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双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pony的淘宝店是正品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6:30
        新旧系统交换时节,多系统永远是不二的最佳方案。可在含Vista和WinXP的普通菜单式多系统中,双系统的管理却是一场恶梦,百度一下“Vista 多系统”,求救的、解决问题的主题成千上万。怎样走出这一困境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机房维护经验,为大家提供两种万全之策———独立多系统,分别对应于单硬盘和双硬盘两种环境。
  在一套系统的基础上安装另一系统,成功后形成启动菜单,这种多系统为菜单式多系统,它的好处是构建简单,十之八九的朋友可能会采用这种方式。
  通过多硬盘或单硬盘上的多个主分区构建的无启动菜单的多系统为独立多系统。构建稍嫌复杂,但其优越性却为菜单式多系统无法比拟。
  
  单硬盘上的独立多系统
  
  一、独立多系统的构建
  1.分区要求
  必须有两个主分区,其余分区任意。笔者是这样规划的,如图1所示。
  
  ①主分区两个
  这是在单硬盘上构建独立多系统的必备条件。其卷标分别是WinXP和Vista,均为NTFS格式,大小都为20GB。这两个分区将分别用于独立安装WinXP和Vista。
  安装Vista的分区必须为NTFS格式,否则拒绝安装。全祼安装Vista将占用近10GB硬盘空间。
  ②逻辑分区三个
  其卷标分别是PAGEFILES、MYDOCUENTS、DOMNLONDS。大小分别是10GB、20GB、90GB,分别用于存放两系统的页面文件、用户数据、下载文件。
  
  2.独立安装多系统
  
  ①安装WinXP
  用分区魔术师将第一主分区(卷标是WinXP)设置为活动状态。此时,第二主分区(卷标是Vista)将自动处于隐藏状态,请保持这一状态,用WinXP安装光盘启动电脑安装WinXP。由于第二主分区已隐藏,只能将WinXP安装到第一主分区中。
  
  ②安装Vista
  用分区魔术师将第二主分区设置为活动状态。此时,第一主分区自动隐藏,请保持这一状态,这是构建独立多系统的关键一步。
  由于第一主分区处于隐藏状态,Vista只能安装到第二主分区中。两系统安装完成后不会生成启动菜单。
  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必考虑两系统的先后安装顺序,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成功:安装一套系统时另一系统所在的分区处于隐藏状态。
  
  3.独立多系统的切换
  哪一系统所在的分区处于活动状态(但不一定隐藏)就启动到哪一系统之下,显然,可用分区魔术师来实现。为更加方便,我们还可从分区魔术师中提取出专用的切换工具。
  安装Windows版分区魔术师,到安装位置找同以下两个文件,拷贝到第三分区的Boot目录之下。
  pqbw.exe、pqbw.rtc
  在任一系统之下,运行pqbw.exe,弹出图2窗口。当前系统所在的分区将自动处于选中状态且“Status”标签的值为“Active”(另一分区为“Visible”)。手动选择另一分区,如果同时选中“Restart Now”,则当前系统会自动关闭,电脑马上重新启动到另一系统之下;如果同时选中“Restart Later”,则下次重新启动时切换到另一系统。
  至此,独立多系统的构建全部完毕。
  
  二、得天独厚的独立多系统
  
  与菜单式多系统比较,该多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无管理之忧。就像将两系统分别安装到两台电脑或两硬盘上一样。
  ●无卸载之忧。随便格式化哪一系统所在的分区都不会影响到另一系统。
  ●相互维护、相互备份与恢复之优。通过一套系统去维护另一系统,其情形与将受损系统的硬盘挂接到另一电脑类似。此外,还可实现两系统下用户文件的共享。
  下面我们将简要地讨论这一问题。
  当我们用pqbw.exe进行多系统的切换时,默认只有一个主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另一主分区隐藏,活动的主分区盘符会自动标识为C盘。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都只有一个主分区标识为C盘,第三、四、五分区分别为D盘、E盘、F盘。一方面保证了在一套系统下不可能对另一系统进行读写操作,也就不可能因误操作而影响另一系统,另一方面,不管在哪一系统之下观察到的D盘、E盘、F盘都为同一分区,为实现用户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方便。一般情况下,请保持这一状态不变。
  
  1.相互备份与恢复
  实测表明,Ghost32可在两系统下运行,而且能对隐藏分区进行操作,这是我们首选的备份与恢复工具。
  为保证较快的备份与恢复速度,请将两系统的页面文件移动到第三分区,再关闭两系统的休眠功能,这可大大减少系统分区的占用空间,默认为电脑物理内存的2.5倍。在512MB为Vista安装底限的现行硬件配置下,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
  笔者是将页面文件存贮到第三分(卷标是Pagefiles)区的。
  在vista下,笔者实在没法找到关闭休眠功能的窗口,但可运行以下命令来达到目的。
  powercfg -h off
  
  2.用户数据共享
  共享,是多系统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通过设置,将Word文件的存贮位置指向两系统都能访问的地方,这样,不管启动到哪一系统之下,都能打开、保存同一文件。保证了在两系统下都能进行同一工作。这在新旧系统过渡时期显得非常重要,它保证了我们能平衡升级到Vista。
  要共享的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文件、IE下的收藏夹、OE下的邮件和通迅薄等。
  
  ①创建文件夹
  首先,在第四分区(卷标是MYDOCUENTS)创建名为“share”的文件夹,接着在其下创建文件夹“My Documents”,然后在“My Documents”下创建“Favorites”、“mail”文件夹。通过后面的设置,两系统下的文件将分门别类在保存到这些文件夹之下。
②WinXP下的设置
  ●移动“我的文档”
  桌面上右击“我的文档”,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切换到“目标文件夹”标签,单击“移动”,按提示定位到“D:\share\My Documents”。从此,在WinXP新建的文件将默认地保存到这里。特殊地,在WinXP系统中,“我的文档”还可对“我的图片”、“我的音乐”等文件夹进行管理,为此,同时自动移动的还有这两个文件夹,如图3所示。
  在“我的文档”下,观察到的虽然有“我的图片”、“我的音乐”等文件夹,但其真正名称却是“My Pictures”、“My Music”。从图3也可看出这一特点,比如在图3中,选中的是“我的音乐”,但地址栏里显示的却是“My Music”。
  ●移动IE的收藏夹
  运行“regedit”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 Folders”,右击“Favorites”,选择“修改”,将其改为“ D:\share\My Documents\Favorites”。
  
  ③在Vista下设置
  以经典模式显示开始菜单后,桌面上会出现一个以当前登录用户名为名(为方便后面的叙述,设名为dingneiei,它默认地位于C:\Users\目录)的文件夹,它相当于WinXP下的“我的文档”,但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管理的范围更广。已自动将“收藏夹”等纳入到它的统一管理之下。如图4所示。
  ●文件存放位置分类更细。在WinXP下,Word、EXCEL等文件自动存放到“我的文档”,图片、音乐等自动存放到其下的“我的图片”、“我的音乐”子目录。在Vista中,除图片、音乐等文件外,Word、EXCEL等文件也有专门的文件夹进行管理,即图4中的“文档”。
  
本文原文
  认识到以上区别,移动的思路也就明了了。首先,右击“文档”选择“属性→位置→移动”,定位到“ D:\share\My Documents”即可。接着,移动图片、音乐、收藏夹等,移动后的位置分别为“ D:\share\My Documents”下的“My Pictures”、“My Music”、 “Favorites”。
  要注意的是在此移动收藏夹时不用修改注册表。
  
  ④共享邮件
  Vista用Windows Mail全面取代了WinXP的Outlook Express,由于存贮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可能在这两者之间实现用户邮件的共享。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两系统下使用同一邮件收发程序,比如: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2003,再在两系统下将它们的邮件存贮位置都指向同一位置,本例当然是指“ D:\share\My Documents\Mail”。
  在Outlook 2003重定向邮件存贮位置没Outlook Express方便,只有来个霸王硬上弓。删除Outlook 2003的邮件存贮目录,这样,运行Outlook 2003时会收到报错信息,再按提示重新指定到“ D:\share\My Documents\Mail”文件夹即可。
  Outlook 2003在WinXP之下的邮件存贮位置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Outlook\”;在Vista下为“X:\Users\ 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Outlook\”,要删除的就是该文件夹。
  
  3.相互维护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多系统的——启动一套系统时,另一系统所在分区隐藏。其实,我们也可通过分区魔术师取消另一主分区的隐藏属性,此时,哪一主分区处于活动状态,就启动到安装于该主分区的操作系统。这样,就解决了一个过去我们认为很难办的问题——无法删除恶意程序。因为,启动到一套系统之后,另一系统中的程序不可能处于被使用状态或锁定状态。
  但要注意的是分区的盘符分配问题,此时,盘符分配的的先后顺序是:活动的主分区(C盘),逻辑分区(本例中应为D、E、F,因为只有两个主分区和三个逻辑分区),取消了隐藏属性的另一主分区(G盘)。
  
  多硬盘上的多系统
  
  可能各位朋友还记得这样一个问题,为解决使用多硬盘后的盘符错乱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CMOS设置隐藏其中一块硬盘(为方便叙述,暂称其为硬盘2,另一块为硬盘1)。这样,启动到安装于硬盘1的操作系统后,还可观察到硬盘2上的分区,只是硬盘2上的分区盘符分配在硬盘1之后。
  这一方法同样可用于构建多系统。一块硬盘隐藏后,安装系统时只能安装到没隐藏的硬盘之上,也只能启动到没隐藏的硬盘上的系统。这样也能构建出无启动菜单的独立多系统,也能实现前面提到的相互备份、共享数据、相互维护。只是在选择启动到哪一系统时,笔者也只找到了一种——设置CMO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