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Networks (fifth edition)》第一章学习小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华山 长空栈道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13

       由Andrew S. Tanenbaum教授写的《ComputerNetworks》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网络教材,现在该书已经出到第五版了。因为前段时间参加CSDN的“我的2011”征文活动获了奖,因此获赠一本《Computer Networks (fifthedition)》的英文原版图书。


       拿到此书之后,我很是高兴,便给自己制定了每天阅读几页的计划,以期从这本经典教材中吸取到“营养”。今天,我看完了该书的第一章,下面这一章的内容(第一章)进行总结。


       第一章是引言(和绝大多数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书类似),总共有九个小节(包括最后的总结)。各小节的内容依次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网络硬件(Network hardware),网络软件(Network software),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s),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the OSIand TCP/IP reference models),网络举例(Example networks),网络标准化(Network standardization),度量单位(Metric units),本书的组织框架(Outline of the rest of the book)和小结(Summary)。


       在本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把它与“工业革命”和“蒸汽机”相提并论。

       在1.1节(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中,作者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分为两类:商业应用(Business application)和家庭应用(Home application)。在“商业应用”中,作者强调了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s,虚拟专用网)、C/S(Client/Server)模式、Email(Electronic mail)、VoIP(Voice over IP)、E-commerce(Electronic commerce)等重要概念。在“家庭应用”中,作者举了一些例子,像Twitter、Facebook、Wikipedia、IPTV、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同时,在该节中,作者还讲到了“移动用户”(Mobile users)和一些“社会问题”(Social issues)。

       在1.2节(网络硬件)中,作者提到了PANs(Personal Area Networks,个域网)、LANs(Local Area Networks,局域网)、MANs(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城域网)、WANs(Wide Area Networks,广域网)和大的互联网(Internetworks)。这是按照所覆盖的地理位置的大小来介绍的。

       在1.3节(网络软件)中,包括了五个问题:协议层次(Protocol hierarchies)、层的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 for the layers)、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oriented versus connectionlessservice)、服务原语(Service primitives)和服务与协议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services toprotocols)。作者列举了一个五层结构,同时比较了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的区别。

       在1.4节(参考模型)中,作者提到了“OSI参考模型”(The OSI reference model)、“TCP/IP参考模型”(The TCP/IP referencemodel)、本书所采用的模型(The model used in this book)、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the OSIand TCP/IP reference models)等。其中,“OSI参考模型”有七层,而“TCP/IP参考模型”只有四层,但后者是事实上的标准。为了方便教学与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本书采用一个五层的结构,这些层包括:物理层(Physical)、链路层(Link)、网络层(Network)、传输层(Transport)和应用层(Application)。此外,作为补充,作者提到了一项标准要成功需要具备的一些因素。

       在1.5节(网络举例)中,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如:因特网(The Internet)、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Third-generation mobile phonenetwork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s: 802.11)、RFID和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s)。在“因特网”中,作者详细介绍了ARPANETNSFNET的发展历史,以及因特网结构(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

       在1.6节(网络标准化)中,作者列举了一些知名的标准化组织,像电信行业的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标准化行业的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和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等。

       在1.7节(度量单位)中,作者讲到了网络中经常会用到的度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特别地,要注意区分2的10次方和1000。

       在1.8节(本书的组织框架)中,作者将该书分为九章,每一章涉及到一个主题。

       在1.9节(小结)中,作者对本章进行了总结。

       此外,在本章的最后,还有39道习题,用于对本章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


      总的说来,通过对于第一章的学习,我对于“计算机网络”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ps:本人邮箱zhouzxijc@gmail.com,欢迎探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