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Mobile:移动平台生态系统冲突报告(七)Chapter C:Android(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信誉等级怎么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3 14:44

操作系统来自Google在2005年收购的Android公司,该创业公司由ex-Danger和T-Mobile高管在SideKick开发后成立。SideKick是在青少年和一些名人中流行的移动设备。

2007年11月,Google与合作伙伴宣布成立开发手机联盟(OHA),公布了开发名为Android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的业界承诺签署。

在平台开发方面,Google实施严格控制,包括路线图计划和代码提交决策。只有Google员工允许在软件主干上提交代码。公司采用“延后开发(open-late)”许可的做法,最新OS版本只共享给很小部分经过仔细筛选的手机制造商。只有Google与合作伙伴发布产品后,OS版本才公开。

Android开发步伐设置了新的电信行业标准,每年有4-5版本释放。即便与iOS相比,它的演进更快。Android开发脚步和传统电信相比,更具备互联网软件开发特性。

Android成功地获取了最大智能手机份额,促使Apple和微软利用拥有的丰富专利组合,试图减缓Android的发展。Apple率先在美国、西欧和澳大利亚,对Android最大的OEM三星采用法律手段,试图阻止三星销售设备。微软用另外的策略-专利税,并已成功地从制造商,例如三星和HTC,中收取版税。

Google知识产权在一开始就比较弱。2011年7月,Google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出价$3.14159(pi)B购买北电拍卖的专利组合。然而,失败了,它的对手联合组团,包括苹果、微软、RIM、EMC、爱立信和索尼,出价$4.5B。

2011年8月,Google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计划,交易包括硬件业务和超过17,000的专利组合。Google收购摩托罗拉,处于两难选择:Google必须选择留在核心业务,还是重塑为新的垂直巨人,并在自己游戏中挑战Apple。Google有两种方式可解决两难处境:

1、Google依然忠于其核心广告业务,将专利外的大部分摩托罗拉资产剥离,卖给想进入北美市场的亚洲制造商。

2、Google保留摩托罗拉硬件设计和设备生产能力,使Android在每个价格点上都与Apple竞争,包括现有高端和传说中端价格。但要与苹果竞争,Google需将手深入兜里(CAPEX和OPEX),必将对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是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2011年第三季度,季度收入超过$9.7B,纯利润$2.7B,现金流超过$42B。

定位

Google将Android定位为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允许无限制地移动接入互联网云服务。当然,Google自己云服务扮演重要角色。Google服务,例如搜索、Gmail、地图、Android Market和YouTube是预装,因此,作为重要功能运行在大部分的Android设备上。手机激活通常包括输入一个Google帐号ID,将设备和广泛的Google向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相关联,包括:

  • Android Market(Android的应用商店)
  • Gmail,日历和联系人
  • 增强用户本地信息的搜索
  • YouTube
  • Google地图,在某些国家有转动导航和街景。
  • Google+
  • Google Voice(仅限美国)
  • 照片(Picasa)

Android早期版本针对智能手机,包括高端、中端和低端设备。2011年初,Android迅速扩展到平板,联网TV和机顶盒。

Android的开源特性使众多厂家着手独自开发,将Android用于需要丰富的,可编程用户接口,与互联网连接的车载娱乐系统、无绳电话、视频会议终端、嵌入式设备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独立创新的产品和Google平台所支持的形态有很大差异。因此,不适合运行官方的AndroidMarket和其他Google私有应用(Gmail、YouTube、地图等)。

Android适用性是广泛的,可用于绝大部分的ARM应用处理器,包括低端(HTC Magic)的ARM11 528MHz,中端(HTC Desire,Nexus One)的ARM Cortex-A8 1GHz,和高端(三星Galaxy Nexus)双核ARM Cortex 1.2GHz。

终端价格幅度很大,在2011年10月,unlocked(一般非定制手机,也就是非运营商补贴版本)华为U8100税前售价$100,而带NFC的16GB 的unlocked三星GalaxyS II售价$755。

Android是免版权费的,也就是Google并不从Android手机的销售中直接获取利润。相反,Android是间接货币化,通过Android设备的搜索驱动广告来实现。

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预装在Android设备上,提供大量免费和付费应用。Google从应用销售中提取30%的分成,这并不能视为Google收入的重要组成,因为与Google核心业务相比是非常小的。

手机厂家的采纳

Google成功地为Android手机和平板建立起广泛的和多样的生态系统。2011年5月,Google宣布在112个国家中有来自36个制造商共310款Android机型。

HTC是首个Android智能手机制造商,它从一个WindowsMobile智能手机制造商发展为领先的智能手机OEM。HTC仍致力于Android,生产全方位的Android手机和平板。

除Nokia,大部分领先的手机制造商都提供Android手机和平板:

  • 摩托罗拉将Android作为其重振计划的核心,放弃自己研发Linux stack和多款在研RTOS手机,专注于唯一的Android智能手机。摩托罗拉生产全方位的Android设备,从中端机型(Citrus),到高端智能手机(Droid X和Droid RAZR)以及平台电脑(Xoom)。Google在2011年8月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计划。
  • 三星生产中端和高端Android机型,包括非常成功Galaxy产品线,内有Galaxy S智能手机和Galaxy平板。
  • 索尼-爱立信通过X10和X10 mini设备进入Android手机市场,在日本和欧洲市场获得成功。
  • LG提供多款中端机型,从Etna到Ally。

此外,很多来自PC市场的低成本制造商和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宣布或者已经正在销售Android智能手机和平台,包括Dell,华为、Acer,ZTE,Kyocera(京瓷)和联想。最后,很多小型的亚洲ODM和OEM为运营商品牌生产白色标签(为运营商提供一定程度定制化服务)的Android设备。

截至2011年10月,据Google统计,Android已安装在1.9亿(190M)台手机。销量的增长是飞快的,2008年是0.6M台手机,2009年是6.8M,2011年是70M,而2011年上半年就到达88M。

Android最初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高采纳率受益于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的强力支持,以及美国广泛的互联网服务和3G数据服务的广泛部署。Android在西欧获得流行,并在亚洲和拉美增长强劲。

Android赢得手机制造商的根源在于OEM期望同利润丰富的iPhone竞争,并得到先芯片厂商支持,例如Qualcomm、德州仪器和NVIDIA。

由于可获取Android源代码,OEM最早从平台上看到很高差异化的潜力。HTC最早定制Android界面,它的“Sense”界面提供更多的美化图片、动画和widget,以及其他体验改善。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跟着给出各自定制的MOTOBLUR和Timescape。

然而,极少有OEM可跟上Google的“Google体验”手机创新的步伐。Google体验手机对Google移动服务进行优化,并由Google选定的合作伙伴OEM们设计,例如摩托罗拉Droid(里程碑),HTC Nexus One和三星Galaxy Nexus。因此,由OEM定制的正被逐步淘汰,例如摩托罗拉MOTOBLUR和索尼爱立信Timescape。

运营商的采纳

Android手机主要在有3G网络的市场流行,包括北美、拉美、西欧、日本、东欧、俄罗斯和中国。很多情况下,Android被视为iPhone智能手机的替代。

由于Apple和移动运营商关注点的巨大差异,最初激发了运营商对Android的热情,并期待作为Apple的竞争者的可能性。Android的差异性被运营商视为重要的吸引新用户和减少流失的竞争力。

Android平台被OEM们热切采纳,其中不少在寻找极度商业化的PC和笔记本市场的差异化。很多制作商都可生产Android设备,有着不同的价位,使运营商在集采手机时处于有利的谈判地位。一流的运营商策略地支持Android,例如美国的Verizon Wireless和T-Mobile,法国的Orange和日本的DoCoMo。

中移动在利用Android平台方面,采取相当激进的方式。中国移动创建的新的开放移动系统(OMS),用oPhone作为品牌,是Android的分枝。OMS由具有中移动合作伙伴,大型中国软件集成商Borqs来开发。OMS平台去除所有的Google服务,由中移动的消息、定为和内容发布的私有解决方案来替代。平台改善了对中文的支持,采用类iPhone的桌面,基于浏览器运行环境(browser-based run-time BAE),支持TD-SCDMA。Marvel半导体公司对此积极支持,它是芯片和OMS智能手机参考设计的主要提供商。

相关链接:我的产业生态链和杂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