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来源:互联网 发布:好奇心日报用户量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8 22:46

施一公,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驻马店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中文名:施一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郑州市出生日期:1967年5月5日职业:科学家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主要成就: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目录

1、人物简历
2、主要成就
3、美国留学
4、志愿回国
5、成长轶事
6、主攻方向
7、朴素感情
  
  

编辑本段1、人物简历

  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中国数学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至清华大学);  1985-1989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1990-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  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1996-1997 美国史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  1998-200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  2001-2003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副教授  2003-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2007-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  2008-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编辑本段2、主要成就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面对这些溢美之词,施一公教授显得很平静,他说:“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和改进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做些努力,能培养一批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一些贡献。”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因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他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  回国后,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

编辑本段3、美国留学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施一公初到美国时,最先发现的差距就是英语不行。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背25个新单词。科研上,他勤思苦干,持之以恒。有一次,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生物物理学中重大理论突破,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施一公当场敏锐地指出导师在一个演算上的错误。从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毕业时,导师公开宣布“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学生”。   自信心的重建,给施一公注入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的科研能力迅速提高。1997年4月,他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此后,普林斯顿大学给他提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在当时,这样的待遇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机制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编辑本段4、志愿回国

  2008年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他说:“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从条件上讲,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的话,我确实没有必要回清华,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想,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一定会有一批人这样做。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编辑本段5、成长轶事

  施一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清华园里的施一公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   施一公注重全面发展,他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乐观,永不服输。在高中期间,他就练习长跑,练过的项目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施一公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到1万米。他还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竞走项目的纪录。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学毕业五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打破。   施一公后来回忆道:“1万米竞走要绕操场走25圈,每走一圈都要打一次铃,提醒你必须要坚持。这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还是意志品质的锻炼,这种锻炼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本科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他们有一双龙凤胎儿女。

编辑本段6、主攻方向

  
  
施一公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2003年,由于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  迄今为止,施一公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2010年,施一公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是由赛克勒夫妇捐赠设立,自2006年以来,每年奖励两到三位在国际生物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年龄在45岁以下的杰出科学家)。[1]

编辑本段7、朴素感情

  事业的成功也给施教授带来了优越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普林斯顿,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他拥有15亩土地,一对龙凤胎儿女……  然而,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施一公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惊讶而敬佩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在他看来,“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施一公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的实验室读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颜宁,现在清华生物系任教。她佩服地说:“施一公常常结合自己丰富的经历,给海外的中国学子讲爱国,他就像是我们的辅导员,说出来的话让我们更信服,而不是唱高调。他是真正的赤子,他回国到清华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清华,施教授开始了事业的新征程。他现在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他说:“回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又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当你很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  他还是像学生时代那样充满激情,只是谈到家庭时,会有一些愧疚。由于儿子的病需要在美国治疗到明年年底,支持他回国的妻子明年才能回国与他团聚,他对家庭的照顾太少了。  尽管清华已尽其所能地为施一公的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但仍无法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条件和环境相比。在普林斯顿,他直接可以在超净台面上做实验,而回到清华,他必须建立专门的细胞间。  但这些毫不影响他回到祖国的兴奋与激情,他每周都爬一次香山,每次都从北门最陡的地方爬上去。“第一次爬的时候花了 近两个小时,累得不行。现在,直上直下2300多个台阶,半个小时就爬上去。他有时就想,回国不一定有多累、多艰苦,这点累是一种享受。就像大学时练体育,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他说。  经历攀登的艰辛,山顶总会有无尽的风光。如果仅仅因为科研,施一公不会回来。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施教授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付出更多。”  他在国外时就为中国的科研体制等建言献策。他还关注中国一流大学的发展,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个适合一流教授队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软环境。”  施一公目前正与清华的同事们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利用清华有限的资金和空间,精打细算找出一些发展前景广阔的生命科学学科和专业方向,并利用他的号召力,吸引更多世界优秀人才加入。  在回国时,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中写道:“我回到清华,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贡献会比身在普林斯顿大得多。我希望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清华来、到中国来,因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我希望美国这些优秀的人才在年轻的时候能在中国待上一段时间,真正了解中国。”  他说:“现在很多人缺乏理想,缺少那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精神。”他希望自己能在清华为本科生开设一门思想政治课,用他在国外曲折而真实的经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过二三十年后,当我在清华退休时,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的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影响社会甚至影响世界的人,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施一公充满希望地说。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