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隐藏对象及其作用域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乎的用户群统计报告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1:14
由于JSP是嵌入式的语言,不能显式的把一些必须的参数传递进来,比如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等,所以在JSP规范中提供了几个隐含的对象来实现折椅功能。所谓隐含的对象,就是大家约定好使用一个名字来指代某个特定的对象,在编写JSP的时候不用显式的声明就能使用,由JSP引擎负责在解释的时候把隐含对象加入到解释完的.java文件中。常用的隐含对象有application, session, request, response, out, page, exception, pageContext。


1.Session对象
前面在Servlet部分已经提到,过当客户第一次访问Web服务器发布目录(一个Web服务器有一个或多个"发布目录")下的网页文件时,Web服务器会自动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并为其分配唯一的ID号,客户可以将其需要的一些信息保存到该session对象,以便需要时使用。session 对象就是指通过getSession法办法得到的对象,在JSP中是隐含对象,关于session对象的使用读者可以参见Servlet API

2.Application对象
当Web服务器启动时,Web服务器会自动创建application对象。Application对象一旦创建,它将一直存在,直到Web服务器关闭。因此,application对象可以实现多客户间的数据共享。
一个Web服务器常常有多个发布目录,当Web服务器启动时,它自动为每个发布目录都创建一个application对象,这些application对象各自独立,而且和发布目录一一对应。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从Web服务器启动到Web服务器关闭。
application在生命周期内的作用范围:在同一个发布目录A下的所有网页文件中,都可以对"和发布目录A对应"的application对象进行操作,而且访问发布目录A的所有客户都共用一个application对象。因此,当在该application中存放数据信息时,所有访问该发布目录 A的客户都能够对其进行访问,实现了多客户之间的数据共享。
application对象的基类是: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类。可以用该类中的getServletContext()方法取得application。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Servlet API。

3.Request对象
request对象主要用于取得客户在表单中提交的数据信息及多个网页之间数据信息传递等。同时通过它也可以取得Web服务器的参数。跟Servlet参数中的Request对象是相对应的。
request对象的基类为:javax.servlet.ServletRequest
如果传输协议是http,则是javax.servlet.HttpServletRequest
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Servlet API。

4. Respose对象
respose对象主要用于向客户端输出信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跟Servlet参数中的Response对象是相对应的。
respose对象的基类是:javax.servlet.ServletResponse
如果传输协议是http.则为javax.servlet.HttpServletResponse.
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Servlet API。

5.Out对象
out对象用于向客户端输出数据。
out对象基类是:javax.servlet.JspWriter类,跟Servlet中由HttpServletResponse得到的PrintWriter略有不同,但是都是从
  Writer继承而来,所以基本上还是一样的。

6.Page对象
page对象是当前JSP页面本身的一个实例。它的类型是:java.lang.Object。
其方法就是Object类中的方法。如:Class getClass()返回一个对象在运行时所对应的类的表示,从而可以得到相应的信息。String toString()返回当前对象的字符串表示。page对象在当前页面中可以用this代替。

7.Exception对象
当JSP页面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例外或错误时,会自动产生exception对象。
在当前页面用<%@ page isErrorPage="true" %>设置后,就可以使用该exception对象,来查找页面出错信息。 

exception对象的类型是:java.lang.Exception类.
exception对象的常用方法为:
String getMessage()
返回页面的出错信息,如果没有则返回null
void printStackTrace()
以标准错误输出流的形式,打印并显示当前exception对象及其执行轨迹.

8.PageContext对象

PageContext对象提供访问JSP页面的命名空间。它也提供用来访问其他的JSP隐含对象,比如out,page,request等等。比较常用的是使用setAttribute()getAttribute()方法设置和寻找对象。



Jsp隐藏对象的作用域:


四个作用域:


大概流程是这样的,我们访问/index.jsp的时候,分别对pageContext, request, session,
application四个作用域中的变量进行累加。(当然先判断这个变量是不是存在,如果变量不存在,则要把变量初始化成1)。计算完成后就从index.jsp执行forward跳转到test.jsp。在test.jsp里再进行一次累加,然后显示出这四个整数来。从显示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直观的得出结论:

1.page里的变量没法从index.jsp传递到test.jsp。只要页面跳转了,它们就不见了。

2.request里的变量可以跨越forward前后的两页。但是只要刷新页面,它们就重新计算了。

3.session和application里的变量一直在累加,开始还看不出区别,只要关闭浏览器,再次重启浏览器访问这页,session里的变量就重新计算了。

4.application里的变量一直在累加,除非你重启tomcat,否则它会一直变大。而作用域规定的是变量的有效期限。

5.如果把变量放到pageContext里,就说明它的作用域是page,它的有效范围只在当前jsp页面里。

从把变量放到pageContext开始,到jsp页面结束,你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

6.如果把变量放到request里,就说明它的作用域是request,它的有效范围是当前请求周期。所谓请求周期,就是指从http请求发起,到服务器处理结束,返回响应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使用forward的方式跳转了多个jsp页面,在这些页面里你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

7.如果把变量放到session里,就说明它的作用域是session,它的有效范围是当前会话。所谓当前会话,就是指从用户打开浏览器开始,到用户关闭浏览器这中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包含多个请求响应。也就是说,只要用户不关浏览器,服务器就有办法知道这些请求是一个人发起的,整个过程被称为一个会话(session),而放到会话中的变量,就可以在当前会话的所有请求里使用。

8.如果把变量放到application里,就说明它的作用域是application,它的有效范围是整个应用。整个应用是指从应用启动,到应用结束。我们没有说“从服务器启动,到服务器关闭”,是因为一个服务器可能部署多个应用,当然你关闭了服务器,就会把上面所有的应用都关闭了。

9.exception的作用域也是当前页面。

application作用域里的变量,它们的存活时间是最长的,如果不进行手工删除,它们就一直可以使用。

与上述三个不同的是,application里的变量可以被所有用户共用。如果用户甲的操作修改了application

中的变量,用户乙访问时得到的是修改后的值。这在其他scope中都是不会发生的,page, request,

session都是完全隔离的,无论如何修改都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数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