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Process Platform

来源:互联网 发布:ant design jav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6:41

“平台(Platform)”算得上是现在的一个热门概念。随着SOA的不断进化,出现了“业务流程平台(Business Process Platform,BPP)”的提法。什么是业务平台?最近在SAP TV上看到一段5分钟的短片,短片中用汽车做比喻来形象地解释业务流程平台的概念。现在各位买车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人追求高速,有人喜欢敞篷,还有人向往越野,几乎所有人对车都有自己的定制要求。也许大多数人不晓得的是,其实车的零部件至少有70%是相同的,另外30%特殊部件由各厂商按客户需定制,然后总成。同样的概念借用到应用软件的研发中,就是业务流程平台。如果把客户需要的不同商用软件,例如:ERP,CRM,SRM,等等,看作是不同的车,其中有许多通用的功能,例如:订单管理,信用额度审查,等等,所谓业务流程平台就是最常用最通用部件的集合。
 
所谓平台,就是按照80/20原则,提供大部分的通用功能和允许一定范围的定制。汽车工业一步步从手工作坊,福特流水线大规模制造,走到今天的基于平台的大规模定制,是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和受顺应市场要求的推动。同样在信息产业“平台”概念的采用,也是伴随产业进化的脚步。说近一点,在业务平台之前,就出现了技术平台,象Java EE平台,提供最通用的技术功能,例如:内存管理,线程分配,等等,也允许按照其设定的方式定制最终系统功能。业务平台,可以说是在技术平台基础上的再一次进化,它所提供的通用部件从技术层面向业务领域拓展。
 
能够做这样的拓展,一方面是商业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在众多的具体商业应用的基础上,能抽象出某些通用的功能,来组成业务流程平台。SAP是最早把这个在汽车工业中得以成功运用的概念借鉴到实际商用软件产品研发中去的,三十五年的业务流程经验,为业务流程平台中业务抽象提供了足够的积累。另外一方面,同样是商业软件市场需求的推动。就拿SAP来讲,为什么要借鉴汽车工业,提出业务流程平台?当1992年SAP发布R/3产品的时候,市场正在走向全球化,所以R/3的侧重点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内部效率。而去年末发布的SAP ERP产品,针对的是当前的市场热点。现在,价值链上的公司之间合作日益密切,业务流程变化频繁,商业运用要求能快速,高效,透明地变更业务处理流程和同外部系统进行整合。所有这些被SAP归纳为基于业务流程平台的SAP ERP产品,以及与之相伴的协作创新生态系统(co-innovation ecosystem)。
 
业务流程平台的出现,正在悄悄的改变过去竞争为主的商业应用软件研发模式。就象传统的汽车工业,基于平台的研发,是多方参与协作创新的过程,最后共同向最终客户交付有价值的软件解决方案。在基于平台的研发中,协作多过竞争。另外,业务流程平台实现的业务功能抽象,把实现的技术细节做了进一步的屏蔽,这就让业务专家,而非传统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成为在新平台上构建新应用的主力军。可以预见,业务流程平台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商用软件创新体验。
 
BPP作为一种新的平台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层面:技术支持平台和应用平台。技术软件平台是把一整套技术功能打包,诸如数据库和网络管理系统,还包括中间件,用于管理交易、构件化、安全等。应用平台则利用模型驱动工具,把可复用的、可执行的服务流程组合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服务、流程和应用。

由SAP、i2等领先厂商倡导,BPP正由概念逐渐走向成熟。据SAP透露,大约到2008年,SAP将推出新的产品形态,即打包出售基于BPP的“业务流程”。易观国际预计,这样有可能拆除原有的ERP、SCM等产品形态之间的“藩篱”,把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业务流程抽象出来加以复用。
 
从技术角度分析,BPP的核心理念无非是“可复用”的“服务组件”及其赖以运行的平台环境,这与国内普元为代表的基于构件的中间件平台的理念类似。只不过,SAP与i2这样的管理软件厂商有着累积二、三十年的企业业务流程的最佳实践,这是国内构件平台难以超越的。
 
BPP对于管理软件的商业模式将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2005年底的“ERP平台化”更为深远。目前以项目为主的管理软件将向着基于平台的“业务流程”演进。以当前的ERP市场为例,各厂商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价位和功能的解决方案。而随着BPP商业模式的成熟,各种规模的企业将按需购买适合其需要的“业务流程”,至于基本的平台,则可能以很低的价格提供。这就如同打印机厂商主要依赖打印纸和墨水赢利一样,BPP平台提供商将引领合作伙伴和ISV围绕其平台开发增值服务,以持续地出售和更新“业务流程”来赢利。从而,ERP这类管理软件将步入“新陈代谢”的有机时代。
 
BPP在技术层面意味着管理软件趋于融合并向构件化发展;在商业层面则意味着对当今管理软件商业模式的颠覆。国内ERP软件厂商应当对此充分重视:已经展开平台化的厂商应当跟进国际厂商的发展;那些不具备中间件基础和平台化架构的大厂商不妨考虑与普元这样的平台提供商展开深入合作;而小厂商则应当适时开始选择归附的平台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