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2 硬盘分割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之难乎哉的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4:04
 

 

上图所示为一块硬盘,最小单位为“磁区sector”,多个磁区组成圆形的“磁轨”,多个“磁轨”组成“磁柱”,其中“磁柱”是硬盘分区的基本单位。

 

第一个“磁区(512byte)”很重要,称为“Master Boot Record(MBR)”,它中记录了“Bootloader(446byte)和分区表(64byte)”,Bootloader容易理解,但分区表指的是什么呢?

分区表有 64个byte可以记录4条数据,也就是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主分区。那么逻辑分区怎么办呢?如下图

上图中 分区表中记录了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又指向一个分区(sector)”,那么逻辑分区的信息就存放在这个 sector中。

 

对于一个硬盘分区时,就是用来填充“分区表”的内容,分区表记录了分区从哪个“磁柱”开始到哪个“磁柱”结束,如上图P1: 1~100 磁柱

扩展分区: 101~400磁柱。 对于Linux来说,每个分区的开始的第一个“磁区”可以存放扩展信息。

 

Linux中硬盘的显示方式:

IDE: 硬盘号:hda,hdb,hdc,hdd,分区号:hda1,hda5,hda6,hda7,其中 hda1为主分区, hda5~7分逻辑分区

SATA/SCSI/USB:  硬盘号: sda/sdb... 分区号: sda1 sda5,sda6 ,意义同 IDE硬盘

 

 

Linux开机启动:

BIOS决定到哪个硬盘

Bootload决定加载哪个OS内核,如Windows内核或Linux内核,同时Bootloader也可以跳转到另一个Bootloader中,另一个Bootloader不是存放在MBR里,是存放在开始磁柱的第一个磁区。

那么这个带菜单的 Bootloader(开机启动程序) 就称为 Grub或者其它类似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