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HTML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发布:荒神罪修改地图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2:53

HTML5大热,有当初云计算炒作时无处不在的感觉。老妈问云是什么,怎么电视新闻了老讲?连老太太都知道,“云”这个概念已从专业术语成了时髦词,过度炒作矣。到处都说云,有多少直接将服务器作为云,涉及网络交互的就称为云?

如今的HTML5,它能怎样?它会怎样?在翻译VisionMobile的Mozilla的B2G是否新的HTML5王者一文时,引发我有兴趣去思考,写下这篇《谈谈HTML5》。


谈谈HTML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约两三年前,widget火了一阵,它侧重web应用化,和HTML5并不排斥,都是web技术。Web化得到追捧,因为它是移动生态系统中失意者和野心家的梦想

一、运营商和通信厂家:3G带来的困境

运营商不可一世、牛气冲冲、呼风唤雨的时代过去了。运营商和通信厂商活跃于I-TUT,3GPP2等移动通信组织,制定2G、3G、4G、…,乃至nG的标准规范。他们在基带通信方面下了苦功(对应手机的BP功能),在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的基本区别是AP+BP(请看推荐阅读[5]),运营商和传统通信厂商优势在BP,BP主要满足语音通话、短信和3G数据连接。运营商通过语音和短信组合不同的服务。

3G时代到来了。然而,运营商期待的所谓的典型3G业务,高ARPU值的视频通话没能出现或推广。3G数据连接则为AP上的应用提供互联网数据连接的基础。AP是软件平台和应用开发者的强项,游戏规则由平台厂商来制定。他们在手机上开发了各类替代应用,例如VoIP应用替代运营商语音服务,各类的即时通信、SNS、微博正在替代传统短信(龙年拜年短信减少就是例子)。

结果,期待的3G将运营商地位弱化为哑管道。这很讽刺也很残酷。运营商们努力奋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来的3G/4G,最终将运营商陷入被动。

二、手机制造商:手机工艺制造代工化

今日,委托同一代工工厂,手机制作的工艺没差异,制造商只能拚设计和BOM表。对于设计,智能手机以简约直板为主,工业设计上很难特别出众。若要个性化、引人注目,很简单换个壳加个套吧。在BOM表上,除非同三星那样自己生产屏,同档终端在硬件成本上有多少差异?

在手机硬件生产上,不但难以拉开差距,而且专业门槛也在降低。任何拚价格的竞争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竞争。

那么,系统和应用呢?

三、双寡头:Apple和Google

生态系统的控制点主要在:开发环境控制和应用发布控制。前者是对API的管控,后者是对应用商店的持有。当然还有品牌控制,不过这个在国内市场不特别强调,看看Android手机装的是Android Market还是其他应用商店,就可以知道该机型是否通过CTS测试。所有这些控制点,本质都是平台的控制,平台决定API,原生应用商店天生占绝对优势。

平台由公司牢牢控制着,Apple靠的是闭源,Google则靠超快的版本更迭。微软在Windows Phone投资巨大,过平台参与竞争,但从Lumia不温不火的市场反应,还需继续观察。

四、换个思路:绕开平台,控制应用

开发一个平台,投资巨大,周期太长。而移动平台的特性是更新快,你可能永远都追不上。再次为MeeGo哀悼,它如果能早半年,兴许能活下来,并有个光明的未来。

做平台风险太大太大,有没有这实力,有没有天量投资,能不能快速实现产品化,都是直面的问题。Apple和Google通过牢牢掌控平台,进而控制整个生态系统。既然在平台上面无法突破,何不换个思路,绕开平台,直接控制应用。

跨平台可以绕开平台,控制应用。开发者/开发商希望跨平台或许只是希望适配更容易。但对于大型互联网商们、OEMs和运营商们,这些生态系统的失意者或野心家,希望通过HTML5,以跨平台方式,获取生态系统的话语权

HTML5不需要考虑整个系统,可以建筑在现有的平台(例如Android),只需要对web引擎(推荐阅读WebKit:WebBrowser的架构),例如开源的webkit,进行改造,提高性能,并寄望HTML5标准提高用户体验、交互能力和离线能力。相当于通过webkit提供一个以HTML5为API的中间件,这个中间件是开发应用和运行应用的基础。

将整个系统平台缩小到web引擎,将硬件适配、电源优化等问题交OS解决,风险大量减少。不仅仅是OEM的厂商,那些互联网商和运营商都觉得有可能有实力去做,一时间,HTML5承载了他们太多的梦想。

五:需要冷静

坦白说,我支持这种尝试,因为暂时还没想到其他可行方式。但是将HTML5作为控制生态系统的切入点需冷静分析。

(1)标准的和特色的

运营商可以在上面提供小额支付类APIs、话音短信等网络APIs;互联网商可以在上面提供他们的云服务,向开发者提供云服务API;OEM可以通过底层硬件加速等方式,提高HTML5的性能。

HTML5是公开标准,在上面三个方面,OEM不影响接口标准(对于想做云手机的例外),但运营商和互联网商将在HTML5的标准接口外,增加自己特定API,作为特色。要在HTML5大军中突围而出,需要有特色功能。但这种特色功能提供的差异化必将捆绑某个运营商或者某个云服务,在跨平台方面带来跨运营商、跨互联网商的新问题。

要跨平台就要标准化,而特色功能无可避免存在绑定。如何处理这个关系,以及特色功能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突围而出,吸引用户,吸引开发者,是关键中的关键。

(2)特色的悖论

运营商和互联网商增添API功能类别不同,不同互联网商提供的特色API功能也不同,他们的API都不能覆盖所有需求,是共存和竞争的关系。如果想一家垄断生态系统的上游,有困难。

特色的API提供云功能或者网络功能,实际是互联网商和运营商服务的延伸,能够维持和提高服务带来的收益,扩展服务的覆盖面,发展长尾。但需注意,对于中间件,实现全面覆盖和全功能要靠HTML5本身,而非这些添加的功能。添加的API最终能起多大作用,能有多大影响,不要太乐观。

HTML5的确可以降低Apple和Google的影响力,但并不等同于增加自身的筹码。

(3)控制应用商店

App store是应用关键控制点,和原生的iTune,Android Market不同,HTML5的应用商店没有天生的优势。争做主流HTML5应用商店的竞争将很激烈,圈地要即早。

从HTML5平台开始到应用商店,还是从现有的业务发展延伸到HTML5和应用商店(如同FaceBook的方式),后者看来更为实际,从扩展和增强现有主营业务开始,适合于互联网商。

运营商竞争力来自小额支付,网络API,以及用户资源。用户资源很多文章提及,很多互联网商相信运营商会有。但是我觉得运营商并不似互联网商那样关注用户行分析,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要从古老、复杂、IT系统进行数据挖掘,获取用户行为数据,我持不乐观太多。

运营商小额支付是目前应用商店信用卡支付模式的竞争者,特点是灵活、门槛低,适用预付费,交易手续费低、金融交易风险规避。运营商可和互联网商合作,各取所需。但运营商若要走到前台,切实控制或参与生态系统,和互联网商相比,优势在于对OEM的补贴,看来,运营商适合从“钱”方面开始运作。

HTML5承载太多梦想和野心。在一个公开标准规范上,最后到底几家欢乐几家愁?

推荐阅读:
【1】HTML5的由来 2012.1.15
【2】VisionMobile:HTML5对移动行业意味什么?2012.1.15
【3】Web平台对运营商的意义 2011.11.3
【4】VisionMobile:Mozilla的B2G是否新的HTML5王者,在webOS跌倒之处取胜2012.4.6
【5】手机的一些硬件知识2011.12.27


相关链接:我的产业生态链和杂谈文章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