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项目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淘宝联盟怎么领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8:38

诸君:所谓闲话,没有严肃的主题,也不必在意行文逻辑,只不过是饭后烟罢,抽风乱语而已。


零七年,公司有一个大的国内电力行业IT服务公司的ERP项目,前期各方原因导致进展不力,几乎看到了失败的影子,后来来了一位项目经理,经过他的大刀阔斧,一切迎来转机,最终项目成功完成(不完全考虑商业盈利等)。最初新官上任的时候,推行任何东西都会有个别强烈的反对声(不全是因为对与错,可能还有部分前领导的面子问题)。四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了公司经营的高层。我认为这就是能力、素养、方法的胜利。

前一段,进入一个国外知名度非常高的汽车品牌的中国投资公司(甲方)正在进行的BI项目组,我属于中间方的PMA(乙方),下面还有另一个国内的IT公司(丙方)。因为种种原因,一期不善。后来丙方请了一位新的PM,但我发现真的很不给力,连基本的素养可能都不具备,没有统括能力,不知本位担当,项目组保留了很多国内项目的不良习气。不断的推进,却遇到的是不利。要求任务传达下去,只要不推动,就得不到回复。。


唠叨完毕。


其实,项目管理的确如大家所知,非常复杂,你可以从方方面面去阐释它,但每个项目经理也是在不断的适应、蜕变、改进、思考,没有一揽子的完美解决方案,也没有“银弹”,但换一种思维,抽其本质,项目管理也不过是“人做事”的一个过程,中间当然在这个做事过程中涉及了相关的计划、进度、追踪、控制、品质等等成熟的方法论的贯彻等具体实践,直到达成项目目标,出成果。

如果跳出来一点说,组成要素的主体也不过有三个:“体制”、“机制”、“沟通”,还是以人为本,人在一定的机制下,通过沟通,推进工作,完成目标,当然这体制中的PM责任重大,我一直认为,在项目中,PM是老大,连老板也只是为他服务了。

人的能力所长各有千秋,所以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体制”,过程中发现体制不合适,要尽快调整;

人都是有自由性和惰性的,散兵再强也只是游勇,所以要依托一定的规范、制度、纪律、流程去统一协调,这是一个大家对话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机制”;

而“沟通”自不必说,对于一个拥有统一“机制”共识的“体制”组织而言,没有良好有效的沟通,一切都是扯淡,最后非解散、内讧不可。

——其实看看:小到一个项目组、中至一个公司运营、大至一个党派执政,都不过如此,不过要真正去高效地使这三要素运作起来,就是对项目组的PM、公司的老板、党派的首领内功的考验了!

如果是执政党:体制上是一群无能贪腐之人、机制上不合时宜效率低下、沟通上政令不通~,估计只有下野的份了。


图粗示如下:


唠叨地差不多了。


现在我发现,作为项目中沟通最常用的方式email,发出的指令经常得不到任何回应,电话、口头要催来催去;本来是一个关键PM,却甘愿被当作一个小兵去用,不知个人担当之所在,还天天要靠被说来骂去才能去工作,还真不如回家卖红薯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