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暴力——媒体的毒瘤

来源:互联网 发布:高音质音乐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8:20
一、现在的媒体不是色情、美女,就是色情、暴力,为什么?(百度问答)
  提问者: 耐克鞋最好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解决时间:2009-1-5):这股歪风是英美先有的,媒体都是商业化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媒体行业兴旺过头了,光电视频道就比以前多了几十倍,整个行业要比几十年前多养活几倍的职工。这样,大福大祸的年头,记者们还有题材可写。若不出什么大事的年头,媒体就养不活那么多职工了,有些没本事的记者正经东西写不过别人,就去搞下三烂的内容。
  我们挡不住这种歪风,也不能光怪外国,很多人觉得外国什么都是对的。 
  
二、央视·焦点访谈:抵制媒体低俗之风(主持人:方静 2009-01-12)  
  CCTV.com消息:近年来,个别媒体的低俗现象有所抬头,社会公众反映强烈。这些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大肆炒作明星隐私绯闻、渲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
  公众反映的媒体传播内容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别网站、图书、报刊频繁打出“性”的旗号,刊登露骨的色情信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明星的绯闻、丑闻上,内容极其低俗。第二、戏说经典、亵渎先贤。比如《秀逗古诗》一书,将一些古诗调侃得面目全非。同时,一些以戏说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更是充斥荧屏,混淆史实。第三、一些媒体对抢劫、强奸、凶杀等内容津津乐道,不惜篇幅介绍细节,并配以大标题和图片刺激读者感官。研究表明,媒体大量的暴力渲染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方式,甚至导致了个别青少年犯罪。
  个别媒体的低俗之风,贻害读者、误导公众,虽然一时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却损伤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详细内容]
  主持人 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近年来,有些媒体为了追逐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大肆炒作歌星、影视明星的隐私和绯闻,有些媒体还热衷于渲染色情和暴力,注重感官刺激,以此来迎合某些读者、观众猎奇心理。这些媒体低俗的现象近来又有所抬头,社会各界公众反映强烈。近期我们的记者对此做了调查采访。
  解说:
  近日,记者在北京街头,就报纸、杂志、图书等媒体传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对过往的部分读者做了调查。
  群众:
  老总找一个所谓二奶样子的,或者一个小蜜,什么某某人,怎么怎么样,说得特别露骨。
  群众:
  中学生在学生时代,性行为6%至4%,我想这不可思议。中学生毕竟还小,再一个他说已经达到那个程度了,不可思议,我看这样宣传不好。
  群众:
  觉得有的可能炒作得太厉害了。
  群众:
  我关注一个明星,关心的是他演的戏,唱的歌,我不关心他的私生活。我觉得那样,如果报纸以这个来赚取利润的话,我觉得有些不道德。
  解说:
  群众反映的媒体传播内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个别媒体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在书摊上,什么《玫瑰床》、《女人床》、《不想上床》这些小说的名字都离不开一个“床”字,充满着对读者的挑逗和暗示,书名一个比一个暧昧。除了小说以外,其它图书也频繁打出性的旗号。李渔的《闲情偶寄》被一家出版社分三册重新包装推出,分子冠以《春光乍现》、《妖言惑众》、《女人好色》的艳名。这是一本激励人们立志创业的书,但书名起的确是《绝对不裸奔》,好像是黄色书籍。而这本以探讨幽默为主题的文集,书名起着是《美女危险论》。
  在网络方面,虽然打击淫秽色情网站的专项行动还在进行,但是一些网站同样也是在擦边球。近期,在一家网站的网页上就有这样的内容:“男女上了床谁做主”;“性感内衣的火辣诱惑”;“男人的秘密和快感”等。至于那些所谓的明星性感照片更是比比皆是。在北京街头,一家号称全国畅销娱乐杂志的刊物最近也堂而皇之的挤上了报亭,宣称自己就是八卦军,要让国人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个杂志的专栏名称的确与众不同,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叫“八姨太”,其它栏目还有“重棒出击”、“咬住不放”、“说三倒四”等稀奇古怪的名字。在这个杂志11页号,火爆标题就有某演员轮奸戏曝光,某明星带靓妞过夜,某某无聊泡泡妞,某某出浴曝光,某歌星露臀诱惑等等,杂志的封面、封底、内页、偷拍的照片、八卦内容比比皆是。这些报道或刊登露骨的色情信息,把读者的注意力放到明星绯闻、丑闻上,内容极其低俗。
  李希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每天看到这些明星丑闻,或者这些明星的绯闻,看起来是刺激他的感官,但是看得越多,他自身的问题是永远得不到解决的。比如讲,他所生活的城市空气干净不干净,环境清洁不清洁,公共卫生设施健全不健全。老人退休之后的医疗,他的退休金,这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但是我们看看我们这些畅销杂志的封面,娱乐类报纸,越来越偏离人民生活所需要的。
  解说:
  观众喜欢的演员傅彪患了重病,很多人都为之痛心,然而有些媒体的记者却如获至宝,不顾医生的劝阻,私闯病房拍照,根本不考虑病人的安危,不顾及家属的感受。
  电影演员李雪健患病本来还在治疗当中,但是关于他已经去世的谣言,却已经在不少媒体上和读者见面了。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有代表性的,甚至出现了一些假新闻,完全是捕风捉影,甚至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像李雪健去世,张国荣复活,这类事情完全是一些假新闻,完全是无中生有,炮制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反对、纠正和批评媒体的低俗化行为已经迫在眉睫,确实是相当有必要。
  解说:
  媒体低俗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戏剧说经典。近期,一套名叫《秀逗古诗》的书在一些少年儿童中的流传,秀逗古书将大量的古代名篇,化为满纸荒唐的语言。《示儿》这篇诗作是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在晚年临终前写下的一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抒发了陆游恢复中原的豪情和对国事的忧愤,可是在《秀逗古诗》中,却被配上这样的图画,一个男子跪地,手持手机,还有一句条款的独白:“老爸中原终于平定了,我给你发的短信收到了吗?”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的诗作《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广为传颂,许多人把它作为激励自己,为真理、正义和国家、民族献身的座右铭。但是在《秀逗古诗》中,漫画上的一个人咬牙切齿,赤膊上阵,举着炸药包,其他人做抱头逃窜状,用时下很时髦的语说:“哇,十这么不要命,可陪你玩不起!”这些优秀诗篇,就这样被“秀逗”地面目全非,糟蹋地满目疮痍。
  陆士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因为戏说,让孩子分辨不清真正的价值,你比方说把《过零丁洋》这样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一种千古传唱的一种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把它戏说成,我不能这样跟你玩,整个价值上颠倒了,我觉得这样实际上对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就他传递,从根本上传递一些错误的资讯。让他能够在一些我们流传下来,千百年的一些文化精华这个问题上,在价值上发生的偏差,我觉得这种倾向确实对儿童成长发展是不利的。
  解说:
  媒体的这种戏说风,不仅在图书上存在。近年来,以戏说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更是充斥荧屏,把老百姓的历史观念搅合的乱七八糟。
  时统宇:
  比如说戏说一个皇帝,演绎一个皇后,编造一个宰相,这种戏说的东西特别多。皇帝经常出现的就是喝酒喝不醉,打也打不死,然后和几个漂亮的女孩在一起混,好像皇帝就是这样的,好像历史就是这样的。就是整个中华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非常沉重的充满屈辱的历史,在我们的戏说风下好像变得非常轻松。就是这些东西,我觉得我们要认真对待。
  解说:
  媒体低俗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一些媒体对抢劫、强奸、凶杀等内容津津乐道,不惜篇幅介绍细节,并配以大标题和图片刺激读者感官。
  李希光: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图片上是一个人的尸体,这是放在一家报纸的头条位置,黑体醒目的标题叫“挖墙凿洞给死者开后门”。咱们想一想,几十万读者的眼球,被这样一幅照片和这样一个新闻标题给吸引住了,如果说这具尸体是你的父亲,或者说你的母亲,或者你的儿子,或者是你的女儿,报纸这样把你的亲人,当成一个读者的一种感官刺激,一种娱乐的产品,印发在媒体上,你的感觉是什么,所以说我们这种低俗化,它带来的不仅是我们给观众带来这样一种文化和教育的这样一种倒退,更多还给一部分这些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精神上的伤害。
  解说:
  专家的研究表明,媒体大量的暴力渲染,也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方式。
  陆士桢:
  过去像我们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当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一般说得最重的话,就是我要告诉老师,我要告诉你爸爸妈妈,那么现在我们会看掉到一些儿童,很小的儿童,动不动就说,我要杀了你。那么这种一种表达,其实表现了一种当他和外界所以冲突的时候,他如何处置,这个媒体给他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解说:
  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贻害读者,误导公众,低俗之风产生的原因也不只一端。这具有社会思潮的庸俗化,也受媒体从事人员和受众素质的局限。
  时统宇:
  当媒体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这种运作的时候,往往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一些行为。比如说,媒体在注重市场份额、发行量、收视率,在注重广告等等这些利润增长点的时候,却恰恰忽视了一些我们媒体更重要的责任,比如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现在特别需要强调的仍然是媒体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主持人:
  专家们指出,媒体的低俗之风如果任意蔓延下去,最终只会使一个民族失去发展的文化根基。媒体的低俗之风虽然一时吸引了某些读者、观众的眼球,但却损伤的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损害它的公信力。抵制媒体低俗之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各个传媒机构,到媒体行业管理部门,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观众的眼前干净起来。
  好,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三、色情暴力影响未成年人,专家呼吁对媒体内容分级(中新网 2004年12月14日)  
  中国内地数十位青少年问题专家今天在上海呼吁:应尽快对媒体内容进行分级,尤其应在影视和互联网领域建立“内容分级管理制度”。 
  中央电视台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媒体与未成年人”论坛上披露了一部采访内地七省市近二百名青少年“实话实说看媒体”的电视短片,引发了与会专家对“媒体内容分级”的这一呼声。 
  该电视片显示,色情、暴力和恐怖对内地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容乐观,其中有的孩子坦言“就喜欢看爱情片,最好是‘三级片’”,也有的孩子称“最喜欢看的就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因为它很恐怖”。 
  有专家提出,目前内地对影视节目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分级制度,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很难保证未成年人拥有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对其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令人担忧。也有专家认为,对于进口的影视、动漫节目只有推行严格的分级审查制度,才能避免“文化污染”现象。 
  据悉,该论坛还发布了《上海未成年人的媒体需求调查》。其结论显示,青少年对影视和互联网上暴力、享乐主义、色情等内容,几乎毫不设防,尤其是电脑游戏对他们的影响十分突出。目前上海百分之十八点三的家长对未成年人可能在互联网上接触不良信息感到非常担心。 
  对此专家建议,对互联网内容需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一旦“越级”就应受严惩。 
  (记者:许晓青) 

四、从电视台播色情片看媒体的社会责任(中国新闻出版报 日期:2007-01-23)   
  内容提要:媒体,被不少人赋予社会监测者甚至“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媒体必须经常自问,自己是否担负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其实,优秀的媒体比低俗的媒体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河北省平山县电视台在播出的广告节目录像片中出现两处色情画面,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广电局局长等5人为此受到严肃处理。”(新华社1月21日报道)
  近一段时间,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有所抬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已成一种社会“公害”。这一“公害”主要表现在五个字上:
  一是“丑”,即少数媒体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以至有人反映,在部分媒体上,“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
  二是“俗”,即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对豪宅、盛宴、名车和其他奢侈品的炒作,或者将性虐待等低俗的文化元素当做时尚标签加以追捧。
  三是“性”,即少数媒体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以追求“眼球效应”。比如,某出版社将清代李渔的作品《闲情偶寄》分三册重新包装推出,竟分别冠以“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和“女人好色”的艳名;在一些知名网站上,《我的妓女生涯》《女博士的风流韵事》《舌吻搞定新情人》等网页标题赫然在目。
  四是“漠”,即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比如,广州有30余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竟戏说为“广州酷毙三十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
  五是“奇”,即少数媒体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比如,对抢劫、凶杀、强奸等报道津津乐道,细节描写、大标题、大图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偏爱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内容,乐于刊登像《千年木乃伊怀孕》《妻子骗来同事送给丈夫强奸》之类的无聊内容。
  媒体,被不少人赋予社会监测者甚至“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媒体必须经常自问,自己是否担负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其实,优秀的媒体比低俗的媒体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像《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品位很高,发行量达数百万份,经济效益很好,原因就在于他们掌握了人们求真求善求美这一需求主流,提供了有品位的文化产品。
  由此而论,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管理和执法水平,及时查处媒体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媒体工作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应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批评方面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媒体出现低俗化倾向,特别是对那些虽然没有违法但违反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行为及时亮出“黄牌”甚至“红牌”。
  
五、我国传媒专家呼吁要高度重视“新媒体革命”(科技日报 2001年09月16日)  
  本报讯 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给新闻媒体带来一场革命,“入世”在即的我国尤其应当对这场“新媒体革命”给予高度重视。这是我国几位传媒研究专家日前在京发出的呼吁。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孙宝传认为,新世纪中国新闻传媒技术将走向数字传媒,其特点是传媒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通信移动化、服务个性化、管理现代化和技术 
趋同化。因此,不同形式的媒体将殊途同归,跨媒体的技术平台将应运而生。
  中国社科院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指出,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主流,传媒数字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各类传统媒体数字化步伐加快;二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新传播工具层出不穷。数字化传媒将改变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受众市场细分,并具有双向互动功能。
  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室主任姜岩认为,21世纪新闻媒体是信息社会的核心领域之一,是各国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之一。信息技术引发的媒体革命也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管理失控、色情暴力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新闻职业道德受冲击、南北舆论力量失衡等。
  为探讨新媒体革命的性质、特点、影响和发展趋势,北京将于今年11月3日到6日举行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暨展览会。届时,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的专家学者,将聚会研讨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余东晖)
  
六、色情暴力进主流电影 美英媒体表示担忧(新华网 时间:2007-06-08)  
  英国《卫报》日前刊登题为《供你消遣》的文章,对色情暴力开始汇入主流电影的趋势表示担忧。文章说,由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联手打造的新片《刑房》在4月公映,表明色情暴力正式汇入英国主流电影。
  《刑房》是一部关于泼辣舞女和杀人恶魔的具有调侃意味的影片。文章作者基拉·科克伦说,主流电影越来越趋于将女性描绘成极富性色彩的“诱饵和猎物”。《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莉萨·德莫赖斯为这样的影片找到了一个贴切的形容,戏称为“死亡、女人、死亡的汇演”。
  去年,伊莱·罗思导演的血腥电影《人皮客栈》第一部上映时轰动一时,首映的第一个周末就登上美国票房榜冠军位置。影片讲述的是在斯洛伐克一家客栈里,有钱人花钱虐待、折磨不知情的受害者。该片的预告片宣称:“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你最黑暗、最病态的幻想可能成为现实。”
  在一次媒体宴会上提及自己即将上映的《人皮客栈2》时,年轻的罗思难以掩饰对发行人员设计的海报——一个多筋且有光泽的猪肉的特写镜头——的浓厚兴趣。他强调说:“人们只要在恐怖电影中看到女人就会说:‘哦,这些女人不过是成块的肉而已。’不夸张地说,在《人皮客栈2》里,她们确实如此。她们是诱饵,是肉。我觉得,这的的确确是张高明的海报。”
  恐怖电影总是充斥着低级下流、厌恶人类的意象。在多部电影中,以女性为目标的带有性色彩的极端暴力屡屡成为主题。最近,美英影剧院里播放的极其恐怖的暴力影片数量已多得不能再多,而其中大量暴力是以女性为目标的。在美国即将上映的电影《囚禁》的海报就是以剧中的性感明星伊丽莎·库斯伯特受虐待的画面作为卖点。
  这类宣传海报招致接二连三的抗议。对于《囚禁》的海报,《六尺风云》的编剧之一吉尔·索洛韦在《赫芬顿邮报》网站上发表文章说,这是“我在公共场合所见过的最令人反感和恐惧且厌恶女人和厌恶人类色彩最浓重的”画面。
  当今许多暴力色情电影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执导的低成本小制作。一家恐怖电影杂志的编辑托尼·廷波内去年在《新闻周刊》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评论道:“1990年,我曾为了找到一部能上封面的电影急得扯自己的头发。当时每年只发行三四部恐怖电影,而现在每个月就有三四部,我们像是扎到剩饭剩菜堆里的猪。” 
  
七、“要钱不要下一代”——低俗之风拷问媒体社会责任(新华网 责任编辑:燕帅)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邱红杰、邹声文)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呈抬头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种现象,多位专家表示,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 
  媒体低俗之风开始蔓延 
  专家表示,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已成一种社会“公害”。据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有关专家分析,这一“公害”主要表现在: 
  ——少数媒体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以至有人反映,在部分媒体上,“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 
  ——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对豪宅、盛宴、名车和其他奢侈品的炒作,或者将性虐待等低俗的文化元素当作时尚标签加以追捧。 
  ——少数媒体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以追求“眼球效应”。比如,某出版社将清代李渔的作品《闲情偶寄》分三册重新包装推出,竟分别冠以“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和“女人好色”的艳名;在一些知名网站上,《我的妓女生涯》《女博士的风流韵事》《舌吻搞定新情人》等网页标题赫然在目。 
  ——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比如,无论是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有电视节目号召观众通过短信竞猜;广州今夏有30余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竟戏说为“广州酷毙三十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 
  ——少数媒体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比如,对抢劫、凶杀、强奸等报道津津乐道,细节描写、大标题、大图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偏爱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内容,乐于刊登像《千年木乃伊怀孕》《妻子骗来同事送给丈夫强奸》之类的无聊内容。 
  “要钱不要下一代” 
  媒体,被不少人赋予社会监测者甚至“灵魂工程师”的角色,然而一些媒体只知通过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来牟利,蜕变成地地道道的“媚俗者”,公信力大打折扣。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局长严昭柱说:“媒体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一些媒体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个市场。”在被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青少年受到的伤害无疑最深:几位女中学生,为追星相约离家出走,有的受骗上当,有的误入歧途,有的再也没有回到父母身边;一位原本表现优秀的中学生被人打伤后,为了“复仇”,就根据电视、电影的情节组织黑团体,发展黑势力,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一位15岁的少年与一名6岁的幼女在房间看电视,当屏幕上出现一男一女搂抱着倒在床上的镜头后,在冲动之下奸污了这名幼女……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让我们感受到媒体低俗之风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造成了多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表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社会、同伴。随着我国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媒体也越来越发达。目前80%左右的网络使用者是青少年,图书报刊消费群体中青少年也占相当的比例,青少年平均每天要看相当时间的电视节目,而他们本身也正处在一个求知若渴的人生阶段,这些都表明媒体必然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孙云晓表示,优秀的媒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还能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而目前一些媒体存在的低俗之风已严重污染了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人生目标出现偏差。 
  “比如,明星报道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媒体不要光盯着文艺明星,也要报道科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其他明星,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出明星;即使是对文艺明星的报道,也要偏重于他们为什么成功、如何面对失败,这样对青少年的成长才会有益。”孙云晓说,“但目前有的媒体太出格了,像苍蝇逐臭一样大挖明星的隐私,把青少年的追星引向了歧途。” 
  而让孙云晓更加担忧的是,这种低俗之风特别是暴力、色情内容的侵蚀,已成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重要诱因。“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都是直接受害于不良的媒体内容,直接受害于被污染的文化环境。”据他介绍,根据一篇名为《115名死刑犯的童年》的论文统计,在115名死刑犯中,受到黄色毒害的居然有103人,比例高达90%。 
  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也证实了孙云晓的判断。去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经常看含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75%,经常进入电子游艺厅的占66%,经常进入网吧的占30%,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的占61%。“在辨别能力不强、模仿心理普遍的未成年人看来,能印到书刊报纸上,放到网站上,能上电视,可能就是时尚的,是得到成人社会认可的,是社会普遍提倡的。”孙云晓说,不负责任的媒体内容很容易把未成年人引上人生的歧途。“当前媒体的低俗之风,污染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完全是一种要钱不要下一代的行为。” 
  抓“眼球”不能丢了社会责任 
  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选择了低俗化的路子,引起多位专家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拷问”。严昭柱说:“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媒体必须经常自问,自己是否担负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然而一些媒体不断为自己的低俗之风开脱:这是媒体走向大众、走向通俗的努力,不能简单否定;是市场造成了低俗之风,因为低俗的东西能吸引人,媒体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这样的东西适应了时代潮流,是为了“人性复归”“人性再塑”,可以满足和释放正常的“人性需求”等等。 
  然而多位专家表示,这些说辞都不能成为媒体忽视自己社会责任的理由。正是由于报刊、电视、图书、网络等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在活动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承担这种责任。 
  “人有各种欲望,有善有恶;受众需求也是分层的,有高有低。求真、求善、求美才是多数人心理需求的主流。”孙云晓说,“而一些媒体主观上曲解受众的需要,把公众想象成一群低级趣味的人,一味地以低俗的东西去迎合少数人低层次的需求,可以说是走火入魔。”中国记协自律维权委员会负责人也指出,媒体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新闻工作者绝不能为了“抓人眼球”而成为“扒粪者”,娱乐报道绝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制造文化垃圾。多年从事媒体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表示,在社会责任和利益追求之间,媒体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在西方发达国家,最有社会影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严肃类媒体;而那些所谓的黄色小报,只能挣一些‘散金碎银’。在中国,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媒体也都是些内容非常讲究的严肃报纸。这些都表明,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 
  孙云晓表示,优秀的媒体比低俗的媒体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像《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品位很高,发行量达数百万份,经济效益很好,原因就在于他们掌握了人们求真求善求美这一需求主流,提供了有品位的文化产品。” 
  专家们认为,有关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管理和执法水平,及时查处媒体的违法行为。据孙云晓介绍,在澳大利亚,如果某个网吧被发现违法接纳了哪怕是一位未成年人,经营者也将被罚得倾家荡产。“而在我国,虽然规定很多,但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并不少见,说明我们的相关制度和执法方面依然存在漏洞。”专家同时希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媒体工作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能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批评方面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媒体出现低俗化倾向,特别是对那些虽然没有违法但违反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行为及时亮出“黄牌”甚至“红牌”。
  
八、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摘自《人民日报》 记者:刘琼)  
  擦边球越打越大胆,传播荒诞信息越传越离奇,煽动畸形消费越煽越来劲。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前些时候,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有关方面的努力下,低俗之风曾一度有所收敛,但近日不仅再度抬头,而且还有揭去面纱,愈演愈烈之势,主要招数有三。
  “《阿Q正传》近日将被改编成‘三级片’搬上舞台。”媒体在报道该消息进行“批评”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刊出半裸的男女主角相依偎的彩色剧照。如此“擦边球”比比皆是。打开电视,女人和性成为主播新闻;点击网络,《今夜激情澎湃》、《媚惑》、《不良少年11岁有性经验》、《一夜情调查实录》充斥其间;图书市场更不必提,某出版社竟然将李渔的某书分三册重新包装推出,分别冠以“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和“女人好色”的艳名……正所谓:“书名不坏,读者不爱,书店不卖”。此风日盛,据说就连品牌的设计师也掀起了“性感风潮”,不但衣物用料极少,在品牌宣传上也极尽挑逗之能事。于是,国内媒体在做服装的流行趋势报道时,也往往要刊登一些裸露的照片以示“接轨”,彰显“时尚”。
  如果说“妙打擦边球”,被媒体视作抢争市场“屡试不爽”的主要招数,“屡试不爽”第二招则是渲染暴力,满足猎奇。抢劫、强奸、凶杀,诸如此类字眼触目惊心,不少媒体却津津乐道,极尽细节之详,极尽渲染之能事,最后犹不忘配发大标题和图片以刺激本已脆弱的感官。某报的“社会版”刊出的五篇稿子中,三篇死人,两篇案件,题目更是“血淋淋”:“14岁少女怀孕,扯出两起强奸案”、“‘仇富’酿成灭门惨案”、“为了小钱夺人一命”等。离奇古怪、荒诞不经,也是媒体“偏爱”。南京某报刚刚刊登题为《千年木乃伊怀孕》的文章,称埃及的一具超过3000年的女木乃伊出土不久后怀孕,北京一报又花不小篇幅报道某家养鸽子怀胎几月生出“狮子”一文。荒诞无稽的消息满天飞,无聊新闻到处传,成为一些媒体的常态。
  媒体还有一常用“高招”:利用对豪宅、盛宴、名车极品专卖的大肆炒作,鼓动“高档时尚”消费。于是,满眼新闻,东边“王府”开盘,西边奔驰抢购,南边是伯爵豪宅,北边蟹宴开始,热闹极了。与之相匹配的是,许多媒体半真半假长篇累牍地刊登极致之消费,斗富之快事。畸形消费,堕落的价值观,广为传播,引得世人竞向钱看,以为斗金折腰为荣事,并誉之“现实主义”。
  被青睐的反面,则是媒体对苦难的漠视和调侃。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某电视台却号召观众发短信竞猜。广州今夏有30余人死于酷暑,某媒体戏说为“广州酷毙30余人”。更有甚者,某地发生车祸,一轿车坠落悬崖,幸有大树卡住,未入深渊。而电台主持人却幸灾乐祸解说这一新闻:“游人都在尖叫‘看啦,在拍电影啦’!好刺激呀!”南京溧水县一行人被车撞倒,当场惨死。当地一家媒体的报道竟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为题。不久前,该媒体又以《公交车轮从头越》为题,报道了一男子惨死的悲剧。媒体如此“不人道”、“无关怀”的姿态,早已引起公愤,但媒体从业人员似乎并不自觉之。
  针对媒体低俗之风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这里既有一些媒体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轰动效应”,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素质低,缺乏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感的问题,也有受社会庸俗化思潮不良影响,受众文化消费亟待引导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呼吁,抵制低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第一,必须大力宣传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引导媒体增强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重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美修养,鼓励传媒自律、自尊和自爱,追求崇高,远离低俗。第三,强化阵地意识。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职责,强化新闻阅评审读措施,严格把关,责罚分明,对低俗之风应尖锐批评、一追到底,该处罚的处罚,应取缔的取缔,决不能任其泛滥。最后,不断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在社会上造成声势;同时,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形成遏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评论:叫停“审丑”
  林 晓
  社会生活多姿多态,媒体有选择传播的自主,但更有引导民众向美向善的社会责任。而今,一些媒体以市场竞争为由,主动放弃责任,大肆炒作明星绯闻,渲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低俗之风由此兴盛。作为大众传媒,不去针砭时弊,却以“丑”为时尚,贻害社会,这是短见所致,更是立场问题。

  国欲强,风雅兴。一个文明的民族才是值得尊敬的民族,才是精神上不被打败的民族,而文明传统需要承继,需要代代养成。这种责任的自觉,源于教育,更源于风尚,倡导风尚的媒体首当其冲。不必小看一字一词,不能忽略一句一文。所谓文以载道,高台教化,是客观存在,也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文地址:  http://www.hhfg.org/fjywh/f162.html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aerchi/article/details/73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