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式架构设计演义 - 序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phone刷机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3:57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转眼步入流媒体领域已有些年头了。

初入该领域的时候,由于需求比较单一, 流媒体的封装只要求PS的,编解码格式为MPEG2/MPEGA,

输入源为RTSP/RTP或者UDP Multicast, 核心的Parser(Framing)/Demuxer/Decoder代码又由芯片厂商以2进制的形式提供,基本工作也就是在上层实现一个媒体播放的控制状态机实现以及数据缓冲区的管理,所以那时流媒体架构什么的觉得是浮云,没什么概念,基本上只要把功能实现就行了,还有就是修修BUG,改善下性能,至于扩展性,通用性,灵活性,低耦合这些东东根本就考虑甚少,甚至就不考虑,呵呵。

 

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情节很老套,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且看:

封装:除了PS,还要支持TS了。
音视频编解码格式:从最初的MPEG2/MPEGA, 增加了MPEG4, H264/MPEG4-AVC, WMV,MP3, AAC, AC3, DTS...
流输入源:不单单是RTSP和Multicast了,还要HTTP, 本地文件,RTP扩展, 模拟Tuner,

           数字Tuner, Interleaved, Flash, DLNA...
由于刚开始没有考虑到扩展性,软件的耦合度又高,要付出代价了,每增加一个功能需求都要费老大的劲,而且各功能之间相互干扰,代码越改越乱,几乎成了一团浆糊。更要命的是,由于系统越来越庞大,增加或者修改东西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容易维护...

 

难道是山穷水尽了吗? 古云, 穷则变,变则通。实际上, 方法不是木有, 但要看你是否有信心,有条件引入一个全新的媒体架构 - 插件式架构。
插件式架构是神马,哈哈,卖个关子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