”

  “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夫子的话真是至理名言!

    由韩信回乡报恩之举,即可见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韩信之谓欤?

    清朝诗人包彬曾有诗云:“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

    是啊,一饭之恩尚思报,何况刘邦的知遇大恩呢?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刘邦伪游云梦擒获韩信后,也知道韩信冤枉,所以只将韩信降为淮阴侯了事。

    韩信无辜被贬,当然牢骚满腹,常常称病不朝。

    曾是韩信部下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也是列侯,与韩信平级,这令韩信心中很不平衡。韩信曾到樊哙家做客,樊哙对韩信极为恭敬,跪拜送迎,说:“大王竟能来看望臣!”仍将韩信当做王爷。韩信出门时自嘲道:“我竟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樊哙虽说是一介勇夫,但是刘邦的老乡,也曾为刘邦立下过大功。如在鸿门宴上,樊哙便有救驾之功。韩信公开表示瞧不起刘邦的这些故友和功臣,令众人侧目是必然的了。

    一日,刘邦与群臣闲聊,问诸将能带多少兵,诸将便各自表白自己能够统帅兵力的数量。
 

    刘邦又问:“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

    刘邦反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

    韩信的回答令刘邦颇为不快:“臣多多而益善耳。”

    刘邦心中虽然不快,但表面上还带着笑容,又问:“多多益善,你为什么被我所擒?”


     韩信也发觉自己失言,忙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所擒也。”并吹捧刘邦道:“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刘邦听了这几句话,还算比较受用。但韩信自称带兵“多多益善”,更令刘邦对韩信不放心了。

    韩信虽然挂了个淮阴侯的头衔,却没有自己的封地,既无兵将,亦无实权,只能在长安闲居。

    此时被封为留侯的张良为避刘邦疑忌,也称病在家闲居。他们二人闲来无事,经刘邦批准,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史家认为,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兵书整理工作,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韩信还自己写了一部军事著作,题为《兵法》三篇。此书《汉书·艺文志》有录,可惜我们今天已经见不到了。

    这样赋闲的日子没过多久,一张大网已经在向韩信撒来。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阳夏侯陈说起。陈也是刘邦的开国功臣,被任命为巨鹿守。公元前197年,陈任代相。不久,他自称代王,联合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燕王绾举赵代之兵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征讨,留吕后和太子以及萧何守卫国都长安。

    刘邦走后,吕后突然将相国萧何召来,告诉萧何一个惊人的消息:韩信要造反!

    听了吕后的话,萧何也觉事态严重。经过密谋,两人想出了个主意:由萧何去见韩信,诈说叛军已经被刘邦平定,陈已死,诸侯与群臣皆入朝祝贺,也请韩信入朝致贺。韩信到时,则立即逮捕之。

    萧何去跟韩信一说,韩信果然跟着萧何到了长乐宫。

    当初因为萧何的举荐,韩信才得以宏图大展;可以说,萧何对韩信有着知遇之恩,没有萧何,也就没有韩信的今天!见萧何专门来请,韩信没有理由不进宫。

    萧何将韩信领到了长乐宫的钟室。钟室是个陈列宫廷乐器的地方,韩信还以为,到钟室里来,是为了听宫廷乐师们演奏乐曲以庆贺平叛胜利。

    谁知一进钟室,却不见别的王侯大臣,只有吕后阴沉着脸在此等候。

    韩信正纳罕间,只听吕后一声尖利刺耳的大喝,立即从两面窜出几个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

    未等韩信质问缘由,吕后即下令将韩信就在钟室之内斩首。

    韩信想找萧何说明究竟,萧何这时却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面对武士高高举起的屠刀,韩信仰天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寒光闪过,鲜血四溅。一代名将,就这么身首两处了。

    关于韩信“谋反”的经过,司马迁如是记载:“陈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这段记载,实在是漏洞百出,大略有十大疑点,兹简述于下:

    陈是刘邦的亲信,素来与韩信关系一般。像谋反这样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再愚蠢的人也不会贸然向皇帝的亲信吐露心曲,何况是韩信这样的军事家!此其一也;

    韩信向来熟谙兵法,善于审时度势。当初他手掌兵权时不反,蒯通游说他另起炉灶时不反,刘邦兵困固陵时不反,到楚地为王时不反……为何偏在无权无兵、蛰居京都之时谋反呢?此疑二也;

    韩信鼓动陈谋反的话幼稚得很,不像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大将军所说的话。再说,此次密谈,并无第三者在场,谈话内容外人如何得知?司马迁如何记录得那么详细?此疑三也;
 

    韩陈二人的密谈,笔者看来看去,到底没有看出谁是将来造反的主帅。陈说是要听韩信的命令(“唯将军令之”、“谨奉教”),韩信则说是要帮助陈成大事(“吾为公从中起”、“吾从此助公”)到底是谁帮谁、谁听谁的指挥?此疑四也;

    陈到巨鹿赴任,大约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这以后的三年里,陈与韩信连一面也没见过。两人商定谋反,却三年未得晤面,不得互通声气。古今中外的谋反者有这样的同谋吗?此疑五也;

    韩信的舍人之弟首告韩信谋反,似乎可信。但谁又能证明这不是吕后等人的诡计?之后,吕后杀梁王彭越,就是令鼓越的舍人诬告彭越谋反、以此为借口杀害彭越的。看来,让将领们的舍人进行诬告,然后再名正言顺地除掉他们,是刘邦、吕后夫妇的看家本领和一贯做法。此疑六也;

    此时的韩信无兵无权,竟想伪造刘邦的诏旨赦免囚徒,以囚徒和自己的家人作为造反的主要力量,这可能吗?作为一个深通兵法的军事家,韩信难道没有想想靠几个囚犯与家人谋反,有成功的希望吗?此疑七也;

    可笑的是,告发韩信“谋反”的,不是其亲信家臣,而是其舍人的弟弟。韩信谋反,连其舍人的亲属都知道了,还有什么秘密可言?谋反者难道竟这么粗心大意吗?此疑八也;
 

    凡谋反者,矛头一般指向最高当权者,即皇帝。韩信谋反则不然,他所要对付的竟是吕后和太子。刘邦此时正统帅大军在外,韩信即使得手,因并未消灭刘邦的有生力量,韩信仅困守长安,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不败何待?韩大将军竟见不及此吗?此疑九也;

    如果韩信确有谋反意图,当萧何前去请韩信入宫时,韩信必不敢去。而韩信却毫无防备地去了。死前,韩信叹自己平定齐地之时未听蒯通之言,并没有悔恨自己谋划不周。此疑十也。

    以上十大疑点,足以说明韩信并无谋反企图。韩信以“谋反”罪名不得其死,实是一桩千古冤案!

    作为韩信知己的萧丞相,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对韩信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人一贯较谨慎,生怕得罪刘邦招来大祸。吕后召他前去问计,实际上也是对他的考验。

    萧何知道,韩信能力太强,刘邦对韩信既忌又怕,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主持公道站在韩信一边,还是为了自保站在刘邦一边,这是萧何必须要做出的诀择。

    最终,萧何选择了自保。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出卖了韩信。

    还有人说,刘邦出征后,萧何负有保卫首都、保卫皇后和太子的重任,如果韩信真的谋反,长安有失,萧何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在真假莫辩的情况下,萧何与吕后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以断然措施除掉了韩信。

    所以,当刘邦基本平定叛乱回师之后,得知在萧何的帮助下,吕后已将韩信杀死,非常高兴,增封萧何五千户,另派五百人为相国卫士。

    刘邦有个毛病,对所有的开国功臣都不放心,老是担心别人来抢他的帝位。他虽然与萧何是老乡,又是贫贱之交,但对萧何也不是完全信任。韩信死后的第二年,刘邦以萧何有受贿嫌疑以及请求让老百姓到上林苑种田一事为借口,将萧何逮捕入狱。后经别人求情,加上萧何受贿一事查无实据,刘邦才同意将萧何免罪释放。

    刘邦逮捕萧何,为的是吓唬吓唬他。萧何被放出后,果然更加谨小慎微了。

    不管怎么说,萧何为了讨好刘邦和吕后,不惜将韩信置于死地,究属不义。

    在韩信“谋反”真伪莫辩的情况下,只将韩信逮捕也就罢了,吕后却悍然将功勋盖世的韩信杀死,而且还灭了韩信的三族,其用心其手段也未免太毒辣了!

    本来,萧何举荐韩信,乃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但结果竟是如此,真令人复何言之,复何言之!

   从此,民间留下了一句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回师后,对韩信的死,用司马迁的记载来说,是“且喜且怜之”。刘邦喜的是,能征善战的韩大将军终于死了,除掉了他的心腹大患;怜的是,他知道韩信是无辜被诛,因此不禁心生怜惜。

    刘邦问吕后:“韩信死前说了什么?”

    吕后回答道:“韩信说,他悔恨不用蒯通之计。”

    刘邦早就听说过蒯通之名,说:“蒯通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乃令人将蒯通捕获押来。

    刘邦一见蒯通便气哼哼地问:“你曾教韩信谋反吗?”

    事已至此,蒯通只得如实回答:“不错。臣是曾教他谋反,但那小子不用臣之计策,因此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如果那小子听我的话,陛下怎么能将他灭族呢?”

    刘邦闻言大怒,叫道:“烹了他!”

    蒯通道:“唉!烹我冤枉啊!”

    刘邦说:“你教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的?”

    蒯通不慌不忙地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能力强的、跑得快的先得到鹿。盗跖的狗冲着尧帝吼叫,不是说尧帝不仁,是因为尧帝不是狗的主人。当时,臣唯独知道韩信,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披坚执锐想坐皇帝之位的人多得很,只是力所不能而已,陛下能将他们全烹了吗?”

    刘邦因为韩信已死,这时心情正好不错,所以听了蒯通的话,也觉得有理,竟免蒯通一死。

    在刘邦看来,蒯通不过一介无兵无权的辩士,即使蒯通扬言要反,也仅是痛快痛快嘴而已,杀之虽然容易,却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刘邦宁杀有造反的能力却没有造反意图的韩信,也不杀有反心却没有造反资本的蒯通。

    又据说,吕后杀死韩信后,将韩信的首级送往刘邦军中。刘邦此时正在山西灵石县,得到韩信的首级后,便将其埋葬于城南10公里处的高壁岭之上。后人为纪念韩信,易名为韩信岭,又称韩侯岭。岭上有韩信墓,高10米,直径10米,原有墓碑,上刻淮阴侯墓。现已无存。墓旁建有韩信庙,始建年代无考,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屡有补修和扩建。最后一次扩建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据《史记》载,刘邦是在回到洛阳后才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的,吕后将韩信的首级送往刘邦军中,于史无据,并不足信。这个韩侯岭,不一定就是韩信的埋骨之地,很可能是因为韩信平定代、赵时曾驻军于此,当地的人感于韩信无辜被杀,遂为之修墓建庙以志纪念。
 

    在安徽省霍山县也有韩侯岭,岭上有韩信墓,墓前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所谓一知己,即指萧何;所谓两妇人,一个指给韩信送饭、使韩信不至于饿死的漂母;一个指断然杀死韩信的吕后。了了十个字,便将韩信的生平际遇言简意赅地写了出来,可谓妙手偶得。

   “韩信岭”不只这两处。在淄博也有一个叫韩信岭的地方。传说韩信攻下齐国国都临淄后,驻军临淄城北的山岭上,后人遂名之为韩信岭。

    又据说,韩信被杀后,遗体葬于其故乡的韩王庄,遗址在今江苏省清江市西南码头镇附近。这里尚有韩信冢、韩信庙、韩信故居、韩信祠等遗迹。

    传说归传说,韩信被杀后,遗骨到底流落何处,如今已是无可稽考了。

    在专制社会里,多数功臣的结局都很可悲。武涉所说的“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和韩信所慨叹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几乎成了专制社会里功臣最后结局的一条定律。可以说,韩信的悲剧最具典型意义。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