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经典应用程序开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样登录农业科技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7:54

Android经典应用程序开发

韩超 编著

ISBN978-7-121-15586-4

2012年2月出版

定价:59.00元

16开

428页

宣传语:具有清晰的主线,知识点全面,内容简洁实用

理论,文档和代码三者结合,以通用理念指引Android开发     

内 容 简 介

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化组织。全书由8章组成,涵盖了Android经典应用程序开发的各个方面,知识量巨大,技术要点清晰,结构紧凑而精炼。拥有本书后,结合Android公开的参考文档和示例代码,读者将可以基本掌握在Android经典应用层开发领域的所有方面。

本书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Java语言基础,具有C/C++ 基础和其他GUI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也可以阅读本书。初级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逐步学习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各个方面;高级读者可以关注技巧和细节,并扫除理论上的盲区,提高开发质量。

作者简介

韩  超

中国大陆资深Linux和移动开发工程师,长期从事一线开发工作,兼具开发实践经验和完备的教育思维模式。韩超是中国大陆较早开发Android系统开发的人员,曾从事系统框架、芯片移植适配和移动产品等开发领域;也曾经引领各种技术人员进入Android领域,并组织参与技术交流。主要作品《Android系统级深入开发——移植与调试》、《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2本畅销单品均输出繁体版权。

前  言

Android经典应用程序开发是Android开发的一个主要方面,本书在Android系统基本成熟的时刻推出,目标是为了引导和促进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实现系统化、结构化,让尽量多的开发者少走弯路,尽快夯实基础,创造出更多、更好的Android程序。同时,本书内容尽量利用Android系统现有的资源,帮助大中华地区的读者跨越中-英文的鸿沟,让读者学会高效地使用英文文档的同时,又能继续发挥东方民族思维缜密严谨、结构性强的优势。

本书特点 

本书紧紧抓住了Android经典应用程序开发。所谓经典应用程序开发,就是基于Android的标准API在SDK的环境下进行应用程序包(APK)的开发。这种开发模式下的开发成果可以作为Android系统的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包,也可以作为Android产品中的应用程序。这是一种最基本、适用面最广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模式。

随着Android系统的发展,经历了1.0、1.1版本的初露锋芒阶段,1.5版本里程碑式的程序阶段,1.6版本的升级,2.0版本的重要阶段,2.1、2.2版本的升级,获得了Android 2.3版本。目前,Android3.x版本为更适合平板电脑的系统,且开源策略与从前相比有所变化。因此Android 2.3版本为用于移动系统的相对稳定而高级的版本。Android 4.0作为Android系统最新的开源版本,其开发的技术方面依然和Android 2.3非常相似。Android 2.3中的开发方式和理念可以在Android 4.0开发中使用。

本书作者参与了Android系统三年多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开发和产品开发,对Android整体架构和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Android系统趋于稳定,本书作者也获得了一个将成熟的Android系统的经典应用开发结构清晰完整地展示给读者的契机。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从UI相关和UI无关两大方面进行把握;

 将Android应用开发的细节方面有侧重点地展示给读者;

 涵盖内容多,简练讲解其精华部分;

 采用理论知识、API参考文档和示例代码三者结合的方式;

 按照使用者需求角度介绍程序开发的各个方面,而不受限于Android系统自身;

 把通用GUI设计理念引入Android的应用开发中,便于具有其他系统基础的人员进入Android系统学习;

 重视Android不同级别API层次,区分核心API和拓展API,让读者对程序的兼容性有深刻认识。

本书在风格上与本书作者的其他偏重介绍底层的作品具有明显的不同:本书以实用性为主,不过分探寻原理性的内容。这种风格的选择和应用程序层开发的特点密切相关,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者,目的不是研究别人的系统如何实现,而是基于别人的系统开发自己的成果——Android应用程序包。

本书内容 

本书分成8章,各章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章     次

   

主 要 内 容

   

主 要 目 标

   

第1章 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

   

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IDE开发环境的构建,Android应用程序的结构,API参考文档的使用

   

学会构建IDE环境,了解基本程序结构,学会使用参考文档

   

第2章 UI程序的结构

   

基本UI程序的结构、活动组件和其内容视图的结合、控件的事件响应,设备事件的响应,屏幕间跳转,样式

   

深入了解UI部分的程序主体结构及编程方法

   

第3章 控件和布局

   

控件类的层次结构,自定义控件,视图组的结构,UI界面的布局方式,自适应视图的使用,标签组织多界面

   

学会控件的使用和界面组织

   

第4章 图形接口

   

2D图形系统结构和绘制,3D图形系统的结构和绘制,可绘制内容,动画

   

学会使用比较底层自由图形绘制

   

第5章 非UI组件和结构

   

活动、广播接收器、内容提供者三种非UI的组件,工程文件、资源资产

   

深入了解非UI部分的程序主体架构及相关编程

   

第6章 Android应用开发的细节

   

全局介绍Android所有接口,安全性和权限,数据存储,硬件相关接口的适应性,程序通知方法

   

学会主体架构之外的几个重要的程序要点

   

第7章Android应用的设计思想

   

程序的组件设计,程序的通信,UI设计,进程线程设计,程序结构性设计

   

从通用GUI的设计实现角度学习Android的系统

   

第8章Android的应用层插件

   

在Android应用程序层的多种标准化插件的构建方法

   

学会Android特定的集成架构

 

在知识层次方面,第1章为基础部分,第2章~第6章为主体部分,第7章和第8章为提高部分。

在知识结构方面,第1章提供基本方法,第2章~第4章为UI相关的主干部分,第5章为UI不相关的主干部分,第6章是根据Android特点对前5章内容的补充,最后两章则站在通用的程序设计的角度来介绍Android应用层程序的开发。

本书读者 

本书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Java语言基础的工程师,具有C/C++ 基础和其他GUI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也可以学习本书。

Android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开放应用方面的Android系统开发者,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Android应用开发的知识结构。

对于基础较浅的读者,可能感觉本书的内容偏多,此时应采取的阅读方法是,根据目录、小标题把握主干,首先掌握宏观内容。相信本书可以快速地帮助这类读者快速熟悉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

对于有一定Android开发经验的读者,可能感觉本书的目录较简单。作者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有条理的目录结构,将清晰的开发结构展现给读者,而不是故弄玄虚地制造晦涩的内容。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目录背后,在每一章节的正文中,具有很多技巧、细节和注意点,这些微观的方面对有经验的读者提升技能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为了使本书在理论上尽量覆盖全面,本书的编写风格大都为列出理论纲要,再列出实例。对于希望先具有感性认识的读者,可以先学习实例,再回过头阅读前面的理论,最后再探索细节。

本书需要使用Android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和部分典型的示例代码,建议读者使用Android官方提供的版本。随着版本的升级,内容可能略有不同。建议读者参考如下网站:http://developer.android.com/。

本书作者 

本书的编写工作由中国大陆兼具产品和理论经验的工程师韩超领衔,内容来源于开发团队在不同领域的开发经验的总结和归纳。韩超完成了本书内容的主要部分,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来自Android开发领域的梁泉、崔海斌、马若劼、于仕林等,机锋网(www.gfan.com)的张宇、张超、赵家维、黄亮、沈桢、徐威特等、国软时代(www.gredu.org.cn)的孙丽娜,以及杨钰、曹道刚等。广大社区开发者也对本书的成稿作出了贡献。

本书的核心作者团队大都来自开发一线,在工作之余完成本书。为了使本书尽早和读者见面,编写过程略显仓促。虽然经过审校,可能依然存在一些错误,敬请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