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社交网站与微博

来源:互联网 发布:北京森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01:43

社交网站与微博都是SNS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国内概念混淆太厉害,很多人对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化、社交、微博、自媒体等晕头转向,或许是因为美国人都在做产品,中国人都在炒概念+抄产品。Social是“社交”而非社会化,电影《社交网络》翻译很准确。社交突出人与人的交互,因此广义来说,SNS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从facebook到twitter、从人人到微博、从wiki到论坛,都可以说是SNS的一种。

但是,facebook在2004年建立至今,特别凸显了“关系”的价值,伴随着facebook的成功,SNS也一度成为facebook类网站的专属标签。为了以示区分,本文将这种类型的网站成为社交网站。而twitter虽然更强调内容,但随着微博的与时俱进,其社交属性越来越强。因此在广义上,微博也属于SNS;狭义上微博区分于SNS的原因主要是与facebook的社交网站划清界限。

社交网站(狭义SNS)的核心是关系

社交网站的一切功能都是为了促进关系的建立以及维护关系的发展。这一点从facebook创建初期,Mark Zuckerberg窃取女生照片资料放在自己网站上时就已经奠定了。当然,关系不是目的,维护一个在线通讯录更不是社交网站的价值所在。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用户使用社交网站可以阅读他“感兴趣的人”所发布的信息,甚至与之进行游戏,其目的还是维护关系。

由关系产生的内容,除了能反向促进关系的加深外,还能提供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带有关系属性的用户创造的内容(UGC)在某些方面显然比web1.0时代的内容更具价值,无论是分享生活经验、分享购物经历还是分享图片、位置等等,都更具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的商业价值比twitter高的多的原因。

社交网站(狭义SNS)的核心是关系

微博的核心是内容

非关系型用户创造的内容,在社会时事热点方面具有特殊的魅力。2006年,Noah Glass的Twttr(twitter前名)仅支持用户通过短信向固定号码发送短信,而这条短信会被分享在互联网上,可见轻应用、自媒体、弱关系是微博的基本特点。由于社会化媒体的核心是内容,兴趣型关系就成为了产生或传播内容的纽带,这与社交网站是完全不同的。

现实社会中,兴趣型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在资源掌握者会被更多人关注,例如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以及行业专家等明星用户,他们发出的内容,往往具有较高价值或能够被广泛认同。幸运的是,社会化媒体更关心内容,只要你的内容足够好,草根也可以成为明星。这导致了微博类产品的持续火爆,twitter的活跃度比facebook高也是这个原因。

虽然目前社交网站与微博类网站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但他们之间是无法替代的。你当然可以在人人发布简短的状态,更新心情,但大家围观你的心情,目的显然是因为更关心你这个人,而非内容。如果是时效性内容,社交网站的封闭也直接导致了你的新闻不能爆发式传播;当然,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只关注自己真实的朋友,但相比对方只言片语的微博,显然不如看人人上图文并茂的日志体验更好,更能帮助你维护你的关系。

微博的核心是内容

至于google+,它的骨子里还是微博,不过套了层社交网站的皮而已

这只大灰狼跟聪明,既支持大段图文并茂,又支持单向关注,还解决了facebook和twitter的隐私问题。但是圈子只是很好的商业包装,视频聊天噱头成分居多,灵感话题也仅仅能保存搜到订阅条件而已。即便google+近期流量暴跌,但好在它站在了google的肩膀上,它会成功么?

原创粉丝点击