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简介与内核目录的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sk5代理ip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7:04

Linux系统的组成:

用户空间(user space)包括应用程序(user applications) 和 GNU库(gnu glibc);内核空间(kernel space)包括系统调用接口(system call interface),内核(kernel),体系结构相关代码(archecture Dependent code);

 

ARM7种工作模式:

1.     未定义指令异常(und)

2.     数据访问种止(abt)

3.     用户模式(usr)

4.     快速中断(fiq)

5.     外部中断(irq)

6.     系统模式(sys)

7.     管理模式(svc)

 

内核的架构:

1.进程管理

2.内存管理

3.虚拟文件系统

4.系统调用接口

5.网络协议

6.体系结构

7.设备驱动

 

内核的目录结构:

Arch(architecture):内核所所支持的各种cpu体系结构,比方说x86arm等,每个目录下面又有mmkernelboot等子目录,分别包含内存管理,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等功能

fs;   文件系统

block; 部分快设备驱动程序

mm:  内存管理,一般是与体系结构无关的代码,与体系结构有关的代码放在arch的相应子目录下

net;   网络协议

drivers: 设备驱动

lib:    库文件

sound: 音频

include: 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放在include/linux,与平台有关的头文件放在相应的目录下

documentation:  内核的文档,不同版本的文档放在该目录下

usr:  cpio命令的实现,cpio命令的功能是将内核镜像文件和根文件系统拷贝到/boot目录下

crypto: 加密,压缩,CRC校验算法

virt;  虚拟文件系统

samples: 一些内核编程的例子

stripts:  配置内核的脚本

 

 一般移植内核,只需改动archdrivers目录的内容,根据硬件的不同,裁剪所需的内核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