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般若敏捷系列之一:序言

来源:互联网 发布:凯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8:33

这是敏捷开发般若敏捷系列的第一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

作为预热,之前的智慧敏捷系列中提到,多数情况下敏捷实践应该如何,都要“看着办”而无有定法,但每次思考又有“避免浪费”等相对确定的思维方向,总是徘徊在虚实之间,难以把握。

智慧受到因缘(内因,外缘)所限,所以每次答案都各有不同;而各有不同背后的更高层的相对永恒的东西,则是“大智慧,妙智慧”,就是般若(佛教语,音“波惹”)。

缘起

本系列将尝试解决几个终极问题:

1. 什么是敏捷?

2. 怎样知道我是否敏捷了?

3. 应该怎样推广敏捷?

4. 我是否适合敏捷?

5. 敏捷未来会怎样?

简单地说,若在解决这些问题前附加上前提条件,要“看着办”,则只能算是智慧敏捷;若没有前提条件得出的答案,则是般若敏捷。

伏笔

本系列会引用、解说一些IT之外的理论、经典,不过会尝试从敏捷开发的角度来看待。

为了写这个系列时不发生太大偏差,曾经阅读了几十万字的文字、书籍,以及近百个网页,意识到真理并没有“原意是什么”,而只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看到其中一个侧面。因此本系列中对一些概念所做的“曲解”,其实是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侧面”,请懂行的读者以此处之

若有关于原意的讨论,或许会在本系列的最后增加一篇。

答案

尝试过用更容易懂的语言描述这些答案,但都失败了。就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解释,但是结果了然无趣,还记不住,无法达成共识。

如果有了同样概括还易懂的描述,请在评论中提出来。

1. 什么是敏捷?无我无住,即是敏捷。

2. 怎样知道我是否敏捷了?伪命题。(以后说)

3. 应该怎样推广敏捷?以无我之心,行无住之法。

4. 我是否适合敏捷?适合。

5. 敏捷未来会怎样?正法,像法,灭法。

答案很短,甚至短过问题。不好懂,但是也没有替代语言,本系列会一一解释。

文中的多数内容,略作变化,就可以用于敏捷之外的事物,乃至于几乎任何事物。

就像稻盛和夫的管理思想,除了能开创两个世界500强,还能再挽救第三个世界500强,而三者各自处于不同的行业。

这种超越因缘限制的智慧,就是般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