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Java中用单例模式的好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导出到excel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23

java singleton模式主要作用是保证在java应用程序中,一个类class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使用singleton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节省内存,因为它限制了实例的个数,有利于java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我们在浏览bbs、sns网站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当前在线人数”这样的一项内容。对于这样的一项功能,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当前的在线人数存放到一 个内存、文件或者数据库中,每次用户登录的时候,就会马上从内存、文件或者数据库中取出,在其基础上加1后,作为当前的在线人数进行显示,然后再把它保存 回内存、文件或者数据库里,这样后续登录的用户看到的就是更新后的当前在线人数;同样的道理,当用户退出后,当前在线人数进行减1的工作。所以,对于这样 的一个需求,我们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可以把它抽象为“在线计数器”这样一个对象。

网站代码中凡是用到计数器的地方,只要new一个计数器对象,然后就可以获取、保存、增加或者减少在线人数的数量。不过,我们的代码实际的使用效果 并不好。假如有多个用户同时登录,那么在这个时刻,通过计数器取到的在线人数是相同的,于是他们使用各自的计数器加1后存入文件或者数据库。这样操作后续 登陆的用户得到的在线人数,与实际的在线人数并不一致。所以,把这个计数器设计为一个全局对象,所有人都共用同一份数据,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单例模式的其中的一种应用。

单例模式能够保证一个类仅有唯一的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全局变量来实现单例模式的要求呢?我们只要仔细地想想看,全局变量确实可以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但是它不能防止别人实例化多 个对象。通过外部程序来控制的对象的产生的个数,势必会系统的增加管理成本,增大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类自己负责保存它的唯一实 例,并且让这个类保证不会产生第二个实例,同时提供一个让外部对象访问该实例的方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而不是由别人代办,这非常符合面向对象的封装原 则。

单例模式主要有3个特点,:

1、单例类确保自己只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实例。

3、单例类必须为其他对象提供唯一的实例。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懒汉单例类和饿汉单例类

单例模式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常见的就有懒汉式单例类和饿汉式单例类。我们前面介绍的实现方法就属于懒汉式单例类。

懒汉式单例类

对于懒汉模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该单例类非常懒,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时候才会行动,从来不知道及早做好准备。它在需要对象的时候,才判断是否已有对象,如果没有就立即创建一个对象,然后返回,如果已有对象就不再创建,立即返回。

懒汉模式只在外部对象第一次请求实例的时候才去创建。

饿汉式单例

对于饿汉模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该单例类非常饿,迫切需要吃东西,所以它在类加载的时候就立即创建对象。

我们对比一下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的优缺点:

懒汉模式,它的特点是运行时获得对象的速度比较慢,但加载类的时候比较快。它在整个应用的生命周期只有一部分时间在占用资源。

饿汉模式,它的特点是加载类的时候比较慢,但运行时获得对象的速度比较快。它从加载到应用结束会一直占用资源。

这两种模式对于初始化较快,占用资源少的轻量级对象来说,没有多大的性能差异,选择懒汉式还是饿汉式都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初始化慢,占用资源多的重 量级对象来说,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了。所以,对重量级对象应用饿汉模式,类加载时速度慢,但运行时速度快;懒汉模式则与之相反,类加载时速度快,但运行 时第一次获得对象的速度慢。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首选饿汉模式。我们愿意等待某个程序花较长的时间初始化,却不喜欢在程序运行时等待太久,给人一种反应迟钝的感觉,所以对于有重量级对象参与的单例模式,我们推荐使用饿汉模式。

而对于初始化较快的轻量级对象来说,选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如果一个应用中使用了大量单例模式,我们就应该权衡两种方法了。轻量级对象的单例采用懒汉 模式,减轻加载时的负担,缩短加载时间,提高加载效率;同时由于是轻量级对象,把这些对象的创建放在使用时进行,实际就是把创建单例对象所消耗的时间分摊 到整个应用中去了,对于整个应用的运行效率没有太大影响。

什么情况下使用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其实无非是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控制资源的使用,通过线程同步来控制资源的并发访问;

第二、控制实例产生的数量,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第三、作为通信媒介使用,也就是数据共享,它可以在不建立直接关联的条件下,让多个不相关的两个线程或者进程之间实现通信。

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一般采用单例模式,数据库连接是一种数据库资源。软件系统中使用数据库连接池,主要是节省打开或者关闭数据库连接所引起的 效率损耗,这种效率上的损耗还是非常昂贵的。当然,使用数据库连接池还有很多其它的好处,可以屏蔽不同数据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实现系统对数据库的低度耦 合,也可以被多个系统同时使用,具有高可复用性,还能方便对数据库连接的管理等等。数据库连接池属于重量级资源,一个应用中只需要保留一份即可,既节省了 资源又方便管理。所以数据库连接池采用单例模式进行设计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在windows中也有不少单例模式设计的组件,象常用的文件管理器。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进程多线程系统, 那么在创建或者删除某个文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操作一个文件的现象。采用单例模式设计的文件管理器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所 有的文件操作都必须通过唯一的实例进行,这样就不会产生混乱的现象。

再比如,每台计算机可以有若干个打印机,如果每一个进程或者线程都独立地使用打印机资源的话,那么我们打印出来的结果就有可能既包含这个打印任务的 一部分,又包含另外一个打印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大多数的操作系统最终为打印任务设计了一个单例模式的假脱机服务printer spooler,所有的打印任务都需要通过假脱机服务进行。

实际上,配置信息类、管理类、控制类、门面类、代理类通常被设计为单例类。像java的struts、spring框架,.net的spring.net框架,以及php的zend框架都大量使用了单例模式。

使用单例模式最核心的一点是体现了面向对象封装特性中的“单一职责”和“对象自治”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要保证类的实例只有一个。我们可能在自己的代码中判断需要的类的实例有无,无就new一个。这样看似不错。问题是,你用到这个类的地方有n个,这样你就需要n个判断。为什么不把这个职责交给类本身呢?然后让类提供一个接口访问。

文章转摘自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6231982


======================================================
在最后,我邀请大家参加新浪APP,就是新浪免费送大家的一个空间,支持PHP+MySql,免费二级域名,免费域名绑定 这个是我邀请的地址,您通过这个链接注册即为我的好友,并获赠云豆500个,价值5元哦!短网址是http://t.cn/SXOiLh我创建的小站每天访客已经达到2000+了,每天挂广告赚50+元哦,呵呵,饭钱不愁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