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9 主配置文件named.conf部分解释

来源:互联网 发布:874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23
vi named.conf

1、全局options

options
{
directory "/usr/local/bind/var"; //域名文件存放的绝对路径
pid-file "named.pid"; //如果bind启动,自动会在/usr/local/named/var目录生成一个named.pid文件,打开文件就是named进程的ID
forwarders {8.8.8.8;};  //指定一个转发DNS,当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解析的域名,就会被转发至前向DNS进行解析。
dump-file "cache_dump.db"; //设置服务器缓存数据文件的路径(rndc dumpdb转储数据的文件)
statistics-file "named_stats.txt"; //设置服务器统计信息文件的路径(rndc stats追加统计数据的文件)
allow-query { any; }; //定义可使用这个DNS服务器的客户端,这里为任意主机都允许。
};

2、定义log部分

logging
{
channel default_debug {
file "named.run";
severity dynamic;};
};

这部分是日志的设置,上面是一个Bind预定义通道,写这部分是为了说明Bind的日志可以非常细化的处理。这部分详细定义还是很复杂的,自己去看看相关资料吧!

  其中最主要的是file “named.run”; 这一句指定了日志文件的位置,要正常启动named,必须要保证这一文件是存在的,并且named进程对它有读写权限。

  severity是指定记录消息的级别。在bind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级别(按照严重性递减的顺序):critical、error、warning、notice、info、debug[level]、dynamic。定义了某个级别后,系统会记录包括该级别以及比该级别更严重的级别的所有消息。比如定义级别为error,则会记录critical和error两个级别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我们记录到info级别就可以了。

  3、定义根区域、本地域的正反解、自定义域的正反解

  A、定义根区域

zone "." IN
{
type hint; //根域名服务器
file "named.root"; //存放在/usr/local/bind/var目录,文件名为named.root
};

B、定义本地域的正反解

zone "localhost" IN
{
type master; //类型为主域名服务器
file "named.localhost"; //本地正向解析的区文件
allow-update {none;}; //不允许动态更新本区的数据
};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类型为主域名服务器
file "named.127.0.0"; //本地反向解析的文件
allow-update {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