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技术牛人阳振坤:钻进云深处

来源:互联网 发布:flame软件的话,薪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6:40
 

淘宝技术牛人阳振坤:钻进云深处

分类: 软件英雄 87人阅读 评论(0)收藏 举报
 

淘宝技术牛人阳振坤:钻进云深处

2010年09月01日 14:23 来源:计算机世界 参与互动(1)  【字体:↑大↓小】

  他是王选老师的博士生,历任方正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百度高级科学家。现在,他是淘宝1400多名技术人员中的一员,他是阳振坤,一个因为简单,所以专注的技术人员。

  本报记者 黄智军

  见到阳振坤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瘦高个,简单的条纹T恤,脚蹬运动鞋,装着电脑的黑色背包已显陈旧。他是坐地铁来的,从北京北五环的家到东三环的公司,来回两个多小时,每天如此。

  典型的技术人员的范儿。

  “我的手机就是在淘宝上买的。”说起淘宝,45岁的阳振坤晃起了手里的手机。

  5月中旬,阳振坤成为淘宝1400多名技术人员中的一员。他在淘宝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开发面向淘宝网的海量信息存储与实时检索系统,优化和提升淘宝网的软件基础设施。

  “淘宝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拥有一个全国最大、在全球排名也非常靠前的海量数据库,它的海量数据的挖掘、共享和开放,对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阳振坤说。

  2010年3月31日,淘宝网正式宣布,面向商家、企业及消费者开放来自淘宝全网的海量原始数据。截至8月20日,淘宝上的近两万卖家开始通过淘宝的“数据魔方”进行参考决策,140天的时间总计数据调用260万次。对如此海量的数据的解读,无疑需要一个极大的云计算平台去支撑——于是,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

  阳振坤正是那种人。

  一个不断破格的人

  淘宝是阳振坤经历的第5家公司。在此前,他历任方正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百度高级科学家。

  他的经历是令人羡慕的。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师从本系的张恭庆院士,后又转向计算机领域,博士师从计算机系的王选院士。1993年博士毕业后不久,即破格提拔为计算机系副教授。

  需要强调的是,阳振坤修完大学课程只用了3年,硕士只用了一年多,24岁就成为王选老师的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阳振坤就担任栅格图象研究室的主任,领导一批青年科研骨干,于1993年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支持电子出版系统标准PostScript Level 2的栅格图象处理器,并很快商业化,在海内外大量销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5年方正电子出版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阳振坤位列第四。

  已故中科院院士、北大方正科技研究院院长王选老师这样评价他:阳振坤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页面语言解释器,在新一代RIP(路由信息协议)的总体设计、软件结构、关键算法等方面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尽管在电子出版领域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阳振坤却并不满足于此。“我也迷茫过。”阳振坤说,大学时他原本以为,选定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就一辈子钻研下去。但上博士后,逐步接触到一些国外学者,发现他们其实并非大多如此,更倾向于选择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研究方向。

  从此,阳振坤更加注重研究方向的价值。“1999年,王选老师就建议我,能不能去做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当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已经凸显出来了,我就同意了。然后就钻到信息安全领域做了3年研究,现在信息安全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而到了2002年,阳振坤再次决定转变方向,加入联想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员,负责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他花了3年的时间,使得联想的无线关联投影仪从原型到小批量最后量产上市。

  “2005年,无线投影仪产品成熟了,我又开始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这时我第一次接触到Google的GFS和MapReduce等云计算的基本思想,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阳振坤说,“在当时,处理几百个GB的数据就很吓人了,但通过云计算,你可以轻易处理几百TB的数据,也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去学并行计算或分布式计算。”

  2006年,阳振坤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主任研究员。“当时,微软研究院对云计算方向有一定的支持,我对云计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2007年秋天,我加入百度,在百度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有机会把云计算提升到生产使用阶段,也体会了云计算在海量数据处理领域的巨大价值。”

  理想要结合现实

  2010年5月,阳振坤正式到淘宝上班。

  在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中,淘宝这样描述:“阳博士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人才,在系统设计和实现、海量信息处理、算法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深信阳博士和团队通力合作,一定能为淘宝网打造一个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面向大流量大规模电子商务的专用计算平台,为支撑十亿消费者、十万亿交易额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技术。”

  加入淘宝之后,相比以前长居北京的工作,阳振坤要北京、杭州两地跑,“这星期在北京,下星期就在杭州。”每当去杭州的那个星期,阳振坤总是赶周一早上8点的飞机去杭州,再坐周五晚上的飞机回北京,利用周末陪陪家人。

  但他乐此不疲,他知道身上的责任——淘宝的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单个关系数据库所能支撑的最大规模且仍然在快速增长之中。“对淘宝来说,研发海量数据库已经不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因为,如果不采取这些技术,可能很快无法支撑下去。”阳振坤说。

  但是,“海量数据库在业界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他坦言,在淘宝做海量数据库,与许多其他企业一样,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如何尽快让团队的同事、兄弟部门的同事理解和信任海量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研发,以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

  “企业毕竟不像高校或科研院所,可以花好几年,甚至十年八年的时间研究一个了不起的系统,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最适合目前业务的系统。”虽然有十几年的高校研究员经历,但阳振坤却很注重结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马总不也说过,做企业要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高度结合,没有理想主义不能走向未来,没有现实主义就活不过今天”。

  尽管压力很大,阳振坤仍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淘宝开放的文化、淘宝的强凝聚力,以及有长远眼光的管理层和优秀的工程师。论年龄,在淘宝,阳振坤算“老人”,和他共事的技术人员,多半是“80后”,和45岁的阳振坤隔了两个10年。“淘宝甚至已经开始有“90后”的技术人员了,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感觉非常棒,大家都很有拼劲,知识面也能相互补充。”

  因为如此,阳振坤觉得自己越来越年轻了。“该工作的时候我就全力工作,休息的时候就陪陪家人。”阳振坤说,他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他从事的研究工作,对他来说也是简单的。虽然转换过好几个研究方向,但每当确定一个方向,阳振坤就全心投入。

  “多数的时候,我基本不考虑别的方面的问题,好多事情我是能不考虑就不考虑,这使得我能够专注地做好我要做的事情。”阳振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